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J小D
成长型家庭教育引领者,育儿畅销书“在家早教三部曲”作者-《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跟早教专家学潜能开发》
51好读  ›  专栏  ›  大J小D

斗胆预测:今后三年,抓这条主线回报率最高

大J小D  · 公众号  · 育儿  · 2025-01-23 08:18

正文




















今天是南方的小年,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意味着:

-- 龙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每个工作日的早上8:18,我写你看,我们又坚持了一年;

-- 恭喜我自己,在这样一个短剧/短视频充斥的环境,我仍然愿意书写;也恭喜你,依然保持阅读文字的习惯。

今天的这篇是TEDX思南路演讲的讲稿,上台公众演讲的心路历程已经分享过了👉选了套最好看的衣服,上台去丢了个最大的脸

官方视频迟迟没有剪辑出来,于是想把文稿先分享给你们。

这是我龙年最大的感悟,我相信未来三年仍然需要靠自己努力,但选对了努力的方式,一定是回报率最好的。
也希望对你们有启发,能够收获到一些力量迈入蛇年。

小伙伴们都说,这个节点都没人看文了,谢谢你们,今天点开文章的每一位

从15年到现在,我还在写,而且愿意写,谢谢你们也都在。

我是80后,出生在上海石库门,那时候的石库门可不是大家现在印象里的张园或者新天地。我童年大部分的记忆都是在阁楼度过的,透过阁楼小小的天窗,我常常想象着自己的未来。


大人们和我说,要努力啊,争取早日走出石库门。可我却高考失利成为了二本生,整个大学四年我又特别努力,终于进入了一家全球100强外企。

就在我职业上升期,外派美国的时候,我女儿却突然早产了。我成为了全职妈妈。很长一段时间,我默认,自己不仅普通,还运气不好,可能我的下半辈子就是如此了。

可是如今,大家叫我“大J”,我的标签里有:


600万家庭关注的亲子教育专家;

7本畅销书作者;

国内唯一一家专注早产儿出院养育服务的公益基金发起人。

很多媒体都讲述过我的故事,都喜欢用“逆袭”、“大女主”、“自律”这样的词来形容。我觉得不对,那只是恰好成功后的鸡汤爽文的描写,存在太多幸存者偏差。

我自己清楚,我就是个普通人,而普通人想要成功,最关键要想明白,到底“怎么”努力。所以我选择自己站到台上,讲述我的故事。


下面这张图,画面上是我的女儿小D,28周的早产儿,出生时2斤不到,就我的两个巴掌大小,没有呼吸,左右脑是最高级别的脑出血。从出生她就被戴上了“脑瘫高危儿”的帽子。


她是个不被看好的宝宝,当时所有医生都告诉我们,哪怕这个孩子活下来,未来90%的可能性会坐轮椅,95%的可能性会认知低下。

这个故事的开端就和我们每个人遇到的选择一样:没得选,唯一能选的就是努力,努力带她康复,期待努力就有回报。

在NICU住院115天后,她出院回家了,我就开始很努力地带着她做康复。

第一周,我们每天康复达到了10次;
第二周,8次;
第三周,5次;
第四周,我已经停止计数了,因为我的心态崩了~~

我真的很努力诶,我也真的很辛苦,除了屎尿屁哄睡喂奶,我还每天带着她做康复,但我那么努力,她却一点反馈都没有。

抱着4斤不到的女儿,我又一次敲开了脑神经外科主任的诊所门,近乎绝望地问他,努力真的会有回报吗?

他看着我满是崩溃的眼睛,问了我一个问题,“过去一个月里,你和女儿每天可以愉快完成的康复训练次数是几次?

我说,那要看我和她的情绪状态啊,没有定数。
他继续和我说,“平均呢?
我说,大概一天5次吧,但我状态好的时候也能做十几次;
他看着我的眼睛说,“我的建议是每天做4次。


我睁大眼睛,特别不可思议地说,4次吗?可是我状态好的时候可以做十几次诶?

他毫不犹豫,“是的,4次。

我和他对视了三秒,我相信了,毕竟他是全美排名前十的脑神经科医生。

后来呢?

这个曾经并不被大家看好的孩子,在1岁不到的时候学会了抬头,3岁的时候可以独立行走。纽约邮报还特地报道了我们的故事,标题里称她为“医学奇迹”。


为什么会这样啊?

原来只需要做4次,这看上去简单到不可能失败,我每天都会愉悦的开始;

原来不费劲就开始,做的时候我就会更加专注,更加高质量地带着女儿完成,还经常在做的过程中出现了心流时刻;

原来总能完成,我很少情绪崩溃了,相反每天都会觉得自己好棒啊,竟然大大激发了自我效能;

就这样做着做着,我开始享受这个“努力”的过程,竟然不那么执念于,我做这个,她怎么没有效果了?

原来,越努力就会越崩溃,人生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


这像不像我们每个人的日常?
我们为什么总是急切地追问:我努力就有回报吗?

