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荣行机械
及时发布公告点评,新闻点评以及最新研究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客户总是“听不懂”?产品经理汇报中的致命误区 ·  2 天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哪吒2》票房破百亿,仅是一个开始:超级IP ... ·  3 天前  
知产宝  ·  专利案例 | ... ·  3 天前  
三节课  ·  DeepSeek直播实操课,限量300人免费报名! ·  5 天前  
上海知识产权  ·  【动态】奉贤区知识产权局召开2025年度知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荣行机械

【招商机械·中报点评】中国中车:行业边际改善 内部整合提高企业潜能

荣行机械  · 公众号  ·  · 2018-08-26 20:49

正文


事件:

中国中车2018年上半年收入862.91亿元,同比降低2.73%,实现毛利200.7亿元,毛利率为23.26%,同比上升1.23pct;净利润为49.40亿元,净利润率为5.73%,同比增加了0.54pct。归母净利润41.18亿元,同比增加12.16%。报告期内公司精益管理,业务利润率显著提升, 后两年受政策面刺激,铁路装备和城轨设备需求将释放,下半年基建发力行业边际改善公司进入业绩拐点,预测19年净利145亿,对应16倍,继续强烈推荐!

点评

1 、上半年形势向好发展 动车交付增长 20% 以上


2018 年上半年收入 862.91 亿元,同比降低 2.73% 18Q1 收入为 329.23 亿元同比下降 1.99% 18Q2 收入为 533.68 亿元,同比下降 3.19%


1 )铁路装备 上半年收入 448 亿元,同比上升 5.63% ,收入占比 52% Q1 单季受去年 Q1 机车动车交付基数较低增长 21.05% 。动车组业务收入 249.49 亿元,同比增长 20.51% 上半年交付动车126列,目前在手订单446亿 ,去年年底招标175组,8月份招标145组,加上城际有20组,减去上半年交付的126还有214列订单储备;动车维修都在逐步增加的一个趋势,5修增长幅度更大,四级修,三级修稳定增长, 上半年维修收入占总得收入的14%。价格方面,因为和铁总有签战略合作协议,短期之内不会降价; 机车业务收入 92.03 亿元,同比增长 11.93% 销售329台 ;客车业务收入 20.32 亿元,同比增长 2.94% ;货车业务收入 86.23 亿元,收入同比有所降低, 但是受益于国家三年货运计划,未来三年货车与机车业务将会放量增长 ,共提供 21.6 万的货车需求和 3756 台机车需求,大幅上升支持未来铁路装备收入预期。


2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收入 129.45 亿元,同比降低 4.53% ,销售量降低其实是因为产品类型改变,实际交付数量 2575 辆略有增长。 时速 160 公里磁悬浮列车成功下线、智能轨道电车试运行,新型跨座单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等产品在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实现新突破。 2017 年地铁市场招标释放约为 9000 辆,大超预期,今年受信贷资金收缩、地方政府发债管理趋严、部分项目交付放缓导致增速下降。 2018 7 13 日,国务院发表的 52 号文正面回答了 2017 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关于对部分城市地铁项目被叫停的担忧,受影响较大的是尚未开工或未收到批复的少数项目,城轨仍然维持健康且高速的增长趋势, 8 月发改委重启地方政府的城轨规模审批, 8 12 13 日吉林长春 8 条线和苏州地铁 4 条线路即分别获得审批。


3 )新产业收入 210 亿元, 同比上升 0.21% ,占收入比 24.33% 。其中 风力发电业务大幅增长 34.52% 2016 2 月国务院发文要求,到 2020 年各发电企业完成非水可电再生能源发电量应达到全部发电量的 9% ,这个奠定了风电业务的内生增长逻辑;受铁总采购模式调整影响,零部件业务下滑,新产业业务整体持平


4 )现代服务 收入 75.41 亿元,同比降低 36% ,占比 8.73% ,主动收缩物流类低收益业务是中车目前整合策略的一部分,上半年 该项业务营收减少 50 亿 影响到中车营收降低但是净利上升,未来将继续出清该项业务,回到坚持做强主业的路线上来。




2 、毛利率全方位增长 内部整合未来提高企业潜能


上半年净利润为 49.40 亿元,净利润率为 5.73% ,同比增加了 0.54pct 。归母净利润 41.18 亿元,同比增加 12.16% Q1 单季净利润为 15.34 亿元,净利同比增长 2.34% Q2 单季净利润为 34.06 亿元,同比增长 9.71% ,盈利能力逐季改善。


