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
投资中国
关注我们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按红色字复制)
小白读财
xbducai
摘要:
面对房价的疯涨,购房者无法让手中的资金淡定,更无法让自己内心的恐慌平息。
在房价疯涨的恐慌中,300多个“地王”更是让土地市场成了疯抢行情。回头来看,这一切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来源:功夫财经(ID:kongfuf)获授权转载
作者:马光远
国土部日前公布了2016年土地市场的统计数据,在房地产市场极其火爆,
销售量和销售额都创下历史新高的情况下,2016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51.8万公顷,竟然同比下降了2.9%。
其中,房地产用地10.75万公顷,更是同比下降10.3%,创下近8年以来的新低。同样,在“地王”频现的2016年,土地出让收入也没有再次突破2014年的最高点和2013年的次高点,以超过3.7万亿元位居历史第三位。
众所周知,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谓惊心动魄,年初一开始,房价就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带动下出现疯涨的行情,然后是包括合肥、南京、苏州、厦门等所谓的“四小龙”的集体暴动,然后是其他热点城市的轮番上涨,一些热点城市的房价实际涨幅远高于统计数据。
面对房价的疯涨,购房者无法让手中的资金淡定,更无法让自己内心的恐慌平息。
在房价疯涨的恐慌中,300多个“地王”更是让土地市场成了疯抢行情。回头来看,这一切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笔者在去年多次分析2016年房价暴动背后的很多因素,解析房价上涨背后的逻辑。坦率地说,尽管2015年年底我对个别城市房价可能大涨有一定预期,但最终的行情仍然让我瞠目结舌。
特别是去年“9.30”调控之后,一些惊魂未定的购房者仍然奋不顾身的入市更是让人感觉集体盲动力量之强大。
中国的房地产在2016年走出了一条真正的大阳线,实现了V形反弹的神话,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反弹的同时,销售额和销售量破历史记录,销售面积突破了15亿平大关,销售额超过了11万亿的大关。究竟是什么力量主导了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巨阳行情?
事后剖析2016年房价背后的推手,主要有四:
一房地产政策的过度宽松。
在“去库存”的大政策下,房地产政策全面放松,并且在2016年“两会”前提前抢跑,通过释放一系列的组合拳,房地产政策基本回到了08年金融危机救市时的水平。房地产政策的全面宽松是导致热点城市房价出现暴涨的第一重推手;
二是超乎预期的货币宽松政策。
2016年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为宽松,在实体经济乏力的情况下,大量的信贷流入了房地产,全年新增贷款12.65万亿元,其中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68万亿元,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1万亿元,居民购房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半。去年下半年,每个月新增贷款中,居民按揭贷款的比重几乎每月超过了70%,全面皆玩房地产。
三是经济下行周期下,负利率、资产荒等导致的保值的压力。
全球最流行的词是“资产荒”,几乎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的资产贬值,不管有没有钱。在巨大的资产缩水的压力下,一线和热点城市的房地产成了最好的选择,到了去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投资投机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大量的资金进入了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引发房价非理性大涨;
第四,最重要的,在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情况下,土地供应却搞“饥饿营销”,一方面是房价的飙升,另一方面是土地供应的下降,一些热点城市土地供应不仅没有完成当年的计划,而且创下多年来的新低。
笔者多次分析过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土地供应完成情况。据北京市国土局的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土地市场共实现44宗地块成交,同比减少66宗地,并创造了2004年北京土地市场全面实施“招拍挂”以来的最低点;44宗土地建设用地面积合计464.88万平方米,跌至10年来的低谷;此外,44宗土地出让金合计852.51亿元,刷新了4年来的新低。其中住宅类用地2016年仅实现成交15宗,远远低于历年平均出让56宗住宅用地的水平。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2016年上海共推出土地203宗,规划建筑面积1650.28万方,同比下降15.1%,供应量处于近6年最低。全年推出宅地91宗,752.78万方,同比下降42.1%,其中商品住宅用地供应为414.92万方,同比下降29.8%,已经连续三年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