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 | 每天认识一个改变世界的人
独立动画导演雷磊
2010年,雷磊2分半钟的动画短片
《这个念头是爱》,
获得了全世界四大动画电影节之一的
渥太华动画节最佳动画短片奖,
上一次中国人获得这个世界级奖项,
还是1982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猴子捞月》。
1985年出生的雷磊还斩获了众多国际动画奖项,
但是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看过他完整作品的更是寥寥无几。
从小到大,在你看过的动画片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欢迎留言。
雷磊的获奖动画片《这个念头是爱》只有2分32秒
《鸭梨还是外星人》
《宇宙棉花糖》
《彩色魔方与乒乓球》
雷磊早期的三部动画片。
2009年他第一次向渥太华动画节送去了这三部作品,三部作品居然全部入围!
《这个念头是爱》
2010年雷磊把新作《这个念头是爱》送去渥太华,结果获得了“最佳动画短片”大奖。
这是一部只有两分半钟的爱情小短片。
2012年,短片《我的我的》,
入选荷兰国际动画节竞赛单元,
渥太华国际动画节展映单元。
2014年,短片《这不是一个可以说谎的时刻》,
入选荷兰国际动画节竞赛单元,
布鲁塞尔动画节竞赛单元。
2014年,短片《大手啊大手,越大越好》,
入选渥太华动画节竞赛单元,
萨格勒布动画节 Animation goes MSU项目单元。
2015年,短片《三缺一》,获得第58届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银鸽奖”。
《照片回收》2013
《照片上色》2016
近年,雷磊还尝试了一些实验性的作品。
短片《照片回收》和《照片上色》,由雷磊和法国收藏家苏文共同合作完成的。苏文收藏了50万张被丢弃的中国人的老照片,雷磊从中挑选出一些照片,做成了动画。
这两部实验动画在海外各地美术馆展出,获得好评。
“我觉得最重要是维持自己的创作,可能别人看我,总是在海外参加动画节,做展览,好像很自由。”
“这个过程其实是很孤独,很苦涩的。”
我是雷磊,我觉得中国就不存在独立动画导演这个职业。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老是去西方参加动画节?参加艺术家驻留项目?其实这都是被逼的,就走投无路,我需要生存,去寻找机会维持我自己的创作。
雷磊(前排中)的全家福
我现在每年一半时间在国外,一半时间在国内。
我需要和家人保持亲密的联系,我所有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家庭和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用过的圆珠笔、田字本,都出现在了我早期的作品里。
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魔方大厦》,也成了我的创作灵感。
我爸以前是书籍装帧设计师,我动画里所有的美术字,都是他写的。
最近我在做一部关于家庭口述历史的动画片,取材于我爷爷讲述的五六十年代我们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