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尼偶然间又下到一部好片,心情异常愉悦。
决定开始强帖连载,回报社会。
小熊会按辛亥年的大事脉络向前推理前进,至于各位文盲跟得上的节奏就跟,跟不上就算。
维尼反正也对汝等没有什么太大的期待。
辛亥正月二十三,朝官结束春节长假,刚开工的第三天,就有惊天消息传来,铁路局长梁式诒遭七大御史弹劾,被逼去职,由盛宣怀接管铁路总局,史称七煞除五路。这个突发人事变故的前因后果,维尼已经在上回的路政篇里有具体讲过。简单复述一下。
梁式诒本属于袁世凯系统,袁下野后,旧部转入袁的政治盟友,仍在位的总理大臣庆王奕劻麾下,但庆王的政治对手,当时掌管财政的度支部大臣载泽,觊觎下届总理大臣的位置,以铁路为突破口,发动抢攻,这一轮交锋得手后,由载泽派系的死党盛宣怀掌控了邮传部,掌管全国交通邮电系统,而载泽下步打算,收回地方铁路修建权,由朝廷自办,并借外资修路,而有了大笔外资收入,度支部货币改革计划就可以上马,罢银两改龙票,由银本位转向金本位,一整套财政改革成功,那他就彻底控制全国财政,政治声势拉到涨停板,最后在1912~
1913
年度正式国会召开时,处于最有力的位置,顺理成章可以取代庆王总理大臣的位置。
以上是整个后党(载泽是隆裕的妹夫)通盘大计中核心一环,盛宣怀作为载泽的先锋大将可以说很好完成了首长的第一步计划,自己也很得意,刚夺回了交通邮电部,同时又喜得爱孙,一时双喜临门,高兴之下,他给自己的孙子取名盛毓邮,小名传宝。其中嵌进乐邮传二字,得意之情寓意其中。
载泽派系还不是光在一点获胜,而早就开始全线出击。载泽的小舅子瑞澂,维尼以前在总督篇里也会专门介绍过,这也是一员大将。上任湖广总督伊始,就辣手扫黑,扳掉了当地一霸,时任湖北巡警道冯启钧,以及冯下属的夏口厅捕头徐升一干人等。冯厅长撤职查办,徐局长就地枪决。具体原因,因为这二位都是前总督陈夔龙的班底,而刚调任直隶总督的陈夔龙又是庆王的干女婿,这一巴掌等于也扇在庆王脸上。
这些还只算是前戏,进入辛亥二月,资政院开始一年一度的会期,又有大事发生。这次的热点是盐案。大清的盐价突然像芝麻开花似的节节高。根本原因还是和载泽有关,当年大清新政有一条是要逐步禁烟,由于禁烟,那么原本的土药税和洋药税自然也会枯萎,怎么办,财政部要开新税源来填补烟税的空位,开始是想搞印花税,后来转而想到了要搞盐业税。
载泽手下还有一员猛将,这位仁兄叫做晏安澜,也是后党中坚。他推出的这套盐业计划和盛宣怀的铁路国有,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盐斤加价,不多,全国每斤盐加价四文,分配是2归朝廷财政,
1
文归产盐省份,还有
1
文归销售省份。名义归朝廷的部分是补贴国家练兵,地方部分是补贴各项地方实业。阴招题眼在哪儿,钱大头入了载泽系统,而骂名让掌兵权的摄政王党以及各地地方督抚去背。其二,知道朝廷规定加四文,到了地方必然不止这个数,地方官商定有花活,于是第二招,朝廷督导出笼,先是分省考察盐政弊端,然后推出一个盐政章程,设督办盐政处,说白了就是收回各地盐政专卖权,盐政归公,这个公是谁,财政部,载泽系统就势控制全国盐政。
载泽是挂名的盐政大臣,具体经办就是他的副手,盐政处提调晏安澜。预备要再升格,变成大清盐政部,下身南北二厅,厅再设局,南厅辖两江,两淮,闽浙,北厅辖,直隶,潞东,川滇。晏副部长也是猛人一个,雄心勃勃,要当大清的盐罗王。地方上当然不肯,平白无故丢了一块大肥肉,谁肯答应。各产盐地督抚联名柔性抵制。
闹得最凶的一个,就是云南总督李经羲。这位总督篇里讲过,也是庆袁系统的大佬之一。反对盐政集权,主张地方自办。载泽看他不上路,那就给他上眼药。云南财政本就两宗大项,一黑一白。载泽通过朝廷一是逼他禁烟提速,二是逼他盐税加码。地方财政和朝廷催款双线吃紧,怎们办,只能盐斤加价,滇盐一动,带动全大清盐价飙升,市场开始坐过山车。李总督于是背了骂名,被地方咨议局一状告到资政院,资政院又把他告朝廷,内阁总理庆王是他的老大,搁车不批。载泽又让自己派系另一个头目,资政院的议长溥伦出面,暗地怂恿议院清流议员联名弹劾不作为的总理庆王。逼庆王自动请辞,最后还是摄政王载沣出来打圆场,才算勉强弥缝,安抚了清流代表,老庆勉强留任,但也半休病假了。
