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远川研究所
整合全球视野,助力关键决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防骗大数据  ·  紧急拦截!24万元现金保住了! ·  昨天  
防骗大数据  ·  警惕“甜蜜”陷阱,别中“美人计” ·  2 天前  
偶俚张家港  ·  DeepSeek,紧急声明! ·  2 天前  
偶俚张家港  ·  DeepSeek,紧急声明! ·  2 天前  
IT服务圈儿  ·  本地部署 DeepSeek ... ·  3 天前  
防骗大数据  ·  手头紧,想贷款?小心骗子趁火打劫!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远川研究所

让一部分开电动车的人先富起来

远川研究所  · 公众号  ·  · 2024-03-18 21:15

正文



前段时间,比亚迪推出了秦Plus DM-i荣耀版,有网约车司机吐苦水,称自己两年多前花了近十几万买了一辆秦Plus DM-i,两年来起早贪黑好不容易攒了7万多,结果发现这款车的起售价已经降到了7万块,而且配置比之前的还要高,相当于两年白干。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发现两个趋势:第一,在价格战的大背景下,老用户被背刺已经是家常便饭;其次,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把电动车当作生产力工具,无论是开滴滴,还是开货拉拉,毕竟“油电同价”只是车企的宣传语,而“电比油赚”则是实打实的收益。


相比于乘用车市场,新能源商用车渗透速度有些慢。


根据全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3.5万辆,同比增长6.1%,整体渗透率为11.3%,与2022年基本持平,相比之下,去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35%。


由于长期缺乏优质供给和爆款产品,这个细分市场一直以来都不被关注,直到前不久号称“人民需要什么,它就造什么”的五菱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新能源商用车“扬光”。


和过往所有的五菱产品一样,扬光用7.18万起的价格惊艳了市场,再次告诉大家什么才是什么真正的“便宜大碗”。四年前,五菱用一款宏光MINIEV创造来了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电动车爆款,而“扬光”会在商用车市场再次复刻宏光MINIEV的神话吗?



01

“电比油赚”才是硬道理



众所不周知的是,中国对于新能源车产业的补贴就最早是从商用车开始的,外界经常提到的“十城千辆”指的就是公交车和出租车。


2017年之后,随着电池技术和补能设施的日渐成熟的完善,发展的重点才从商用车变成乘用车,整个行业从补贴驱动进入到产品驱动时代。


但购买一辆电动乘用车和一辆电动商用车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会考虑品牌是不是豪华、智能化体验是不是突出、电池是不是安全,既要解决用户痛点,又能给用户提供意想不到的爽点,但购买新能源商用车,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主要考虑的是“盈利点”,也就是这辆车能不能帮我赚到钱。


评价一辆商用车能否赚钱主要就是看TCO(全生命周期成本),这个指标涵盖了从购车、使用、维修、转手或者报废等环节的所有成本,是衡量商用车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


理论上来说,在国家大力推进“双碳”战略的背景下,由于使用成本低,电动化应该很快就可以在商用车市场普及起来,但现实中却会遇到很多难以平衡的点。


比如要让一辆卡车能够实现跨城甚至跨省运输,就要增长续航,这不仅会增加一次性购置成本,而且会极大增加车重,占用更多体积,导致的结果就是,卡车上可装载的空间和载重量就变小,能拉的货就少了,而且由于电池容量大幅增加,在现有的基建条件下,补能效率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卡友”赚钱。


而且这还不包括电机功率、电驱可靠性、电池寿命等技术上的诸多限制性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动化如火如荼的今天,商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要低于乘用车,而在商用车中,重卡的电动化渗透率又要比轻卡低的原因,去年两者的数据分别为8.6%和12.1%。


罗兰贝格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对于200公里以内城市配送物流以及运输距离短、启停工况多且实行新能源路权政策等场景,纯电将会成为主要路线,纯电在在城配轻卡、市政环卫、短途牵引等市场中预计将率先渗透。


根据罗兰贝格的测算,在商超配送、快递快运和普货运输这三大轻卡运输的场景中,充电车型预计在2025年至2029年间就能与传统燃油车型TCO打平,其中,商超配送场景因为路线比较固定且运行效率比较高,TCO在2025年就能和燃油车打平。


