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发展迅猛,在许多明星项目中涌现出独角兽企业。独角兽是西方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它稀有而且高贵。美国的一位投资人Aileen Lee在2013年将私募和公开市场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做出分类,并将这些公司称为“独角兽”。于是,这个词迅速流行开来,并且出现在《财富》封面上。所谓“独角兽公司”,现在主要是指那些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
我国分享经济领域的初创企业平均创立时间为2~3年,融资轮次位于天使轮及A轮的企业占比接近八成。其中,在服务、医疗、教育、空间等行业的初创企业较多,融资轮次在A轮前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80%以上,而自媒体、物流、二手、出行等行业的企业在A轮以前的占比相对较低。
融资轮次深度与行业年龄基本成正比。二手、自媒体、教育、出行、医疗等行业的企业平均年龄大于分享经济企业平均年龄,其中传统教育行业虽成立较早,但近几年涌入大量新兴知识分享企业,从而拉低了教育行业总体轮次成熟度;服务、空间、物流、私厨等行业的企业平均年龄低于分享经济行业平均。
值得注意的是,独角兽企业的规模扩大了。2016年,分享经济新增8家独角兽企业,独角兽总数达15家,总估值超过4900亿元,其中有部分企业的估值成倍上升。从独角兽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教育、医疗、自媒体、出行等行业的分享经济独角兽相对较多。
此外,还有超过40家估值超过10亿元的分享经济准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过1200亿元。从准独角兽的行业分布来看,金融较多,超过10家;服务较少,仅有2家;其余行业分布相对均衡。
独角兽与准独角兽这些明星企业,备受资本关注,少数的明星企业聚集了流入行业内的大量资本。出行、空间、医疗、教育和服务的分享经济明星企业资本集中度较高,行业内超过一半的资本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其中出行、空间和医疗行业的资本集中度超过了70%。二手、物流和自媒体等行业的分享经济明星企业资本集中度都低于50%,其中自媒体超过20%。
此外,据公开资料统计,中国的分享经济领域登录新三板或赴美上市的企业超过8家,包括就医160、宜人贷、住百家、MarsTV、51Talk(无忧英语)等,涵盖多个行业。其中51Talk(无忧英语)以及宜人贷为纽交所上市,其余6家为新三板挂牌。这8家企业的挂牌和上市都集中于2015年和2016年。它们从初创到上市/挂牌平均经历66个月,远低于互联网全行业的84个月。除此之外,分享经济的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也有17家融资轮次在D轮及其以后。分享经济企业逐渐走上上市之路,标志着分享经济领域进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