总而言之,在辛亥头三个月里,在路政与盐政问题上,老庆连吃载泽两刀,着实伤的不轻,但庆王毕竟是老江湖,他还是有应对招数的,二三月间的国会召开期间,大清各地也不太平,乱党们的黄花革命虽说暂时还能压制住,但体制内要求政改,请开国会的呼声还是日渐高涨。各地新晋的准代表们,喜欢咋呼也大有人在。老庆就吃准了这点,少壮亲贵不是急着接班,说学逗唱给老夫难看吗,那老夫也还你们这些猴崽子一手。
庆王党羽在朝廷,地方各地都根深叶茂,老王爷既然决定了方针,大伙也就跟着推进。其时资政院各地来得议员代表们,也分若干派系。江南士绅张謇这波叫预备立宪公会,洋务时期就出道,现在是成熟期,比较温和,而内陆省份汤化龙,孙洪伊,罗伦这批叫做宪友会,新政时期刚出道,属于激进派,这两拨人都是要求政改,请开国会的,老庆就是串联这些人在资政院嚷嚷,要开国会,要政改云云。还有一派叫做宪政实进会,辛亥俱乐部这些老清流官僚类,劳乃宣,陈宝琛等等就是载泽利用来对老庆发飙的老保,这些人的特色仇洋,反贪,保守,脑筋不太好使就是了。
朝廷这两派在资政院围绕四月内阁人选出台斗的正酣之际,摄政王是个什么态度。载沣实际上是自有打算的。载沣在辛亥年的盘口是这样开,两个弟弟,一个掌海军,一个掌陆军,上半年的目标,一是禁卫军的编练案,一是海军采购案,这都需要载泽的财政部钞票打底,所以他对载泽是取善意,接下去下半年的大戏是永平秋操,军演不是目的,借军演之后例行论功行赏,开始进行新一轮军队干部提拔才是正菜。对北洋系人员的二轮清退,嫡系的陆军贵胄学堂士官生开始分批登场,王党在军中的地位进一步夯实。
至于地方权力,晚清大致五股势力。从东北到直隶再到江淮,李鸿章的淮系,之后接棒的是袁世凯,袁和庆王是一党,湖广的张之洞,老张死后,他的盘口,人脉,盛宣怀之类归属到载泽的后党系统,至于两广的岑椿萱,他被庆袁斗败,暂时蛰伏,通过前文说过晏大人,这个阶段也是载泽的盟友,西北升允,长庚这批这是庚子时代的失败者,现在最落后的内陆吃冷饭,至于西南的云贵川,是锡良,赵家兄弟,他们本是太后梯己人,也通洋务,太后之后,他们纳入载沣系统。载沣的政治打算,陆续调锡良主热河,大赵主满洲,留小赵在西南看家,逐次淘换原东北的北洋系入云南,搞换位似的柔性削藩,在朝廷中,则维持庆王和载泽的均势,最终目的,他的打算是在1912~
1913
大赌局中,让自己弟弟载涛坐上总理的位置。而老庆一面要对付载泽的攻势,一面又要为自己和北洋的后起嫡系,徐世昌谋个有利身位,防止清算,说实话,大家都不容易。
四月初,资政院大会,过场走完,正是新一届内阁名单公布,看各派系走势,载沣王党完成目标,军权都入掌握,更有特殊权利,规定陆海军大臣,有军务不经过内阁,可直接向军咨府报告,对摄政王负责。言下之意,载沣通过总参控制军部,王指挥枪的格局奠定。载泽系统则在内阁部长的安插上斩获多多,一跃而成为内阁中直追庆王的第二大派系,至于庆王,盘口萎缩,最后一班岗站的辛苦,来年大赌局本门弟子的未来不容乐观,卡位战吃紧。唯一的利多是在资政院改革派相呼应,舆论上获取了一个相对正面有利的政治名声。
看新鲜出笼的内阁名单把各位派系背景搞清楚。
内阁名单: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
协理大臣大学士徐世昌 (庆袁系)
大学士那桐(庆袁系)
外务大臣梁敦彦 (庆袁系)
学务大臣唐景崇 (庆袁系)
度支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
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载泽,后党系)
邮传大臣盛宣怀(载泽,后党系)
农工商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载泽,后党系)
陆军大臣荫昌(王党)
海军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王党)
司法大臣绍昌 (旁支)
理藩大臣寿耆 (旁支)
内阁人事案告一段落,下回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