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和君高级咨询师 朱义
银行在经历了物理银行、网络银行、移动银行后,银行业已全面步入4.0时代,即数字化时代,国内外领先银行纷纷全力投入数字化转型。
什么是银行数字化转型、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必要性)、如何实现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解构下银行数字化转型背后的逻辑与路径。
1、什么是银行数字化转型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根据IDC的定义,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能力来驱动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重构的途径和方法,其目的是更好服务用户,实现企业业务的转型、创新和增长。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商业本质没变——服务客户,实现增长。
变化的是更多依托数字化技术与能力,同时基于数字化技术与能力,需要进行组织生态的重构。
银行业从物理银行1.0时代发展到如今数字化4.0时代,银行数字化转型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及相应配套基础打通链接不同场景入口,强化用户体验,最终落实到数字化产品,快速触达客户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
2、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必要性)
银行数字化转型是内外部环境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切都在倒逼银行自我革命:
(1)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
数据显示,从2013年起,国内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正在逐年走低,数据显示,2017年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6%,而五年前的2012年,这个数字为18.9%。与此同时,不良贷款比例却高位攀升,从2012年的1%增长到2017年的1.7%,降低了银行业的资产质量。
面对金融科技浪潮,银行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业务模式,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借助外力,形成合力,增强实力,在科技变革中把握住机遇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2)互联网金融不断挑战银行客户基础与业务模式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金融科技行业过去五年迅速崛起并逐渐开始逐渐改变用户的金融消费行为和交易习惯,如今,用户利用数字化渠道获取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主流。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金融科技的市场渗透率已达42%,用户人数超过5亿,居全球首位,中国互联网理财的规模为3.15万亿元。这些新金融企业正在分流了传统银行的一部分业务,方便、快捷、多渠道等数字化体验成为客户选择金融机构的重要衡量标准。
(3)用户消费行为与业务形态不断变迁
微众银行与腾讯CDC发起的《2017银行用户体验大调研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有超过1/3的用户在银行资金占其所有流动资金的比例相对减少,这种现象在80后、90后年轻用户群体中尤为明显。这其中,有83%的人将资金转向各种新金融平台,传统银行普遍缺乏多维度、高频化的交易场景,如何在线上运营多维度的非金融类业务场景,并引流到金融服务成为一个重点问题;另一方面,传统银行习惯服务于高端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遵从二八法则, 但数字化时代打破了客户边界,可以通过数字化渠道触达所有客户群体,遵从的是长尾法则,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加精细化地数字化运营能力,数字渠道获客、精准客户洞察、千人千面的营销。
数字化时代用户消费行为和业务形态不断变迁,如果银行不积极应对的话,未来银行五大零售业务:消费金融、按揭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零售支付、财富管理的收入与利润将面临严峻挑战。
(4)数字化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G20杭州峰会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指出,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资料,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等创新技术作为新的生产工具,能极大提升生产力水平,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美国也发布了《国家网络战略》,提出培育一个充满活力和弹性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1万亿美元。欧盟推出“数字化单一市场战略”,计划撬动4150亿欧元经济增长、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国内,习总书记提出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我国数字经济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3、银行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1)在数字化转型中明确自身定位及数字化转型策略
我国有不同性质的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不同性质银行需要基于自身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如农商行需要认清所在区域的发展趋势,深入到乡村的末端,及时获取需求方有效的信息,并且,为其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数字化与网格化管理结合,运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供需双方更精准匹配与效率的同时,需要保持与客户情感的交互。
(2)搭建 IT 架构以适应数字化发展
为适应数字化进程,银行应加大 IT方面的投入,加快 IT系统的前瞻性布局,改变 IT 系统建设的理念。更加强调快速与客户进行链接,快速提供服务,快速迭代,迅速提高 IT 架构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为银行业务的创新预留出更大的空间。引入外部数据,结合内部数据资源进行标签化、资产化、场景化管理,形成用于管理和应用的数据资产,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据基础平台,构建全面的大数据视图,配合数字化行动计划的执行。
(3)打造数字化敏捷快速响应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方面,数字化转型需要配套敏捷组织打造、柔性组织打造。目前部分银行部门墙严重,部门之间协调较为困难,决策效率、资源调配效率都难以适应数字化转型。急需开展敏捷组织建设,并与数字化转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明确总行与分行定位,如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强总行,总行做好创新管理、数据分析、客群规划与营销指引、产品创新与准入管理、合作方管理、策略管理等方面,分行主要工作是按照营销指引,开发重点客群,提供线下渠道服务并开展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创新等。
(4)银行数字化人才梯队打造
人才队伍方面,打造与数字化转型相一致的人才观和激励约束制度。任何战略转型都需要相应的人才,银行的人才很难推动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化转型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二是如何建设这样的人才队伍。人才观解决需要什么人才的问题,激励约束解决如何建设人才队伍的问题。加快内部复合型核心人才的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外部团队的合作,实施数字化人才队伍打造专项计划,跟上数字化转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