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Kris
来源 | Kris在路上(ID:krisgtd)
现如今,很多人一听到“借钱”两个字,就感到后怕。
要么是借出去的钱打水漂,要么就是催债催到怀疑人生。
岳云鹏最近就在节目中自曝心酸“借钱史”,他借给同学的钱,非但没要回来,到最后还倒贴了一万。
图源:《王牌对王牌》第六季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一位关系不错的朋友向他借钱,说是家里人生病急需用钱。
想着是救急,岳云鹏没多考虑,就给同学转了几万。
可是,就在朋友还钱的时候,岳云鹏发现有点不对劲了。
还五千,借三万;还八千,借五万……
朋友每次来还钱,都是在为借钱打掩护。
后来他打听到,这位同学经常出去跟别人钓鱼、打牌,好吃懒做,啥活都不干。
那一刻,他决定再也不借了。
可同学开始软磨硬泡,用各种方法向他借钱。
岳云鹏实在没有办法了,就给了他一万块钱当“分手费”,并坚决地说:“这辈子咱俩算了。”
图源:《王牌对王牌》第六季
多年的情谊,就用这一万块断绝了。
朋友的人品,也用这一万块看清了。
莎士比亚曾说:
“钱是一根伟大的魔棍,随随便便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模样。”
想想还真是如此。
世间之事,大多都与利益往来相关,逃不了,也躲不掉。
而在金钱面前,往往能看清一个人的品性,也能看清一段关系的本质。
1.
借的是信任,还的是人品
电视剧《二十不惑》中,有一个情节让很多人都“代入式生气”。
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姜小果,家境普通,生活节俭,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兼职来赚取生活费。
即便自己囊中羞涩,可出于信任,她还是借给同学王薇300块钱应急。
后来,眼看着那部从高二用到现在的手机,彻底报废了,她算了算所有的积蓄想要换新手机,可最后还是差几百。
图源:电视剧《二十不惑》
当她得知王薇能领到4000元助学金后,便决定上门要钱。
没想到,王薇先是答应等钱发下来了就还,后来竟然把钱都用在面试上了。
还倒打一耙,假装可怜兮兮地“责怪”姜小果逼她还钱:
图源:电视剧《二十不惑》
这一幕被围观的人拍了下来,发到网上,姜小果瞬间成为“加害者”,评论里都是骂她的人。
李嘉诚说过:“借给你的也不是钱,而是信心,是信任,是激励,是对你能力的认可,是给你的未来投资。”
一个人靠谱不靠谱,借一次钱就知道了。
前段时间,黑龙江大庆的一位陈女士,回到家时发现门上贴了一张写着联系方式的纸条,陈女士打电话过去,是一位男子。
男子说:
一万块已经归还了,放在阳台的坛子里了,
陈女士一头雾水。
她从来没有借过钱给别人,这突如其来的钱财让她有点害怕,情急之下,陈女士选择了报警。
后来,她才知道,原来这一万块钱是还给原住户的。
男子当时还没有偿还能力,后来又与原住户失去联系。
此时,如果他不想还,原住户想必也不在乎。
可是现在他有钱了,竟然特意从外地赶来还钱,发现家里没人就留钱离开了,最终,钱也顺利还到了原住户手上。
新闻底下,网友纷纷评论:“还是钱不忘,千里赶赴,靠谱!”
巴尔扎克曾言:“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钱币有两面,一面是信任,一面是人品,相互背负,彼此映照。
借出去的信任,还回来的却是人品。
2.
谈钱的时候,不要谈感情
有的人借钱,喜欢打感情牌,以此来增加成功的几率。
这招数虽老套,但管用。
知乎的一位答主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当年他读初中时没钱配眼镜,哥哥就资助了他400块钱,这事,他一直心怀感激。
大学期间,他靠着做兼职存下了6000块,而哥哥自己开的公司基本没挣钱,花钱也大手大脚。
有一次,他得知哥哥打电话问妈妈要钱时,就说:“以后你别跟老妈拿钱了,要多少,我给你。”
结果,不仅6000块没了,噩梦也随之开始。
毕业后三年里,他前前后后借给哥哥差不多5万。
后来,他创业经营失败,就一直在打工,也什么钱可借了。
可这时,哥哥又一个电话打来,说是信用卡欠着两万要还。
他想着信誉度会影响哥哥以后买车买房,就去借呗给他借了2万,并要求他这个钱是要还的。
但是,他考虑到哥哥的难处,哥哥却丝毫不在意这个弟弟的付出。
经过这一遭,他再也不借钱给哥哥了,怎料哥哥竟去各大网贷平台上借,而号码留的却是妈妈和他的,各种催债电话使他们不堪其扰。
他只是想要回这2万而已,可哥哥居然说:“你要真急,就拉我去卖血。”
他在最后写道:“谁曾想,这句话说出来之前,你还以为那是你的骨肉至亲。”
钱和感情,从来就不是一回事。
千万不要试图把两者混为一谈,否则,有可能钱没了,情也没了。
而懂得把两者分清的人,最终收获的,将超乎你现在所拥有的。
电视剧《欢乐颂》中,安迪想趁着清醒的时候,多给自己和弟弟的未来存点钱,便让老谭把所有的奖励和待遇都换成钱。
老谭怜惜地说:“不需要,有我在,你放心好了。”
可安迪拒绝了,她不是信不过老谭,只是不想再给他添麻烦:“朋友嘛,就应该为你好,不能因为你人好而坑你啊,再说,有你在我身后,已经是我最大的幸运了。”
图源:电视剧《欢乐颂》第二季
安迪把钱和情谊分得很清楚,谈钱的时候,就不谈感情。
也许正因如此,她与老谭的这份友情,不仅真挚,而且长久。
一位老板曾对作家谢可慧说:“我喜欢主动谈钱,也喜欢和主动谈钱的人做朋友。主动谈钱不是大方,恰恰是彼此的分寸感,金钱和友情分得越清楚,就越能够长久下去。”
钱,一旦夹杂了感情,就不再纯粹。
如果一个充满铜臭的东西,硬是给它加上情分这种浪漫的元素,会变成什么呢?
答案可想而知。
谈钱的时候,不谈感情,才是对彼此最好的负责。
3.
只图钱的关系,吃亏也要断
网上有一句调侃:
“最怕突如其来的问候:在吗?”
为什么?
经验告诉我们,这通常是借钱的开场白。
有时候,借的次数多了,甚至连开场白都省了,张口就要你转账。
平时不联系,一联系就是借钱,然后又销声匿迹,仿佛自己是台ATM机。
图源:微博
我刚毕业在第一家公司辞职后没多久,一位关系比较好的同事突然打电话来向我借钱。
当时的我工资少,也没有积蓄,本来没打算借给他。
可他说找了很多人借,都还没凑够妈妈的医药费,让我能借多少就借多少。
我想着这是救命的钱,就硬是从生活费里扣下3000给他。
他承诺,两个月后还。
两个半月后,他联系我了,但不是还钱,而是说要迟点才能还,还要再借几百。
这次我没有答应,实在是没钱可借了。
五个月后,他在微信上问我的近况,却只字未提钱的事。
这时候,我知道,那3000块是要不回来了。
后来,他的几次电话我都没有接,微信上没有任何他的留言,也没有他的转账通知。
我不知道他所为何事,但肯定不是为了还钱。
那3000块,我就当做用来买断我们的关系。
一段只图钱的关系,不值得去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