专栏名称: 凭栏欲言
随便聊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绝对现场  ·  名医到院区 | ... ·  2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14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14 小时前  
闽南日报  ·  延时门诊!漳州市医院最新通知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凭栏欲言

凭栏:“砸锅卖跌”之后……

凭栏欲言  · 公众号  ·  · 2024-08-30 12:32

正文

文:凭栏欲言

最近几天“砸锅卖铁”一词似乎很是火热?感觉咋这么熟呢?

莫名一股熟悉的温热感!

01

地方创收激励

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7 年包税制实行,为地方政府提供了 创收激励 ……

由于包税制的核心是以税额、税款交给中央多少,而不是按照税种,也不分国税、地税,所以包税制产生了严重的激励扭曲。

1) 为了尽量将税收留在地方,漏税成为政府行为,侵蚀了中央税基。教员有句话说 “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来”,中央财政疲弱导致当时有句话叫“政令不出中南海”,中央财政疲弱被迫以货币超发应对,加速走上了 货币超发之路 ……

2) 为了多开拓地方税源,地方以高度热情去创办企业,大量集体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一方面地方想方设法让集体企业增加负债加速发展,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加大了竞争压力。当集体企业出现经营压力时地方保护又被迫为集体企业提供融资保护,集体企业很快走上了 集体债务之路 ……

地方创收激励?货币超发之路?集体债务之路?

02

负债约束出现了

货币超发之路,集体债务之路 …… 1988 年、 1989 年出现了剧烈通货膨胀 ……

通胀高的受不了了, 负债的约束出现 …… 负债约束出现时,砸锅卖铁出现了 ……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许多集体企业开始砸锅卖铁 ……

能卖的全卖掉, 卖不了的抵押给银行 …… 什么价格抵押给银行

03

卖铁之后

负债约束出现时,砸锅卖铁出现了 …… “铁”似乎或者卖的很是便宜,或者 高价抵押给银行

原因大概有四:

1) 市场建设问题。当时很难有足够的市场体量为卖铁方提供对手盘。

2) 运行周期问题。下行周期再好的“铁”也很难卖出好价? 只好高价 抵押给银行? 90年代末 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达到惊人的 1.39 万亿人民币。而当年全国的 GDP 9.06 万亿人民币,占比约 15.3%

3) 市场信心问题。基于某些莫名担心,潜在对手方 缺乏信心 去购买集体资产?

4) 或者也不能排除一些内外勾结联手侵吞?

铁卖完了,只留下了一地债务 ……

90 年代初问题开始逐渐锅甩了波及地方政府,基层政府基本工资越来越难保障,许多地方基层工作人员一年 只能发 3-6 个月的工资 ……

然后 90 年代末国企大下岗 ……

锅被 甩了 ……

04

新的地方创收激励

1992 年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1994 年分税制实行。 分税制之后中央不再依赖地方的财政上缴,由于国税主要在流转环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央政府不再看重大大小小的地方国企。也由于企业赚钱大都上交中央,地方也丧失了激励去创办集体企业(更别说为集体企业背锅了)。分税制改革中地方事权远大于财权,地方财政入不敷出,陷入 “讨饭财政” 境地,这时地方发现了新的创收激励 ……

1994 年分税制改革确认了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基本归属地方,这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新的创收激励 ……

分税制后,中央就再也不提如何搞好搞活国企了,而是三令五申要求国企改制了,反正这些都影响不到中央的税收,分税制后国企改制的社会保障成本落在了地方政府头上,这对地方政府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地皮财政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催生出来的,因为国企是占有大量城市及周边土地的,而这些土地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划拨给企业的,国企在“国退民进”的口号下,不再是前期的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了,而是迅速退出市,腾出土地。地方政府将土地拿到市场上去拍卖,其收入一部分作为企业安置破产职工的费用,一部分自己留用。尝到甜头的地方政府于是不断地扩大土地市场化的范围,国企的土地用完了就征用周边农民的耕地,耕地受到限制就在城市扩容搞拆迁,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商就是这样产生的 ……

一种新的模式出现了,财政注资城投,城投以地抵押进行融资,卖地回款征收新地、新地继续抵押融资 …… 环滚动 …… 于是一条 财政、土地,金融循环强化 的“土地城市化”路线出现了 …… 中国城市化并非是市场主导的以人口为驱动的“人口城市化”,而是以 地方主导的以土地为驱动的“土地城市化” …… 其核心是地方创收激励(负债激励)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