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eepTech深科技
“DeepTech深科技”是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官方独家合作的一个新科技内容品牌。我们专注于关注三个方面:1、基于科学的发现;2、真正的科技创新;3、深科技应用的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小米YU7新版本车型完成申报#】 ... ·  2 天前  
雷科技  ·  三四千的宇树机器人来了!比小米还狠 ·  2 天前  
IT之家  ·  你家里敢装摄像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DeepTech深科技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美合作推出“城郭计划”,让您在新兴技术的商业趋势上始终处于最前沿

DeepTech深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2-21 15:36

正文


细看《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今年公布的十大突破性技术, 在1-2年之内即将进入成熟期的技术 多达四项: 强化学习、基因疗法 2.0、360°全景相机和刷脸支付 ,涵盖人工智能和生物医疗两大热门领域。毫无疑问,数年前遥不可及的新兴技术走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速度正在加速。

过去20年间,科技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很大程度上主要指的就是 IT或互联网技术。 但在过去的两年中,这个情况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如今,我们正处于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新技术革命的前夜, 未来3-5年内从产业到消费将发生全方位的变革。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这一阶段的新技术主要指的就是 深科技(deep technologies), 即1-3年内将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和资本化的前沿技术, 主要包括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出行升级、脑科学、太空创业等领域。

然而,仅仅依赖每天铺天盖地的碎片化科技类新闻, 很显然并不能够满足人们对新兴技术的知识需求。 就正如刚刚公布的十大新兴技术榜单,虽已足够震撼,但每年一次区区万字的介绍无疑会留下太多的知识空白。


更重要的是, 现在的海外科技内容过多地依赖于以翻译为主的“二手内容” ,第一时间、第一手原创内容的缺乏也造成了 信息传播上的严重割裂。 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 以中国为主角的科技传播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去年5月,DT君刚刚成立不久,我们就认识到这些问题。当时,我们以过去五年中的十大突破技术榜单为蓝本,以互联网众筹的形式,出版了一本图书《科技之巅》。出乎意料的是, 本以为受众狭小的图书竟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为2016年国内科技类畅销图书。 更令人惊讶的是, 基于众筹所形成的近千人社群组织异常活跃,使我们十分欣喜。


经过深思熟虑, 我们又有了推出能够解决该领域知识共享问题会员计划的想法。 自去年年底以来,这个想法在主创团队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在与美国团队进行了三个月的详细讨论后, 我们终于得以将此计划在今年十大新兴技术颁布之时开始逐步推向市场。

该会员计划的目的是 建立一个新兴技术的“知识城郭” ,让加入该计划的会员 能够牢牢地、第一手的、较为系统地 把握全球新兴技术在1-5年内的商业发展趋势。


既然名为“城郭”, 该计划的核心就在于一个以新兴技术为主题的 知识社群的搭建和完善。 不但通过《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美团队原创的深度精致内容抛砖引玉,更是凭借高质量的社群本身持续产生内容,吸收各个领域最成功的人士的知识分享和传播, 将这个新兴技术社群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兴科技城郭”。


这一“城郭计划”的要点在于打通一个科技创新的全球网络,借助《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遍布全球的合作网络,让每一个会员能够独享这一网络所产生的第一手信息情报、极具价值的深度人脉以及十分广阔的全球视野。会员能够得到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此计划,不会错过新兴技术领域最具商业化的趋势性机会。具体而言, 通过以下几点核心观念来系统化实现知识和人脉的搭建:


1、我们的社群运营团队将确保每个会员的特定需求得到满足,需求在加入会员计划时就会被收集,并作为目标来充分完成;


2、会员所获取的很多知识、信息和情报都将是独享的一手内容,翻译的内容将被大大削减,并具备相当的深度,很大程度区分于互联网的碎片化科技内容;


3、人脉资源将是该社群的核心资产,所以会员都是以申请制参加,资历会严格审核。我们不仅会通过社群活动的方式打通人脉,更加会设计一个有效的制度,让会员能够通过我们的网络找到需要找到的人以及背后的资源。在新兴技术领域,知识和知情的获取无疑依旧存在很多壁垒,并非是一个平的世界;


4、玩法上的不断创新、不断蝶变是该社群的特点。我们的计划是逐步将新兴技术领域最聪明的头脑都逐步引入该计划,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来实现。所以,模式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会随着需求的产生不断变化。这也是兴奋点之所在。


5、为了确保社群本身以及服务的质量,我们将对会员的资格进行比较严格地遴选,而且扩张的速度我们会十分谨慎,第一轮的会员将会严格限制在100人之内。


因此,我们不认为 “城郭计划” 是一个内容付费项目,而是一个 社群计划, 但扎实的社群必须依靠十分优质的内容进行驱动。


对科技而言,我们认为,每天围绕碎片化科技新闻的讨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是建立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之上, 所以我们将再次引入图书阅读的部分。 每月,我们将寄送一本图书,总计12本图书,其中4本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美两个团队原创完成,余下的8本图书由编辑团队精心挑选,大部分都将是新兴技术领域的最新图书。除此之外,我们也将持续产生基于以周和月为单位的深度内容,供给予并驱动社群的壮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