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市阴到多云,今天半夜到明天上午阴有时有小雨,明天中午转多云。今天最高温度14度,明天最低温度11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
最近几天
上海地铁站发生了一点变化
乘梯须知,变了!
全新的乘梯须知被贴在地铁站里
新的乘梯须知已陆续张贴在电梯旁
当然不是说换了一块新海报
细看的话,乘梯须知里的内容变了!
新版“须知”细分为“八项禁止”和“四个注意”
第一条就是“禁止行走或奔跑”
这也就是说,乘坐手扶电梯时不允许在电梯上行走了,曾经的“左行右立”也已被废止,扶好扶手、站稳上下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自动扶梯,右侧站立,左面让出以方便有急事要“赶路”的乘客行走。这就是风行一时的“左行右立”。看上去很合理,还曾是“国际惯例”。然而,你站你的,我走我的,真的相安无事?
留出一条通道“诱导”乘客在电梯上步行,忽略了行走于电梯上其实是高风险行为。
一旦电梯因电压不稳而突然减速,或者扶梯齿轮夹到异物导致电梯突然停顿,如果乘客此时正在行走,很容易失去平衡摔倒。
甚至还有人因为在自动扶梯上行走撞倒他人而吃官司。
一年多前,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就终审判决了一起因为在自动扶梯上走动引发的纠纷案。
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带着侄女乘坐地铁,两人乘上行自动扶梯。当时后面有位男乘客,他想要超越前面的女士的8岁侄女。女士发现了男乘客想要向前的意图,将侄女拉过避让。但那时侄女已经被男乘客碰撞,站立不稳。女士为保护侄女,身体失去平衡,从扶梯上摔倒。事后,医院诊断女士为胫腓骨干骨折,并进行了手术。经鉴定,其左腿受伤较重,构成了一定程度的伤残。
男乘客被告上法院,被要求赔偿各种损失费22万元。法院认为,男乘客从女士的侄女右侧强行通过,将侄女挤向女士,导致女士为搀扶侄女而摔倒并造成后果,肇事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酌情确定了女士因受伤产生的各项费用后,法院最后判决男乘客赔偿受伤女士各种费用11万余元。
和普通的楼梯相比,电梯梯级更高,高于楼梯近6厘米,电梯梯级最多站两个人,乘客在运动的电扶梯上面行走或奔跑,容易踏空或被绊倒。
其实,留心的乘客或许已经发现,上海地铁站内的宣传语跟宣传广播,早就已经不提“左行右立”了。不仅不提倡在电梯上行走,本次发布的新规中还强调乘坐扶梯时“必须握住扶手”。这样的要求并非上海独有,天津、南京、西安等城市也放弃了“左行右立”的提法。
4号线宜山路站,看上去电梯已不时兴“左行右立”
有乘客认为:“上海地铁目前日均客流超大,尤其早高峰。如果每级电梯上右面站人,左面让出来,会造成很大的空间浪费,而并排站两个人,通行效率反而更高,而且受力均衡、更安全。”
多位乘客坦言,能做到文明礼让当然最好,但如果“左行右立”的确有安全隐患,还是认可安全第一而放弃“左行右立”。“你如果有急事,可以走人行楼梯嘛,干嘛非走电梯呢。”一位乘客干脆地说。
“人不多的时候,还是会习惯站到右边,把左边让出来。”一位乘客告诉记者。她还说:“好几年前不是一直在宣传‘左行右立’吗,好像让出左边给有急事的人走是应该的,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习惯。不瞒你说,我有时为了赶时间也在电梯上快速走过,尤其是看到列车进站了,就想快点从电梯上下去,怕耽误了乘车。”
禁止“左行右立”是否可行?
微博上不少网友对这件事情展开讨论
↓↓↓
不少网友认为,既然存在安全隐患,那即使是多年的习惯也应该尽快废止
kulv:规矩一定要建立在科学调研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拍脑袋
悠闲早午餐:早就该叫停,高峰时间段看到乘客沿着左侧一起狂走,真为安全问题捏一把汗
阳光的马妮亚:不合理的规定就应该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