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长帮
好未来旗下专注家庭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分享养育观点,精选教子良方,引领中国家庭教育的认知升级,和百万家长一起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家长帮

1亿小学生停课在家,80后老母亲一个妙招摆平神兽

家长帮  · 公众号  ·  · 2020-04-10 16:30

正文

《欢乐送》: 一段真心话,换一份好礼


每逢周五,帮姐就想着给一直以来默默支持我们的大家谋福利,送送送。


今天迎来我们送送送的 第38 啦~马上奉上我们的“大礼包”—— 《淘气包马小跳》

老规矩:文末走心留言, 就可以免费得到这本书啦,有3本噢

家长帮 | 帮姐


欢乐 送第38期


截止今天,全球疫情确诊人数已经超过110万人,虽然我国已通过强力措施度过至暗时刻,但输入疫情的压力极大,这种情况延绵下去,开学遥遥无期。近期新加坡某幼儿园出现教职工确诊20例病例,相信家长们看到这样的消息,那盼着开学的念头也得自己摁住,神兽再难搞,呆在家还是相对安全。
再看各省不断传来的“开学”的消息,其实细看看,还是高三、初三居多,小学生?再等等。


1亿神兽停课在家,除了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家长们也伤脑筋: 我们复工上班了,孩子学习荒废怎么办?手机上瘾怎么办? 等过完疫情期,养成一大堆不良习惯,那可够糟心的。


坐标北京的80后老母亲淘淘妈,只用了一个轻松小妙招,就解决了80%的烦恼,还成功把孩子从依赖妈妈的共读模式,扶上了自主阅读的道路。这是怎么做到的?来听听她的经验:


疫情总会过去

孩子只会保留核心体验


我家淘淘小学二年级,按老师的说法,还处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一场疫情到来,乱套了,哪有什么学习习惯?先是一家三口都给自己放了大假,每天除了吃就是玩,颇为放纵,后来发现生活越来越不对劲,我们以关心社会为由刷疫情,孩子以在家无聊为由玩游戏, 各种活动最后都指向了一个方向:手机。
我对这种状况极为警惕,因为在03年SARS和08年经济危机阶段,我已经历过类似状况,一开始是以外部环境变差为理由纵容自己,后来发现, 情况并不会短期变好,再放纵下去,就近乎堕落了。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就是虽然我们是在稳定的时间流里生活,但最终决定我们感受的,是“核心体验”,例如当你经历了一次愉快的旅行,但在结束时跟导游大吵了一架,最终这个时刻的体验因为极其强烈,就会严重影响你对这次旅行的整体感受;还有一句哲理名言: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能记住的日子。 我想大概也是在讲核心体验的重要性。
难道未来我们对这段时间的核心记忆,就是玩手机?
2008年经济危机时,我所在的公司国际项目瞬间全停,我立刻从996的工作状态变成了955,每天下午5点就下班,晚上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我开始用功练钢琴,把以前的兴趣拾起来,那一年,我的琴艺突飞猛进,越过了很多技术坎儿,特别开心。从此一想起08年经济危机,我都庆幸没有浪费光阴,给了自己一个超级满足的核心体验。
同样,疫情期间,我们选择怎样的渡过方式,也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同的“核心体验”。 而刷手机一定是其中最糟糕的一种。
为此,我们痛定思痛,把阳台开辟成不插电区域,手机禁入,专心阅读,以期给自己和给孩子更健康的核心体验。我和孩儿爸一致认为,课是学校可以补的,在家能学的非常有限,但阅读不断,就给回校后快速进步提供了力量。大体上,阅读是一种充电行动,我们要让自己和孩子都电格满满的。



