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通知一下,今年灰枣两袋及以上包邮。还有另外两变化。
一是
我们专门采购了一批玛谷农场用来送礼的棉布袋子,
每买6袋送一个
,可以叠加赠送。
这个袋子我们拿到手觉得质量还是可以的,材质很厚实,设计也很质朴简单,容量也超级大。
不管过年
用来送礼,还是日常背出去都是不丢面的。
手提袋最多可以装8袋枣,但8袋装进去之后可能按扣就不太好扣了,从视觉上也会显得比较满;装6袋是正好的感觉,按扣也可以轻松扣上。
因为会大批量采购作赠品,所以我们也特别要求农场把控好做工的精细度。不过个别缝合的地方还是会有点线头,这个毕竟是赠品我们也没有用商品的标准去要求农场,所以大家收到后如果发现线头就用小剪刀修剪一下好了。
今年送的帆布袋,我实在觉得太实用了,拿出去送礼时方便有面子,自用拿来当超市购物袋,又大又结实还不难看。
司机,小助理我们仨去超市买菜,展示一下男人用的效果(没办法,七七就让我抱,而我实在没办法又抱娃又拎包)。
第二点是
在今年这个对卫生越来越重视的大背景下,玛谷农场在灰枣原有的包装上进行了升级,增加了一个扎带的封口,这样可以提升运输过程中的卫生程度,也能避免因为快递暴力造成的二次污染。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扎带可能有些绑的比较紧(
我们特别交代了农场尽量不要拉的太紧,但毕竟是人工操作,很难把控每一个扎口的松紧度
),收到后拆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以选择用指甲剪或者小剪刀之类的工具,避免划伤。
我们家阿姨前些天家里出事,我这几天忙的焦头烂额的,所以玛谷农场的开团文,六舅舅帮我整理了一部分内容。但在今年最早一批下树的样品里,我也要了一批发给咱们的学习群督导征求意见,所以我就把讨论截图发一下吧,然后提醒几个反馈的细节问题。
下面是大家刚收到后给反馈:
结论:
平时吃枣的人,还是更喜欢玛谷农场的,即使和更贵的枣比,农科院实验基地的枣也是赢的。
今年加的密封条,确实被吐槽了,在大货包装时已经尽量让不要拉太紧了,但人工控制的,万一拉紧了请大家多担待。
喜欢吃枣的人,绝大多数都会喜欢玛谷的枣,但不喜欢吃枣的人,可能吃什么都一样,就像有位督导老公反馈两种枣都无感,太真实了。
周二晚上,六舅舅找我要督导们的反馈,正好也收到有些日子了,大家应该有了更长时间的体验,我就在群里又要了反馈:
基本大家还是非常喜欢玛谷农场枣的,尤其是孩子们。之前反馈说有虫子吃了的问题,吃完一包也就那一个,应该是小概率问题。
这里特别提醒一下,因为玛谷农场的枣原生态无化肥无农药,所以不但人喜欢,小虫子小鸟们也喜欢。在包装前会尽量挑拣出被鸟啄被虫子咬的情况,但可能还是会有漏网之鱼,农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每袋500克的枣多装30克,多出来的就是万一出现不好的概率,大家拿到好产品也能超过500克。
即使这个灰枣是我们今年比了很多种枣,依然觉得更值得推荐的品种,但事实上,依然还是会有人不喜欢吃,我们有的督导就一颗都吃不了。
所以,如果之前买过玛谷农场灰枣的果果要继续参团,直接加购就好了,今年的品质童品会内部尝的时候都觉得比去年的更好,督导们给反馈的样品枣比咱们的大货早下树了两周左右,大货在数上吊干时间更长,味道会更好一点点;但如果没买过的新罗汉果,最好还是往下看看六舅舅写的详细介绍,别买到了说没有我买的骏枣大啊之类的。
所有产品,再好,都会有相对更适合它的人群。
所有产品,我都反对无脑入。
最后再额外增加一个
小提醒
,也是咱们一个督导提醒我的,虽然文末的提醒有写到,但还是放在最前面让大家都注意一下。
在孩子还小,不太习惯吃这种需要吐核的食品时,大人要更留心一些。尽量避免孩子不小心误吞枣核的情况发生。
好了,大家继续看文吧。
因为今年公号来了不少的新朋友,所以也用简短的语言总结一下为什么年年这个时候都有不少朋友等这个枣。
玛古农场位于新疆的天山南麓阿克苏地区,算是全国不多的几片最适合种植高品质灰枣的土地之一了。
这片土地因为日照时间长,可以加强枣树的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吸收;而夜晚的低温则降低了枣树养分的消耗,从而有利于糖分和营养的积累。
而且农场就在天山南麓车程不到一小时,所以枣林都是由天然融化的雪水灌溉的。