值得注意的是,罗兰贝格的测算是基于“2025年的电池价格比2023年低50%”这一主观判断,但事实上,过去一年多,由于碳酸锂价格暴跌了80%,加上动力电池行业过剩严重,国内动力电池的价格相比于两年前的已经跌去了至少50%,这也意味着现在购买一辆新能源轻卡或许已经有利可图。


五菱推出的“扬光”就是一款针对城市中短途运输场景的新能源商用车,配有230公里和300公里两个续航配置,而对于中短途商用车而言,纯电就意味着两个字:省钱。


据测算,倘若用户每年驾驶五菱扬光行驶4万公里,对比油车 五年可省下约70000元 (测算按油车公里成本:7L/100km*8元/L=0.56元/公里;电车公里成本:0.5元/度,0.07元/公里,结合平均保险、补能及保养费用进行计算), 相当于5年可省出一辆全新五菱扬光


虽然国内商用车正在加速向新能源转型,但和目前市场上售价仅万元的燃油微型货运车相比,新能源商用车的性价比上仍显不足,而五菱扬光无论是7.18万的起售价,每公里7分钱的使用成本,还是在空间和产品力方面,都无愧于五菱”人民造好车“的头衔。



02

成本、空间和安全的极致平衡



对于乘用车来说,空间主要是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而对于小型新能源商用车来说,空间影响的是载货量和装卸货的便利性,自然也关系到盈利能力。


在打造极致空间方面,五菱绝对是扫地僧般的存在。在燃油车时代,五菱就已经通过五菱之光、五菱荣光、五菱宏光、宝骏730/560/510等一系列爆款车证明过自己这方面的实力,在电动车时代,五菱星光、五菱缤果,宝骏云朵也都是“小身材、大空间”的佳作。


几十年的造车经验让五菱总是能在成本、空间、出行便利性和安全等关键要素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是名副其实的“爆款制造机”。作为五菱旗下的首款新能源商用车,扬光也把五菱的传统艺能发挥到了极致。


五菱扬光整车尺寸为4985*1800*1975mm,轴距超3米,轴长比超过61%,“得房率”甚至超过了很多四轮四角的电动乘用车。


这款车没有配备当下流行的彩电冰箱,但它从运货的实际场景出发,在行业内首创了 270°超大四六分对开尾门 搭配 侧滑门 ,以及低于 600mm的超低尾门槛离地高度 ,满足窄巷搬运、叉车装卸等全场景装载需求。


无论是买来通勤,还是买来拉货,电池无疑是影响人们购买一辆新能源车的关键因素,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续航、安全和补能效率。


为了打消用户对于纯电商用车的使用顾虑,最大化其生产工具的属性,五菱为其首款新能源商用车搭载了自己深度自研的 “五菱红1号电池”。


这款电池用的是磷酸铁锂材料,电芯安全性要比三元锂更胜一筹。


此外,根据中物联此前发布的城市配送货车通行报告,城市配送车辆( 4.5吨以下的蓝牌轻型货车和微型面包车)单车日均在途里程为225.03公里,而五菱扬光最高300公里的续航完全够用,即便是续航230公里的版本即便是在也只需要充一次电。


对于货车司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路上充电的时间花多了,就意味着赚钱的机会变少了。


为了压缩充电时间,提高货舱的“翻台率”,五菱研发的这款电池搭载了 飞流超智能温控系统, 拥有同级独有的液冷结构,散热效果更好,在常温下,快充从30%-80%号称仅需30分钟,与此同时,智能温控系统也让扬光的低温续航达成率同级领先,让用户在冬天也能正常开工。


除了最基本的安全、续航和充电之外,用户还会关心电池带来的空间侵占问题,乘用车主要影响驾乘人员的坐姿和垂向空间,而商用车车主还会担心是不是会影响货舱大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款电池采用了MUST超轻薄结构技术,将电池厚度降到了仅为148mm,是目前业内最薄的商用动力电池,比同级薄了28%以上,也正是因为超薄电池的应用,货舱的利用率可以大幅提升, 货厢体积达到了6.5m³,可以一次性放下9张床垫。


MUST超轻薄结构通过多功能高强度集成,将电池包强度提升60%以上,让电池的密度更高,硬度更强,也让用户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单独拆卸更换或维护,降低电池维护成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