从孩子最喜欢的书入手

把孩子扶上独立阅读的道路


作为一个从孩子3岁起就坚持不懈陪他共读的老母亲,我盼着他独立阅读已经很久了。原来预设的以为到了6岁他会愿意自己阅读,不,他要赖我身边听我讲;又坚持了一年,口干舌燥,觉得7岁怎么着也可以自己捧书看了吧,不,他想悄悄玩手机游戏……
所以共读多年不代表他会自己产生阅读的兴趣,6~7岁还真是从共读过渡到自主阅读的关键期,我想还是先从兴趣出发吧,我问了问淘淘,他想读什么书。他说班里有同学在读 马小跳 ,有的都读了好几本了。那好,咱也买!
买回来后,从第一本开始,他就如饥似渴,根本停不下来,几乎是三分钟就进入了状态,一个人在小阳台上看了半天,还边看边乐,时不时咯咯笑出声来。我想有那么好笑嘛?也凑空看了几个故事,结果我也被逗乐了。 故事很轻松、幽默,看起来写的都是校园里芝麻大小的故事,但其实每个故事都很有教育意义。
比如有一篇 《歌星与医生》 ,讲道安琪儿的邻居韩力哥哥又帅又会弹吉他,班里的女生都以为他是歌星,无比崇拜,后来一听说他是医生,就不崇拜他了。安琪儿为此跟这些女生们展开辩论,安琪儿说,医生比歌星重要,要是你生病了,谁能来帮你?要是你快要死了,谁能来救你?那些女生都被反驳得哑口无言。


看到这儿我真是拍手叫好:大家都在说,疫情过后,要教育孩子崇拜医生,要崇拜钟南山、张文宏,不要只崇拜歌星。原来 《淘气包马小跳》 里早就有关于这个话题的故事了。其实疫情这件事情,孩子的感受不像我们大人这么深,这种道理讲起来并不容易,这个故事看起来很简单,很接近孩子,但一下子就让道理深入他的心了!
而且我翻了翻这套书的1~5册,是从短故事开始的,就是每本书里大约20个短故事,比较适合二年级的孩子读。淘淘能主动抛开我这个“拐杖”,大概也是因为故事长度适合,他能自己读完,也觉得挺骄傲的。另外他从小读那么多绘本,此刻要转向文字书,也需要一个过渡。我们入手的这套 《淘气包马小跳》的新版书 ,就配了大量的 彩色插图 ,非常生动,我想这也是能吸引他读下去的一个原因。

一堆书拿给孩子就成了压力

一本书却能让他尖叫


从《淘气包马小跳》开始,淘淘终于抛开对我的依赖,自己去享受阅读的快乐了。但即使淘淘喜欢,我还是采取了一个小措施,好让他长期保持对阅读的兴趣。我的方式是: 延迟满足
具体来说,就是做了一个改变,我下单买书时,不再把家设为收货地址,而是把书买到办公室来,然后下班的时候, 只带一本回家
起初只是觉得这样的话能让他的阅读更均匀一些,但很快发现这个方法太棒了:于我,是每天都怀揣着一个“礼物”,每天下班都期待快点到家,给他一个惊喜;于他,一打开门迎接我,看到我又带了新书回来,就要尖叫,觉得太高兴了。如果以前他每天只是期待妈妈回家,现在就是期待妈妈和他特别喜欢的书回家。我们每天重复的、平淡的生活因此多了一点小惊喜、小期待。
这时环顾四周,以前买了多少书啊,每次把一大套一大套的书拿回来,最后的结果是我翻的兴趣比淘淘强,我买的我负责自己看完……也许这种买法给孩子太大压力了。仅仅更换一个收货地址,体验完全不同,嗯,以后要多尝试点新办法。


越是至暗时刻

越需要极致的乐观精神


过去这一周,淘淘读完了《淘气包马小跳》新版的5册,据说在学校,考第一的孩子不是孩子王,拥有一本别人还没有的“马小跳”,才是孩子王,淘淘读的就是全新的彩绘版,颜值也更高,插图也更多。果然什么都要与时俱进、升级是硬道理。


某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大意是说因为马小跳特别乐观、特别耐挫折,小粉丝们总结说“读了马小跳,不跳也会笑”,这么看来,马小跳还真是 蓬勃生命力和极致乐观精神 的代表。在这种大家对世界开始悲观失望的时刻,我想也许我们真的能从马小跳的极致乐观里学到点什么。

也许我们能平平静静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让自己远离一点疫情信息的过载负荷和情绪碾压,趁世界慢下来的时候,让自己和孩子都多一些阅读,十年之后再回想这段时光,感觉一点也没有虚度,反而积蓄了新的力量,让自己电格满满地迎接明天。 这样的自己,会更美好吧!


如果您想看看这套书

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图片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