雪水灌溉最大的好处是没有污染和农药残留,也不像自来水里可能含有各种可溶性的盐,能维持住灌溉的原生态。
离农场半小时左右车程的地方拍摄到的雪水河
农场的土壤基本上是沙土或者沙壤土,通透特别好,利于根芽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吸收。而枣林的四周多是戈壁沙漠,这些戈壁像隔离带一样阻挡了病虫的侵害。而由于病虫无法大面积繁殖,果树对农药的需求就会下降很多,间接地也给原生态种植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
玛谷农场的灰枣采用古法种植,不用任何农药和化肥,产量虽然不高,但是品质高口感好,还更安全。
在新疆,虽然用药防虫的需求已经大大降低,但是很多枣农为了增产增收,还是会在种植过程中搭配着使用农药、膨大剂、化肥和甜味素等化学产品。
去年赵老师他们去枣园看长势尝口感的时候,就拐到玛谷农场附近的一些枣园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区别。发现别人的枣园是这样的。
枣树下几乎寸草不生,实验站的人说估计是打了百草枯(这个只是猜测,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实际的证据,但是找到了其它农药和激素的残留)
在枣园里就看到这些农药或者激素使用过的痕迹。
而玛谷农场的种植除了在需要肥料的时候使用高价的天然羊粪肥之外,没有再添加过任何东西到枣林了。这样的种植几乎杜绝了一切的不良人工干预,结出来的果实才放心给自己和孩子吃。
玛谷农场的枣园是这样的,看起来乱乱的,地上还有些杂草
因为杂草或者其它植物的生长会吸收肥料中的营养,这样会降低施肥效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烈性农药把其它杂草都杀死。但是玛谷农场为了维持“古法”种植,采用了特别笨但可能是唯一不用农药的方法,就是人工除草。这样特别耗人工,还不能一劳永逸,而且产量也不高,但是为了维持枣的这份纯粹,似乎也别无选择。
而在我们之前走访枣园的时候,也不时会发现农场的枣有被鸟啄的,也有被蚂蚁咬的。看到这些其实会更安心一些,毕竟动物的本能敏感是很强的,如果它们都愿意咬两口,那也从侧面说明这个枣是比较安全的吧。
枣园里捕捉到的一只贪吃的蚂蚁
吊干时间长,霜打后才下树,据我们实地观察基本上是每年新疆最后一批下树的枣了。
种枣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枣子在树上吊干时间越长,直到供糖封死自然十成熟的时候再采摘,品质是最好的,果肉紧实口感香甜。这个吊干的时间最好是到霜打以后,从十月底到十一月底不固定,但肯定是越晚越好。
但市面上的灰枣干果,哪怕是新疆出产的,基本上10月初就开始上市了。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大部分的枣都是人工催熟烘干的枣,如果施加了化肥、农药,枣在树上是挂不住的,最多十月份就差不多掉完了;而就算花大力气用原生态种植保证枣能多吊一段时间,但是上市的时间晚一两个月,失去了市场先机,很多枣农是不愿意等这么久的。
去年童品会有小伙伴在11月20几号去玛谷农场帮忙把控下树、初分拣这些流程。当时也到处观察了一下,发现在那个时间点,阿克苏地区的枣基本上下完了,行程中能见到的就只是玛谷农场的还在树上。
△沿途其它两个枣园的实拍图(2019年11月22号拍摄)
△玛谷农场的实拍图(2019年11月23号拍摄)
农产品靠天吃饭,所以每年开团我或者童品会的重要成员都会提前去农场看枣的长势和尝口感,符合标准了才放心开团;而且童品会每年都深度参与从下树以后包括分拣、运输等工作,再增加一层保障,让大家吃得更放心。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玛谷农场的灰枣有了更深的认识了。如果已经决定要买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末去加购。
下面接着的
是罗罗和这款灰枣相遇的前世今生,还有一些关于灰枣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信息,还没了解过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我和这款灰枣最早结缘于2015年底,当时作为家属陪六爸去新疆拍胡杨林(
