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S乐点
最有影响力的同志杂志《GS乐点》,每日一发,有灵有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未来已来!2025年MAD即将建成的七个作品 ·  3 小时前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6 小时前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6 小时前  
字体设计  ·  风格多样的电影海报设计灵感网站 ·  2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DeepSeek+小红书,这才是未来5年财务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S乐点

同志天主教徒在中国大陆

GS乐点  · 公众号  ·  · 2018-03-14 11:59

正文

文 | 爱若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2018年1月,我花费两年半心血编辑完成的《愿你的唇吻我——华人同志天主教徒故事集》由马来西亚策略咨讯研究中心出版,这本书是对我们过去八年同志基督徒工作的一个总结。2015年开始,我向外发布征稿启事,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而中国大陆的所有故事都是从「彩虹见证团契」和「天主彩虹团体」的成员那里征集来的。


整本书包含故事、思考(理论)、公益和艺文四个部分。故事部分,除了大陆、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同志教友们的故事外,还有直人朋友的分享,包括同志父母和前同妻,和牧养同志教友的神父们的经验分享;理论部分包括同志天主教徒领袖的文章,也包括了一些神学讨论,以及「全球天主教彩虹网络」(Globe Network of Rainbow Catholics)的几篇重要新闻稿;公益部分有国内教会团体关怀艾滋病及同志群体的见证,还有一篇同志常识普及稿;同时,我希望让大家看到同志教友的方方面面,因此单设了「艺文」(文学作品)一部分。感谢天主,历时两年半,终于完成了这本33万字的大部头书。


这本书能顺利完成,与我服务「彩虹见证团契」和「天主彩虹团体」的经验密不可分,一切要从2009年开始说起。


2009年之前,虽然在网络上零星接触到个别同志天主教徒,但大家没有过多的联系,也许因为恐惧,或者不在同座城市,也没有想到会组成一个什么组织。直到2009年,因为个人原因,我在北京工作,在参加了一次北京同志中心欧阳文风牧师的分享活动后,十几个来自不同派别的同志基督徒,在三里屯的一间小小酒吧里,提出大家要定期聚会,彼此陪伴。那天,只有我一个天主教徒,这种情况也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


从一开始聚会,我们彼此就接受尊崇合一意愿,共同分享信仰与生活。每天早晨起床,我会将当日圣言以短信形式发给大家,我们也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直到我们在一位弟兄家里有了固定的场地,大家开始定期聚会,不同的人分享,旧人去新人来,其间有三位天主教徒出现。我们决定我们的团体要被称为「彩虹见证团契」,因为彩虹是《创世纪》里天人立约的标记,也是同志骄傲的标志之一,而我们一群人渴望活出合一与恩典的见证,因此用了这个名字。现在这个团契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和长沙都有。我们每周日定期聚会,分享从圣经、神学、合一、教会历史到心理建设、抗艾防艾等,无所不包。来参与聚会的人渐渐增多,也有许多人愿意投身服务。

到了2013年,因为国内各地都出现了同志基督徒团契(北上广深、厦门、成都、重庆、福州、新疆等),每个团契都是以新教徒为主,但也都有少数天主教徒,可以说同志基督徒团契一开始走的就是合一的道路,而且较为成功。但是因为礼仪的关系,我了解到许多天主教徒觉得在团契里略有落差感,正好当时北方一位修士已经建立了一个网上同志天主教徒的祈祷小组,我们两人商量后,正式以那个小组为平台,开始了我们称为「天主彩虹团体」的运作。


当我意识到部分同志天主教徒无法适应以新教敬拜形式为主的聚会而游走疏离时,我向当时所有的同工写了一封《关于在团契架构下做天主教聚会的建议书》,兹摘抄部分如下:

团契平台是开放的,相信各位也明白,任何活动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带领人,如果是主的意思,坚持下来必有结果,我们大概谁也没料到,09年三里屯小小的酒吧聚会会发展到今天的团契。拉拉聚会、双性恋聚会、跨性别聚会,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想象及理解的,港台及海外的LGBT团契不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在显示自己的爱与包容,那么彩虹见证团契能不能做起国内同志团契的第一个正式天主教聚会呢?


