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元世祖忽必烈年间,有一个叫魏初的文人,因爱好诗书而显才华,妻子过生日,填了一首朴实无华的词,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才会懂。
魏初为官为了求得晋身进阶的机会,踏上了漫长的宦游之旅。走到半途想起妻子的生日,人在旅途,茫茫无际间送不了什么礼物,他只好填词一首寄给妻子。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室人即妻子,降日即生日。这首词也就成了魏初离家赴任途中送给妻子的生日礼物。
去年你的生日,我刚好在家,当时温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没想到今年却相隔天涯。人在旅途,满腹的心事和思念无处安放,两鬓斑白似秋霜。看远山连接着江水,江水之上的晚霞越发显得美丽,夕阳之下,树林飞来一片归栖的寒鸦,此情此景,怎不让人升起思乡之念。多希望有一天,我们能一起收拾田园,夜晚之时,儿女团圆坐在灯前煮一壶好茶,唠一夜闲话。
自古就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在元代更是如此,达官显贵妻妾成群,三妻四妾更是平常。这词中表达的夫妻之情,更胜于新婚时的浓情蜜意,词意深切显在平平淡淡的相守之中,秋冬春日,意长情绵,放在当下,也是溢于言情恩爱。用词虽不华丽,近于直白口语而更显爱意实属难得。对于今人来说也是最有纪念意义,算得上是一份满满浪漫而别致的生日礼物吧?
据载魏初出生诗书官宦之家,属富家权贵子弟,喜诗书爱读《春秋》,历经坎坷后在京师先后被任命为国史院编修官,不久又升为监察御史,成为朝中大臣。然而,魏初最终还是放不下家人,以祖母年迈为由辞官回乡,隐居乡下教授诗书。在当时的确是文人中的一股清流,各利欲望在他眼里重不过家人亲情而远离官场,过着归隐后的田园生活。
魏初在江西任提刑按察史时,当时官居三品,主政一省司法大权,也是一个不小的朝庭官员了。但在早年间也曾历尽奔波四处颠沛流离,后经事业有成安居家业。在妻生日这天,写下这篇祝寿《人月圆·为细君寿》,虽全文无一生僻冷字,也无艳句和华丽词章,但尽显纸短情长。在唐诗宋词元曲中能流传下的此篇,算不上精品名篇,而属很烂的文章,但能在700多年间让无数文人传诵,不就体现了文章的直白朴实无华,真情流露的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满满的爱意。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
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文中的“细君”正是他的妻子,前半部分以妻子陪着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讲述她陪自己在大雪中冒着冰寒,走在褒斜古道上。那时候地上又湿又滑,每当前行就像登天一样难。就这样他们一路历经风雨,乘船过江,走过吴地楚国他途,历尽了艰辛和一路奔波。冷云、冻雪、滑泥、风雨既是指他们在路上所遇,也是指自己在官场中的沉浮。与眼前的风雨相比,朝堂的险恶都让他们一一走了过来。
后半部分,是给妻子的美好祝福。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现在都已老了,只愿身体健康,放下心中种种不平之事,也不要考虑和担心有钱没钱。只希望从今以后儿婚女嫁后,唯愿白头到老,在山林间过上喂鸡养犬的平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