游记点击《体验II探访传说中的“姜文训娃地”阿克苏》)
,误打误撞进入了位于新疆阿克苏市库车县的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新疆实验田的枣林
(也就是“玛谷农场”灰枣的诞生地)
。因为口感好又是原生态种植,再加上枣子于我家本身就是刚需,回来后就在朋友圈和公号小团了一次(
详情点击《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新疆试验田的有机吊干红枣限量开团》)
,结果大家收到,反馈非常好。
2016年9月份,为了更严格的把关产品,我专门又去了一趟新疆的农场“明察暗访”
(详情点击《关于有机枣,调查后才有的发言权》)
,像一个记者一样去了解灰枣的长势、肥料的使用等细节问题,再次确定产品是真的不错之后,才决定在当年的年底枣下树后继续在公号开团玛谷农场的灰枣。为了保证产品在人工参与过程中的品控,那一年我让六舅舅也专门去了一趟新疆监督采摘和分拣,在批量灰枣运到郑州后,还组织了童品会进行二次分拣
(详情点击《2016年玛谷农场灰枣开团文》)
。16年的团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老顾客蹲点抢枣导致微店服务器崩溃,当时淘宝全球购店铺不允许上架国内产品,我们还为枣不得不开了个国内店。就这样,秋天去新疆看枣尝口感,如果感受不错年前开团玛谷农场的灰枣就成为了公号每年年末的固定节目。
17年开团的时候,在新老朋友的支持下,30秒下架35000袋,和玛谷农场的场长紧急协调后,上架的预售40000袋也很快抢光了
(17年的开团文点击《等了一年,新疆玛谷农场灰枣,总算来了!!》),
没想到还是有很多朋友没有买到,后台一度被灰枣的留言淹没。
18年是和赵老师一起去的枣园尝口感看品质,回来之后他用不同的视角考核了这款灰枣,把他的考核结果用理工科的思路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了(
去年的开团文点击《赵老师用不同视角看灰枣》
)。最后现货加预售的接近8万袋特级加一级也都全部售罄了。
在这样的热情下,我们也只能一年比一年努力,争取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让大家越来越满意。
重要提示:
不管你是否对咱们的灰枣感兴趣,都推荐你看看下面结合专家讲解整理出的一些信息,其中有关于农业食品安全的。
有个朋友对罗罗推荐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灰枣有疑虑,认为农科院试验田,那不是搞实验的东西么?我们怎么敢给孩子吃试验品?
(这个问题,我连试验田站长都没问,因为就算那不是商业地块和商业项目,但他作为直接责任人,我怕得到的信息不够客观。前年是六舅舅去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找第三方,利益完全无关的专家进行咨询,正好也能让其他问题有了更权威的答案。)
大家对农科院下属的土地有理解上的偏差。一想到农科院就认为是为了科研和实验,其实研究新品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作为农产品的技术输出部门,除了新技术的研究,他们还有工作内容是进行原生态标准品种和绿色种植的数据保留。出产咱们灰枣的玛谷农场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是示范田。通过原生态品种的种植,进行标准数据的收集,以及作为实验新品的对比样本,同时对耕种流程的总结,作为指导农户规范种植技术的样本。
所以,孩子们不是小白鼠,只是能吃到不为追求盈利而保留的真正原生态灰枣而已。
玛谷农场是果树研究所下属的示范田,有国家支持也不需要追求盈利,那为什么灰枣的最低卖价也比淘宝很多枣都贵?
这个贵的原因是:这块儿示范田种植的枣,用的是农家肥
(以羊粪为主)
,单肥料这一块的成本天然农家肥就是普通化肥的一倍。因为用的是天然肥料,使得枣子摄取养料均衡,保证了果实的品质,但与此同时枣子的产量又比常规用化肥的做法产量降低40%-50%。这个成本的增加大家很容易算的出来。更别说因为不用化学除草剂等农药而采用人工除草等的成本增加了。
天然肥料不是更贵更好么?为什么产量反倒会低?