如果上帝愿意,这个聚会应成为对话与合一的小小渠道,让同志身份的新教徒及天主教徒们能彼此深入了解,还记得我们组织的两次佘山朝圣么?其实这个工作已经开始了,现在需要更清晰地提出来,在团契架构下,做天主教同志聚会。


我甚至有一个预向,以后所有的同志团契里面都会有天主教聚会,主在同志边缘群体身上合一的做工反比在其它群体中更加积极。

这个提议得到了同工们的支持,团契决定每个月前三周主日是新教敬拜形式,最后一周主日则是天主教形式(在北京团契,我们也这样进行了半年左右)。在2014年6月的最后一周日,我邀请了几位有天主教、新教双重背景的同志朋友们分享合一的恩典。之后我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在第四周将《信经》一一拆解为大家分享天主教的理解。


得益于教宗方济各的就任,他对同志信徒的包容态度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传教热火。先后有十多位同志朋友受洗成为天主教徒,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中。有神父响应教宗的牧灵心肠,愿意将教堂的一个房间借给我们使用,因此在国内我们第一次走入了正规的教堂聚会,最多的时候,我们单次有90多位朋友参加,既传播了天主教信仰,又宣示了教会慈悲。在北方,同样也有热心的修女借地方给同志教友聚会使用。这些慈悲的神父修女是真正的善牧。


然而好景不长,在上海的聚会因为一次圣诞节的活动有外教朋友参与,将照片放在微博里,而被一群言辞粗俗的极端教友截图四处扩散,极尽嘲讽攻击之能事。怀着对神父善举的歉意,及不希望带来更多纷争的心态,我们离开了教堂。国内天主教会第一次如此规模地接纳牧养同志教友的事工仅四个月就此结束。回视这个过程,是教会多方人士包括我们自己都应当反思的。

天主彩虹团体的继续存在是一个安慰。我们设立有总群及各地区分群、一个慕道群及玫瑰经祈祷群,以方便有困惑的同志教友们彼此陪伴分享。值得一提的是,有几位神父、修士、修女无惧压力都自愿在陪伴这个团体。团体来往的人多与杂,需要分辨的事有许多,我们提倡大家在主内建立真正的友谊,去推动彼此在主内活出一个真实丰盛的自己。


2014年的时候,团契参加了上海骄傲节,当时我们讨论应编辑一本同志基督徒手册,既让基督徒了解同志也让同志了解基督信仰(同志基督徒也很有福传意识),所以我编辑了一本包含见证和理论的小册子,叫《当同志遇到耶稣》,里面多数是新教同志朋友的见证(国内新教与天主教的人数比例使然),我们印刷了1000本赠阅给许多朋友及同志组织,后来赠罄又加印了1000册,同时我们也将电子版放在网上供大家下载,得到了许多正面反馈。


2015年10月,我代表彩虹见证团契及天主彩虹团体参加了在罗马召开的「全球天主教彩虹网络」成立大会,并被选举为青年事务理事。在这次大会里,我们向主教会议寄发了我们的致函,表达了我们的立场。我们在这个网络里不仅可以与教廷官方对话,同时也能将中国同志教友的声音传给世界。

Magdalene教友家中,“耶稣,我信靠你,我祈求你”。

社会学家普遍认同同志(LGBTQI)在人群中的比例最低值为百分之二,我采用这个最低值,而不取其它,是不希望有人认为我们夸大事实。香港圣神研究中心的数据是截止2014年底中国天主教徒约为1050万,那么同志教友的人数则约在20万。


我自己也很难相信这个数字,因为我做同志基督徒工作以来,接触到的同志教友不会超过一百人,其他19900同志教友在哪里?他们究竟怎样过着生活?但这是科学统计,就算质疑,也不会相差太多,若采用高比例,这个数字还会更加惊人。


由于编辑《当同志遇到耶稣》的经验,我希望为这20万同志天主教徒编辑一本书,因此开始了这项工作。2017年12月,第二届全球天主教彩虹网络在德国慕尼黑-达豪召开,我在大会上介绍了这本新书,讲不同语言的朋友都有兴趣将它翻译成各国的语言(现在我们已经启动了英文版的翻译),因为他们认为这本书对普世教会是有重要意义的,而且其中的灵修经验也非比寻常。


我记得2015年的时候,我将全球天主教彩虹网络成立的新闻发在国内平台上,回应者了了。我一直强调,同志基督徒运动也是同志运动的重要一环,一个很好的现象是,国内各地的同志基督徒团契都积极参与当地的同志小组活动,这样增加了同志基督徒的能见度,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我常常感到可惜,由于国情,多数中国人不理解梵蒂冈的声音会有多强大的力量,我们现在的工作在慢慢与罗马教廷层面接近,而当12.5亿天主教徒的中心梵蒂冈教廷对同志议题能够发出改变的声音时,将会是改变世界的声音及巨大的连锁反应。


希望如给本书写推荐序的新路牧灵(New Ways Ministry,美国最大的同志天主教徒组织)执行主席方济各·迪伯纳所言一般:愿本书能将光明带入我们的教会与世界!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虽任重道远却百折不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