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读书会
“金融读书会”是由在金融界不同领域工作的百余名专业人士共同义务编辑的金融专业领域公众平台。以“聚焦金融政策研究、促进金融专业交流”为宗旨,定位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香帅的金融江湖  ·  除夕|告别,归程,与来年 ·  3 天前  
Wind万得  ·  港股龙年收官,机构看好2025年表现 ·  4 天前  
供应链金融  ·  2025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大奖” ... ·  4 天前  
高瑞东宏观笔记  ·  高瑞东 查惠俐:1月制造业PMI为何回落?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读书会

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冲击影响分析

金融读书会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1-22 07:53

正文

编者语:

本文节选自中山大学2009级博士张旭的毕业论文《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欧洲央行等纷纷加强在宏观审慎监管及金融稳定方面的职能,这既是对危机反思的结果,也反映了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文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关系,发现资产价格过度波动会冲击货币政策实体经济目标和金融稳定,因此货币政策有必要关注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同时指出货币政策应对资产价格过度波动有较为清晰的传导机制和可行性。下文系该论文部分内容摘编,敬请阅读。 

 

文/张旭(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有效市场理论,证券价格应当等于其未来红利理性贴现值的数学期望,因而,红利和贴现利率的预期变化是证券价格波动的主要源泉。LeRoy和Porter(1981)、Shiller(1981)等对这一资产定价理论提出质疑,他们发现,股价实际波动性远大于短期实际利率、消费和红利等基本面因素的波动性。Campbell(1999)将这一现象称为“股票价格波动性之谜”,并将过度波动界定为“股票市场的实际波动性远大于以后验股息折现所得理性价格波动性的一种现象”。为了对其进行解释,一些学者选择优化金融计量模型,或者在有效市场理论基础上逐渐放松假设条件,一些学者引入行为金融分析方法。本文倾向于从行为金融视角界定、解读过度波动现象,例如非理性预期、从众行为、市场情绪等。徐建国(2010)采用股票市场回报率自相关方法,发现A股市场长期回报率呈现负自相关性,反映股票价格包含过度波动的不稳定因素。这意味着,我国也存在过度波动现象,但现有文献表明,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股票价格,事实上,房地产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也可能存在这一现象。因此,本文探讨资产价格过度波动现象,并将其界定为“资产价格的真实波动性大于其理性价格波动性的一种现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研究,这一界定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资产价格的理性价格,本文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长期经济增长率,即基本面因素波动能够解释的波动;二是资产价格的变动趋势,采用长期波动率均值。

 

资产价格通常包含大量有用信息,能够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也是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的出发点之一。Cecchetti et al.(2000)指出,由于资产价格泡沫可能会扭曲投资和消费,导致实际产出和通胀过快的增长和下降,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此,央行应该适时对利率进行调整,一方面促使资产价格处在合理水平,有助于抵消对产出和通胀的不利影;另一方面降低资产价格泡沫发生的概率,有助于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瞿强,2007)。Bordo和Jeanne(2002)认为资产价格、金融不稳定和货币政策之间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故而中央银行应该考虑到资产价格的变化,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此外,他们认为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并不对称,特别是资产价格下跌时,其作为信贷担保的价值就会下降,从而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冲击。此时,央行应预先利用利率工具来进行干预,当然,这样做需要满足很多技术和政治经济上的条件。Wadhwani(2008)认为识别泡沫并不必然需要央行相比私营金融机构有更多的信息,并且在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央行没有能力进行扫尾工作,一场深且久的衰退可能会发生。如果央行等泡沫破灭后再采取对策会使央行失去机会,建议央行采取“逆风向行事”政策,即适当提高利率在资产价格上升超过正当水平时和降低利率在资产价格下降超过正当水平时,通过改变预期来抑制泡沫的大小,这些措施可全面提升宏观经济的稳定性。Mishkin(2009)指出那些在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无效的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危险的。因为它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如果货币政策是无效的,那么没有任何理由用它来应付危机;第二,在金融危机期间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会适得其反,因为它削弱了货币当局控制通货膨胀的信誉,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相反,他认为在金融危机期间应实施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它可使负面反馈循环不太可能。所谓负面反馈循环指经济衰退会产生资产价值的更大不确定性,这又会增加金融动荡,而金融动荡又会导致经济衰退进一步恶化,如此反复。

 

Borio和Lowe(2002)研究发现银行信用扩张与资产价格是相互促进的,引起实体经济的过度投资,引发银行危机,破坏金融稳定。Allen和Gale(1999)描述了一个典型的金融危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融自由化,银行信贷扩张,推高资产价格,而资产价格的上升又会提高借款者的净值,增强其借款能力,信贷进一步扩张,形成进一步的资产价格上升,形成资产泡沫;第二阶段是当实体经济受到外界冲击,导致泡沫破裂,导致资产价格下跌;第三阶段是由于资产价格下跌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银行抛售资产又进一步使得资产价格下跌,最终形成金融危机。资产价格波动可从多个途径影响金融稳定。

 

首先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银行信用,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Borio和Lowe,2002)当资产价格下跌,降低了借款者的抵押品价值,包括企业与家庭,使得银行信贷减少,同时资产价格下降也降低了银行贷款的价值,产生贷款损失,侵害银行资本金,银行往往会因此抛售资产,进一步降低了资产价格。

 

其次,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Allen和Gale,1998)。当资产价格下跌,经济环境恶化,银行贷款受到损失,银行会产生所谓“惜贷”行为,导致市场上流动性下降,使得一些正常经营的企业也无法取得贷款,从而影响实体经济。

 

第三,资产价格的波动也会加剧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Mishkin(1999)认为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对于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非金融部分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加剧了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因为企业的抵押品和净值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资产价格的下跌则会摧毁这种机制,金融机构对于借款者缺乏信任,紧缩信贷,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失灵,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带来金融失衡,爆发金融危机。

 

此外,还存在多个可能途径产生影响,例如汇率渠道(Welfens和Islami,2010);宏观经济渠道,包括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托宾Q等。许多研究认为尽管每个金融危机的背景条件不尽相同,但都具有共同俄特征就是信用市场和资产市场的波动(Challe和Ragot,2010)。Hofmann(2003)对跨国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长期来看资产价格的上升扩张了银行信贷,而短期则是两者相互促进。

 

国内研究中,对资产价格波动性的研究主要以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或汇率为样本,通过采用资产价格波动测度模型来测度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或者来测度资产市场的资产价格的泡沫度,如刘烷松(2005)、毛有碧、周军(2007)等。王晓明(2010)研究了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的顺周期关系,指出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下跌的主要原因,因此,保持均衡的银行贷款增长率则能够有效平抑资产价格波动。

 

总之,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金融稳定形成严重冲击,而货币政策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资产价格波动。而根据资产泡沫的定义,当资产价格不断向上偏离其内在价值,出现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便会大幅增加。(完)

 

(本文摘自中山大学博士张旭的毕业论文《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研究》第二章,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郭冉冉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金融读书会”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金融读书会”置顶,方便查阅。



推荐文章
香帅的金融江湖  ·  除夕|告别,归程,与来年
3 天前
高瑞东宏观笔记  ·  高瑞东 查惠俐:1月制造业PMI为何回落?
4 天前
瞭望智库  ·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8 年前
经典人生感悟  ·  谁取的名字,笑了我三天三夜!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