因为努力太苦啊,我们每天都在咬着牙努力,而能让我们咬紧牙关的动力,无非是我们潜意识在告诉自己,熬过眼前这一下,苦过眼前这一下就好了,你就能吃到那颗最甜美的果子了。

这就是人性,而我们又忽略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普通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从来不是“太容易放弃”,而是我们经常在“起跑线”周围用力过猛。


需要努力是真的,但更需要不那么痛苦的、长久的努力,然后等待那个时机。

想要让自己的努力更快接近成功,那么不妨先试着少一点努力吧。


说到这,我想起了一个心理学的测试题:


你接到一个任务,需要徒步从上海走到北京。从上海到北京的陆地距离大约1500公里,你有以下选择:


1.尽量在路况好、天气好的时候多赶路
2.不管天气和路况如何,每天就走10公里
3.趁着刚上路的时候状态好,每天走50公里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那我们再来猜猜,最终第一个完成任务的是哪组选手?



这是著名的“二十英里法则”,由心理学学家Jim Colins,也就是《选择卓越》的作者提出的。他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最终最快完成任务的,都是第二组选手。

再给大家讲个南极探险队的故事。

1911年探险家阿蒙森带队向南极进发,他每天用6小时行进15英里,无论天气如何,都是如此。而他的对手罗伯特,却依靠天气和路况来决定行程。最终,阿蒙森成为了登上南极第一人,罗伯特却因被天气影响,倒在了去往南极的途中。


人类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看似不可能但最终成功的故事,都在验证这个“二十英里法则”。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多少人是选1或者3的“大聪明”呢?我总想着今天多做一点,我总在审时度势,选择最佳时机去发力。

可为什么不能趁状态好、天气好、路况好的时候多走呢?因为,当我们想着今天多做一点,或者想着明天能补回来,我们接下来总会找借口少做一点。


从一个“人生就这样”的全职妈妈,走上了所谓“百万网红”的道路,我就是“二十英里法则”的坚定践行者。

很多人问,你怎么做到持续那么多高质量内容的输出?我说,从2015年4月微信公众号推送第一篇推文至今,工作日每天日更,几乎从未停歇,至今我写了2900多篇;


很多人问,你的工作那么忙,你是怎么可以做到出了7本畅销书的?我说,从2016年开始,每天早起1小时写2000字,一年就是40万字,而一本书只要10万字。

保持书写,就是秘诀。我不追求一时的努力带来的卓越,我追求细水长流的量变到质变。

这也是我应对大环境不确定性的安全感,不管外面怎么变化,我牢牢抓住自己行动的这份确定性。


吉姆·柯林斯说:“任何困难在20英里法则面前,都会迎刃而解,生活也是如此

从一个文笔不好的普通人到一位优秀内容产出者,这条路我走了快10年,虽然慢,但我做到了。


哇,10年,作为如今几个月就有新风口的时代,我真的算是很古早了。做自媒体的这10年,我也跨越了互联网的好几个周期:从长图文到短视频再到直播。

我至今记得,2020年,我准备转型做短视频。

第一条视频是在北京国贸的一个酒店完成的,从早晨10点一直拍到晚上10点。编导和我说,眼神不要呆滞,要有交流感,你想象镜头就是个人。

我拍到最后信心全无,冲着他大喊,你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我就是做不到!


怎么会这样呢?拍摄之前我还觉得这是小菜一碟,口播录的内容就是在我文字里反复写过,我只要说出来就行啊。

对啊,只要说出来就行,可是我就是无法流畅地、自然地说出来。

第一批短视频上线,扑面而来的都是负面评价:
你还是专心写文字吧;
哇,原来你这么丑;
你这个出镜真的很掉粉诶,看了视频我连你写的文字也不想看了。


四年后,大家看到我文字、短视频、直播全面开花都会说,你好厉害,你跨越了周期,幸好当时你没放弃。

而我却想说,幸好我当时问了自己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做?
为什么是你做?
可不可以不做?


这三个问题很关键,也是我每次做公司重大战略调整,做个人转型时候的灵魂拷问。做或者不做都行,但最差的答案就是,因为别人在做,或者我没得选,我不得不。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差的时代,感觉处处都是机会,随时都会有个普通人横空出世。站在风口,猪都能起飞吗?

不,如果我们普通人一味追赶风口,最终我们就是那个总在原地打转,看似很忙碌的小鼹鼠。

现在谈努力,大家都会谈动力、心力、执行力,但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愿力


我们只有真正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开始,我们才能拥有最强大的盔甲,才可以屏蔽掉一切的负面评价,过滤掉所有不相干的噪音,专注地只做自己想做的这一件事,然后相信时间看得见。

当时站在台上,我其实特别紧张。候场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了曾经那个只敢面对电脑屏幕打字,完全不敢见人的自己,我仿佛跨越了时空与她对视,看着她怯弱的眼神,笑着说,谢谢你的坚持,虽然还不够好,但你做到了。

我想,这就是普通人最真实的力量。

没有老天赏饭吃,仍然会紧张局促,时不时还是会搞砸,那何不告诉自己,就是个普通人,那就慢慢来呗。

亲爱的云闺蜜们,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让我们一起挺直腰杆,向前一步!
我们一起在蛇年和未来的每一年,慢慢努力,不疾不徐~



欢迎阅读我的新书
解锁思维模式,做个有能量的“自己”👇🏻

👇 点击【阅读原文 

 搜索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