18H1 综合毛利率为 23.26% ,同比增长了 1.23 个百分点 ,毛利率上升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自南北车合并以后内部增质提效战略初见成效, 铁路装备大部分产品的毛利率都有所上升 二是内部业务产品结构改善 ,低效益的物流业务和高污染的铸造业务正在逐步清出。实 际上从 2015 年南北车合并以来公司毛利率持续稳定增长,从 2015 年的 20.21% 涨到了 2018H1 23.26% ,且随着对富余人员的安置,毛利率还会继续提升。具体到单项来看: 1 铁路装备毛利率为 25.34% ,增加了 0.93pct ,高铁方面中车与铁总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高铁装备和配套设施售价方面有合作框架,短时间之内复兴号不会降价;货车机车方面原材料大幅上涨但是毛利率维持稳定,未来依然是稳中向好,铁路板块整体毛利率维持在公司产品中最高; 2 城市轨道业务毛利率为 18.07% ,同比增长 0.61pct ,增长原因是产品类型的更替; 3 )新产业业务毛利率为 25.34% ,降低了 2.57pct ,主要是业务结构调整影响; 4 )现代业务毛利率为 13.98% ,同比增长了 5.69pct ,物流业务将在 2018 年以后退出主营业务范围。


18H1 三费合计约 92.98 亿,占收入比例约 10.78% ,在去年基础上有所上升。 其中销售费用为 25.12 亿元,同比下降 10.77% ,主要是预计产品质量保证准备及海外销售费用减少;管理费用 60.17 亿元,同比上升 6.71% ,职工薪酬、保险费等增长所致,其中研发费用为 40 亿,占管理费用比例超过 60% ;财务费用为 7.69 亿元,同比增加 21.55% ,主要使汇兑损失增加( 4707 万)和利息偿还( 4490 万)导致,资产负债率 62.29% 变化不大。


3 、三年货运计划提供业务增量空间 产能利用率或饱满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 2571 亿元, 其中动车 446 亿、机车业务 285 亿元,货车业务 107 亿元、客车 58 亿、城轨 1502 亿、新产业 173 亿。


机车货车业务方面, 订单相较去年同期有一定降幅, 主要原因是目前三年货运增量计划目前还在计划落地阶段,最晚到今年年底铁总下一轮招标季订单情况将会大幅改善。公司充分受益于 三年货运增量行动 ,铁总计划未来三年新购置货车 21.6 万辆、机车 3756 台,货车三年采购量分别为 4 7.8 9.8 万辆; 8 9600KW 货运电力机车 188 台、 1564 台、 2004 台。过去五年,中铁总货车采购量总计 12.55 万辆,机车招标量不到 2000 台,上半年 交付机车 329 台,货车 19214 台。


根据此次披露的倍数增长的需求对中车的产能方面有一定的压力,但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将 10 家货车公司整合为南北两个货车集团,随着研发、生产和市场资源的整合,下半年会开始释放效益, 产能互补协同,正常生产可以满足 5 万台货车产能,峰值的时候可以满足 8-10 万的产能,货车业务会在未来三年为公司的盈利提供充分的弹性 ;机车方面希望铁总在 18 年能落实一部分订单,以期缓解后两年生产交付的压力。




4 、城轨建设前景广阔 下半年项目批复正在加速


目前城市轨道装备产品结构调整,营收略降但毛利率上升,目前在手订单为 1502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 500 亿元,受益十三五前和 2017 年城轨项目的密集批复,订单厚度从 16 年开始持续上升。


2018 7 13 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 [2018]52 号文), 提高了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及申报审核要求。根据 52 号文, 参考各地 2017 年数据,目前有已批复的 43 个地铁城市中存在 13 个城市有一定风险。其中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不达标的为太原市;地方 GDP 不达标的是乌鲁木齐市;关于“市区常住人口”,选择了更为合理的“城镇常住人口”作为替代,共有兰州、呼和浩特、洛阳和包头未达标;政府负债率(本文选用财政部口径,用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 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也符合国际上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一般指标),共有大连、西安、昆明、贵阳、长春、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和包头共 9 市政府负债率超过 120% 52 号文未明文规定预警线, 2015 年全国人大常委决议明确,拟将债务率不超过 100% 的水平作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整体风险警戒线,因而我们选用超过 120% 一定程度上可认为有被叫停风险,涉及里程 1068.5 公里,而 2021 年前预计不受影响的工程共有里程数 6656 公里。今年 8 月, 改委重启地方政府的城轨规模审批, 8 12 13 日吉林长春 8 条线和苏州地铁 4 条线路即分别获得审批。 此次政府负债率可能不达标的长春审批通过,代表整体有放松的趋势。



5 、积极布置新产业 轨交行业边际改善叠加业绩拐点强烈推荐


公司注重研发, 2018 年上半年公司重要高铁产品复兴号商业化推动顺利,智能动车组已经完成方案设计,智能轨道示范线在中车株洲开通试运营。公司将会推动中国高铁向智能化、多功能化发展。


公司在新产业方面也取得了亮眼成绩 。其中,新能源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利润增长点, 2015 年销售额 28 亿元, 16 年销售额 38 亿元, 2017 年营业额有所降低,保持国内前三的水平。 2016 2 月,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 2020 年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要达到 9% 2016 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量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