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面阐述我对中国经济的观点,学术研究,请勿谩骂攻击。
最重要的思维工具:矛盾论,最重要的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今天爆出来的中储粮下属的天津分公司被曝光,罐车化工油食用油混装,一些油罐车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这可能是最近几年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丑闻,央视网评写了一篇文章《这样的草台班子是要消费者的命》
央视网评论说:到了衔接的关键节点则出现没人管、不愿管的真空,造成食用油进了消费者嘴里,就是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说明法律手段尚有空子可以钻
。据悉,
食用油运输方面迄今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只有推荐性的某项规范当中提到运输散装食用植物油应使用专用车辆
,约束率相当有限。能否多部门协同以及技术手段此刻能否补足短板,成为很多外行人的疑问,
亟须行业内专家给予解惑。
中储粮集团公开回应,
称要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专项大排查
。
对于检查发现存在违反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立即依法终止运输合作,并列入集团公司服务采购“黑名单”。
该集团要求直属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全面排查出入库等环节使用的运输工具是否符合要求,
相关运输承运单位运输工具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规定,运输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
你看,这问题不是解决了吗?找到当事人,都怪这些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太坏了,以后不和你们合作了。
反观美国法律,有个特点就是对自己人很狠,不管你什么企业,有什么背景,一些原则性的问题触犯后就是报复性的惩罚,
简称: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而在中国,很多人们认为绝对不可以发生的坏事,不仅每天都在发生,而且居然还是“合法”的——虽然老百姓在网上时常有可能违反“法律法规”,但是在监管真正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法律法规”可能又表现得非常疲软。
我讲中国经济,为什么抓住这个话题,
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二元制的社会,
这就造成了市场经济无法发挥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最核心的功能没有有效实现。
其实这问题也不大,因为政府主导型的产业计划经济,日本和韩国也是这么干的,经济不是很好吗?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不行了?
我在《理性的投资者》一书第三章中曾经深刻分析过这个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完整的经济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组成经济的一个循环。
当四个环节之间出现不协调的时候,经济就会出现问题,发生经济危机;当四个环节良性循环的时候,经济就会蒸蒸日上。
(1)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消费,也不可能有生产
只有实现了消费,产品才成为有价值的产品。
例如,一座商场,虽已修成,但如果没有营业,不被投入使用,那它就只是概念意义上的商场,还不是一座现实的商场。不仅如此,消费还不断地创造着新的需要,从而为生产不断地创造着前提。
(2)消费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
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消费被限制在非常狭小的范围以内,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同劳动人民的有限消费之间形成日益尖锐的矛盾,结果使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速度越来越趋于缓慢。
在较长的时间内,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创造比以前多得多的财富,同时满足资本家和工人对物质财富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彼此之间的矛盾。
但是,生产力不能无限期持续增长,当生产力发展速度降低的时候,存量财富分配的矛盾就会激化。
(3)经济危机的产生
只要采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必然出现生产和消费的不协调,这
种不协调就是因为有消费能力的是小部分资本家,而大量的生产者在经济成果的分配中处于劣势地位,最终会出现整个社会层面的消费不足。但是,在资本逐利的天性下,人工薪酬的增速比不过资本增速,那么大量有消费需求的劳动者的消费支付能力和资本增值要求之间的矛盾就日趋紧张。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我认为,当代经济危机的本质是有效需求不足或者不能释放,有效生产不足或者说生产过剩。这种生产和消费的不匹配,最后导致商品积压、卖不出去,大量工厂关门,工人失业,出现大量的烂账坏账进而影响到金融领域,最后反映在货币和数字上面。
真实的财富是商品和服务,货币只是财富的形象化指代,
所以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危机。
我在这里讲的是封闭经济体,对于交互性经济体,其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更具有复杂性。但是如果把交互性经济体当作一个更大的封闭经济体看待,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一样的。
日韩的经济本质上是美国经济的延伸和补充,所以他们可以集中精力搞生产端,而消费端则由美国市场解决,这样尽管出现了一些冲突,但是属于共同经济体的内部问题,总会得到解决,解决的方式一定是美国确认经济霸权,日韩俯首称臣。
这条路中国在贸易战之前也是一样的,我们的经济是国内的大基建+房地产驱动,国外的出口贸易驱动,我们是典型的生产性经济体,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较弱。
这样的好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大量的财富用于再生产,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在硬件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面貌:高楼大厦、铁路公路、公园会馆等。
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我把它叫做
负债驱动式的规模性经济,本身的利润率较低,杠杆率较高,随着人口数量到顶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必然会走到尽头。
我们面临两个困难:
外贸方面,除非我们愿意自残证明自己没有威胁,否则美国一定会针对,这和意识形态没关系,英法日韩一样都被殴打过,除非你愿意被弄成残废,比如让渡部分军事、外交或者政治自主权。
能不能接受?
外贸的被针对把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循环通道打断了,叠加我们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追求产业升级,进一步增大了矛盾,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和平崛起,很多单纯的人一方面想要民族辉煌,一方面害怕冲突,实在是幼稚。
国内的负债驱动式的规模性经济体量很大,走到头之后,新生的经济发展动能无法有效补充,经济发展出现了踩空的现象,庞大的产能无处释放,一带一路战略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保障,也是走不通的。
这两个困难和我们面临的经济结构转型、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口数量到顶叠加在一起出现了生产和消费的巨大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社会文化的内卷、利率、汇率等方方面面。
出现了问题就要解决,怎么解决呢?
美国采取的是刺激消费,因为它的供给是没问题的,在全球经济中,产业链上面有技术方面居高临下的话语权,消费规模的议价权、利率制定的决策权,以前我们形式好的时候很多人狂妄没变,竟敢看不起美国,实在是不知道超级大国的超级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现在我们形式不好,很多人又开始极度悲观,不明白我们的 NC性,不明白我们的伟大崛起意愿,不明白我们无与伦比的工业产能,这些注定了美国要干到底,它就是一个惨胜,甚至无法分出明显的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