果实是植物的繁殖系统,就像动物一样,健康的动物应该是各个系统协调发展,身材匀称结实的,所以同理对植物来说,并不是一棵树的果实结的越多越好,满树都是果实只有人类的农民看着会喜欢,从植物的角度来说并不健康。施化肥就相当于让它极度偏食,大量摄取提高果实产量的营养,对植物来说当然是不好的,一代代的繁殖,产量越来越高,但却让我们的粮食没有粮食味儿,水果没有水果味儿。
示范田采用天然肥料的传统方法种植,就相当于我们自然受孕分娩出的孩子,现在各种促排卵药让双胞胎甚至多胞胎都成为可能,但我们绝大多数人依然会为了孩子的健康选择自然受孕。不是化肥催出的果实不能吃,但哪个更健康更好,大家应该也能判断了。
咱们的不是有机枣,而是原生态枣
之前关于农场的种植方式,我很认真的咨询了试验田站长几次,他说无化肥无农药,无基因改良,我当时觉得农产品最高标准也就是有机,就问他是否达到有机标准,他说是的,但同时他也解释了一下因为拿有机标签需要比较大的价钱,这对于并非以追求商业利益为出发点的试验田来说,他们觉得必要性不大。再说他们守着那么多行业内权威专家,很清楚自己农场产品的质量情况。
对这个解释其实我自己是比较认可的,这么久以来我一直坚持自己亲自选品,即使在日本,也努力参与到很多产品的制造生产环节中去,时间长了我也多了不少经验,其中一条就是:与所谓“标签”相比,我更相信自己实地所看所知,就像咱的羊绒衫,标签上都敢写100%,但通过我送鉴定自己确定没问题才会相信。因此在现场实际确认了灰枣的标准能达到有机级别的情况下,我在开团时的行文中用了有机这个词。
但当时六舅舅给农科院专家看咱的开团文时,曹博士在感谢咱们对健康农产品给予的推广和认可的同时,也提出了我使用有机这个词的不妥当。有机食品,是符合国家一系列要求后就可以获得的一个标签,它可以使用有机化肥和有机农药。但他们农科院示范田本身就没把拿到那个需要大价钱的有机标签当作自己产品的评判标准,较真一点来说,两者对比之下,他们所采用的原生态传统方法种植,不仅种植成本比有机食品要高、农产品的安全风险也比有机食品还要低、甚至他们的质量标准也比有机食品还要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农科院示范田出产的灰枣,不适合叫“有机”,也实在没必要叫“有机”。
▽还有几个问题,是针对咱们的团品试验田站长回答的:
这是前年读者发给六舅舅的新闻▽
下面是试验田站长给的答复▽
我不多评论了,即使有些急功近利,但那些枣农也真的可怜。在第一年去新疆发现玛谷农场的那次,我确实看到好几个枣商守着试验基地等红枣,以前试验田的产出除了每年拿进京送礼的,其他枣即使被大牌枣企收购也很贵,所以咱们的枣以前在品牌里售价都在单斤100元以上,玛谷农场现在接受团购合作,也是希望更多朋友用更实惠的价格吃的好的产品,认可他们的努力和价值。
为什么灰枣收到的时候有些袋子里会有水气?
枣子本身会存在一点儿热量,天然果子是会呼吸的,密封后,快递过程中,袋子内外有温差,从而密封袋内会产生雾气。
为什么枣看起来亮亮的,煮的时候会有少量白色粉末状出现?
果子表面的光亮度,来自于天然果蜡。果子只是经过简单的清水清洗、然后烘干表面水气,天然果蜡依然保留,更耐存放。
为什么我要求咱们的团品进行一次水洗。
因为灰枣是晃到地上捡起来的,很脏,我15年底自己从新疆背回的两箱枣是直接捡起来的,到家后看起来感受很不好,而后来开团前收到的经过一次水洗的样品,就满意很多,所以每年的枣农场都会加一道清水的冲洗程序。在进厂水洗时,试验田站长还跟一个内地的枣商打了一架,因为那人用糖水泡枣增加甜度,他说那人败坏新疆枣的名声,真正做产品的人,是会对一些现象很痛恨吧。
关于玛谷农场原生态枣的口感
之前我因为找一个给了差评的朋友,写过一篇
《有个差评,希望能找到你》
,后来我找到了,沟通很好,她依然是咱的铁杆朋友,但她的反馈让我必须有下面的提醒。
那个差评是因为收到枣的时候并没有惊艳,而且超特级大小不均。我从没说过灰枣会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口感,选择继续团它,一是因为这份不掺假不昧良心的安全,这是最重要的,给孩子和家人选择的食品最起码需要先满足安全需求吧?也许市面上还有一些品牌也能满足安全这个基础条件,但可惜我不了解,我只能在我所了解的、能确保单位范围里给大家选择真正靠谱的、我认可的产品;二是那年灰枣的反馈确实很好,
开团文(点击蓝字可查看)
里贴出的评价都是真实的感受和反馈;三是从我自己的感受以及吃过这款枣的朋友们的评价来看口感也真的不错,泡糖出来的枣后味会发苦发酸,但咱们团的这个就是天然真实的枣的味道,不会过甜过腻,但也做不到惊艳到改变你对枣的认知。
我真的很怕大家因为对我的信任,不看开团文直接下单,每个字都用心敲出的,感谢信任,但真的恳求大家看完我对产品的客观描述再下单吧,犯错被批评可以改正,被委屈真的是除了难过没别的出路了。
