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实施。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国家标准终于发布了!近几年的劣质锂电池引发的事故、充换电的市场起伏、用户“锂改铅”和“铅改锂”的错配等,都让锂电的渗透率出现平稳甚至下滑。
关于此次《技术规范》,我们梳理了几项你可能关注的点:
一. 本规定适用于哪些车的锂电池?
《技术规范》仅适用于GB 17761《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最大输出电压不超过60V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不适用于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车辆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
二.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主要分为哪些类型?是否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常见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主要有锰酸锂电池、磷酸亚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等。其中三元锂电池又可以分为高镍体系的镍钴锰电池、镍钴铝电池以及无镍的磷酸锰铁锂电池等。
《技术规范》针对单体电池规定了严格的过充电(1.5倍)、针刺等测试,高镍体系三元锂电池很难通过上述测试,今后将难以应用在电动自行车领域。
三. 《技术规范》规定的测试项目有哪些?
《技术规范》规定了6项单体电池的测试项目,包括标志、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热滥用、针刺;22项电池组的测试项目,包括标志、静电放电、过放电、过充电、温度保护、外部短路、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绝缘电阻、挤压、加速度冲击、振动、自由跌落、提把强度、阻燃性、低气压、过流放电、温度循环、浸水、盐雾、湿热循环、热扩散。
四. 所有的电动自行车电池都要符合《技术规范》吗?
《技术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因此,该标准实施后,国内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都必须符合其要求。
1. 电池及其相关系统的各种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
:
旨在提供全面的框架,确保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在正常使用和异常情况下均能保持安全,防止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2. 电池的性能标准:
包括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等,以确保电池在各种条件下正常工作,不会对用户和环境造成危害。
3. 制造指南:
规定了生产厂家制造电池时应该遵循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电池的一致性和符合安全标准。试验方法也在规范中详细说明,用于验证电池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电池需要标明的信息:
如生产厂家、产品信息、标称电压、额定容量等,以便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