关于分量,每袋净重是530克。
虽然二次质检的时候淘汰的5%左右的残次品灰枣,但最终分装的时候,六舅舅还是严格按照530克的净重执行了。一是担心质检的时候有漏网之鱼残次品没发现,多出来的产品可以保证大家怎么也不会吃亏;二是多次质检然后减重量,给人感觉像他管理店铺后变相涨价。所以,咱们提高品质不降克重,就是六舅舅给咱读者的福利了。
关于食品安全
(这个是六舅舅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咨询完,打电话跟我说了半天的问题,也更坚定了我选择的方向)
一说起现在咱们食品安全特别让人焦虑的现状,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怪政府,但食品安全问题可能还真不是只靠政府就能解决的。大量低质低价的产品才有生存空间,那是消费者自己投票出的结果,食品安全不只是农民和专家就能去解决的问题,跟我们每个消费者都有关系,需要全体意识的觉醒。就像我们作为消费者痛心疾首的为农民为了多赚几千块钱而使用化肥使用高浓度农药而愤慨和痛心的同时,也可以自己想想身边又有多少人愿意为甚至表面看着差不多但贵不少的农产品买单,因为仅仅安全二字要付出的不只是良心,还有实实在在的成本提高。
我们现在土地的重金属污染就不说了,都知道严重,谁也说不清楚,没有权威的数据说明到底有多严重。但是仅仅是土地化肥和农药的残留,从专家的角度来看已经是极其严重到不治不行了。虽然国家在大力倡导和管控,但因为我们的土地还都是农民个人在种植,观念和市场压力等多种问题,造成很难管控。就像空气污染管理工厂一样,直接管工厂,环保设备不开,偷排的现象还屡禁不止。更何况农业是要直接管到个人,让每个农民个体都觉醒,去主动减少利益提升品质,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市场不认可倒逼农民,他们几乎不可能能抗住压力,导致低价劣质产品占领市场,优质产品越来越稀缺,即使最权威的专家也对我国农产品优质得不到优价感到无奈和痛心。
因为国人的智慧特别强,我满世界给六六找放心的食物,平时大多选用进口的,很贵,只为安全。但我并不崇洋媚外,有国内的良心产品,我会支持的,而且不会让种地的觉得只有低质低价才是出路。我没有拼命压低玛谷农场给咱的团购价,因为如果我都不愿意为优质的产品买单,最终造成了劣币驱良币的效果,让示范田只能靠国家补助维持最小的规模,没补助甚至可能消失,而不是被市场认可后开垦出更大面积荒地产出更多的高品质灰枣,那才是我们孩子最大的悲哀。当然,我也不会给自己孩子吃贵的,为了销量弄些便宜的组团给别人家孩子吃,宁可卖的少,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十一个问题讲完了,从产品到价值观应该都表达清楚了吧。
另外还有几个特别提醒:
个头大小的问题。
一个地块儿甚至一棵树上长的枣子,根据大小和品相会分为不同等级,在口感上基本是一样的,就是大小不同。红枣的分级,是纯手工挑拣的,虽然会挑拣几遍,基本上装在一袋的,都属于一个等级区间基本上,但也难免会有个头大小不统一的情况,这点请知悉。
两个等级大小枣的对比▽
(两个等级的枣放在一起拍的照,个头差别不是特别大,一级中也会有看起来跟特级差不多的。这是因为在分拣中,会有部分枣在衡量的临界值,它既可以作为特级,也可以作为一级,如果大家同时买了特级和一级,如果对比单个枣,说不定可能会有部分感觉一样大的情况。)
因无农药化肥,完全遵循自然农法,农场周围百公里无工业无污染,在果子成熟期招来鸟雀啄食,他们也不加以驱赶,为了果形好看,后期都进行了几遍人工挑拣,但可能还会有遗漏,极少的果子上会有小洞洞的情况,如果碰上了,没关系,放心吃。当然这种概率极低。
灰枣真的不是大个头品种的枣,如果想买超大的,没级别的骏枣都比他大好多。
限量的枣王级灰枣也比骏枣小很多,一级拿到手里就更不会觉得大了。如果很介意个头,请千万不要拍。团购没人买对于我来讲也无所谓,收到货之后说对六妈很失望,我会伤心的。每次产品描述,都尽量尽量去追求客观了。
关于枣核大小。
咱们的灰枣二号,是最原始原生态品种,所以不是专门的小核枣。但即使一棵树长出来的枣,枣核也会有大有小,完全看概率的,收到大核小核都正常。
关于小朋友吃枣。
家里小朋友如果平时不习惯吃枣这种需要吐核的东西,家长需要更多留意,尽可能避免误吞枣核的情况。如果出现误吞,最好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处理。
好了,文章就介绍到这里,明天上午十点,咱们店铺见。
团购
活动时间:
2020年12月18号 上午10:00 -12月21号 上午10:00(或售罄)
团购款式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