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直是文学作品中的常客
《红楼梦》记
“当日地陷东南
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
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直到现在,网师园夜游演出的节目中
还在吟唱着那首最能代表苏州城内景致的: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虽然苏州的工业园区
已经是一片时髦现代的都市景象
但位于市中心的苏州古城
依旧保留着千年传承下来的风雅婉约
在众多古城古建消失之时
苏州在城市中心保留下
14.2平方公里
的古城风貌
仿佛一个另类
这里留下了苏州的魂
苏州的根、苏州的传家宝
苏州成为全球首个
“世界遗产典范城市”
也并不意外
于江浙沪的人来说
苏州
很熟悉
但苏州可玩性其实很高
隔一段时间就可以去一次
今天我们推荐的就是
苏州小众的、全新的打卡点
就算你之前去过了,也可以再看看
一起跟随
Shirley雪梨酱
走进那个小众、冷门的苏州
寻着苏州建筑的精致
陶醉在这首烟雨江南的苏州慢调中
▼
🔆
博物馆奇妙之旅
寻迹千年姑苏
1/苏州丝绸博物馆
春船载绮罗
苏州历来是生产锦绣之乡
积聚绫罗之地
因此来苏州
与丝绸织造有关的这一传统文化
也是值得了解的一个部分
苏州城内的丝绸博物馆
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入口处便是极具网红打卡潜质的
一片纯白色“丝雨”
这是一处由白色金属细管组成的艺术装置
白色是丝绸的本色
既能点题又极具当代设计风格
旁边的水池给予增色的倒影
让我们还未进入博物馆
就在外面拍得欲罢不能
目前因为疫情的关系
丝绸博物馆开放了三个展厅
分别是历史馆、桑梓苑和丝织机械陈列室
其中历史馆还包括古代厅、蚕桑居
织染坊、贡织院、民国街、非遗厅等部分
除了室内的展馆
博物馆还有一个室外的小型后花园
内有一片桑叶种植园
实属意料之外
丝绸博物馆在苏州有多小众?
周末时各大知名园林人潮汹涌之时
丝博的回廊下却空无一人
2/苏州评弹博物馆
清泉流雅韵
馆内陈列了苏州评弹的
发展历史、名家流派、传承体系
并设有现代化的
趣味互动设施
可谓寓教于乐
博物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前面的大厅是
书场和观众席
3/苏州昆曲博物馆
盛世奏华章
昆曲是
世界古老的三大戏剧源头之一
至今己有
六百年历史
因昆曲变化较少
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
剧目又极为丰富
被称为戏剧中的“活化石”
如果想寻找昆曲的脚步
那一定要来昆曲博物馆
博物馆前身为
全晋会馆
由山西寓苏商人在清光绪年间集资兴建
也是
苏州历史上100多所会馆中
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从展厅出来,中庭豁然开朗
一座精雕细琢的古戏台
霸气地占据了视觉的C位
戏台深得
贝聿铭赞誉
也是昆博的一个主要文物和主要展演场所
特别是戏台上的穹窿一藻井项
这不仅体现出高超的
古典建筑艺术
而且科学地运用声学原理
使之产生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
4/苏州博物馆
匠心化遗珍
2018年,苏州博物馆作为
21世纪园林代表
被列入了
苏州园林名录
是苏州园林名录中唯一一
处21世纪建造的园林
已成为世界认识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贝聿铭老先生将苏博称为最爱的小女儿
苏博也是贝老的封山之作
他设计苏博时已
85岁高龄
经常带着工程安全帽出现在工地上
在此倾注了无数心血
在中国传统和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中
很多元素是共享的
例如,对称性、几何形状和对线条感的注重
不同的空间之间又有巧妙的衔接
苏州古代园林的漏窗与布景
在这座现代博物馆里仍然被运用得绝妙
在展出的众多文物中
有两件“镇馆之宝”是必看的
它们分别是——
另一件镇馆之宝是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
发现的
五代秘色瓷青瓷莲花碗
整件瓷器构思巧妙
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除此之外
苏博的主庭院
是让无数游客最为惊艳的部分
它的布局非常精巧
有
曲桥、凉亭
还有最经典的片石假山的设计
苏州传统园林
元素
在这里得到了完美、全新地诠释
🔆
古宫闲地少
苏园六记小品
来“百园之城”苏州
游览园林自然是重中之重
苏州园林从古至今是诗意江南的代表
园林,又称“城市山林”
因为“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
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
寄托着主人对山水家园的品味和情怀
也诉说着出世与入世间的平衡
避开人潮
挑选了6座相对小众又不乏经典的园林
一起去看看
1/耦园
一宅两园,佳偶爱巢
耦园
曾经是一对
佳偶隐居之地
清同治年间
安徽巡抚沈秉成抱病下野
购得这一方园林
与妻子隐居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一宅两园的格局之下
耦园与其他园林相比最大的特色
就是
园中山川亭阁、风物景致
大多成双成对
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却各有空间
是旧时难得一见的平等关系
园林里的窗户,有
漏窗、空窗
之别
尤以漏窗为园林创作的点晴之笔
耦园的漏窗有了斜阳的
自然“打光”
东花园
作为全园景致的精华所在
点缀峰石、形制疏朗
垒叠而成的假山
或高峻挺拔、或曲折低回
是江南园林内黄石假山的巅峰水准
可与环秀山庄的假山齐名
2/艺圃
明式园林,以小见大
早些年
艺圃因为深藏在居民区中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众园林
这些年因为宣传,人渐渐多了起来
尤其是
蔷薇花期+周末
不大的入口处挤满了摄影团
艺圃原名药圃
在园林里种植花草
当寄托着园林主人热爱自然的精神向往
春天时的艺圃
粉色的蔷薇灿烂了整面斑驳的墙壁
每次看到蔷薇盛放
似乎预示着江南的夏天也不远了
建于明代的艺圃
现在仍然保留着明末清初的面貌
其中乳鱼亭是
明代遗构
园林不大,但是别有乾坤
艺圃的月洞门辨识度极高
大量峰石花木打造出一片秘境中的秘境
并引池水入浴鸥小院中
又与大池相通
是苏州园林中的孤例
相对于拙政园、留园、狮子林
艺圃还是属于清幽小众级别的
非花期的工作日
这里的游人并不会太多
3/环秀山庄
园中假山,独步江南
如果说艺圃属于小众
环秀山庄就是冷门了
进入清代以后
苏州园林的造园技艺更上一层楼
环秀山庄就是那时候的产物
占地仅3亩
的环秀山庄
是苏州最小的园林之一
小巧玲珑,却不同凡响
1997年,环秀山庄
与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
一起
是首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
环秀山庄是一座四面厅
正中央悬挂着题有
“环秀山庄”
四个大字的匾额
为当代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所书
这里有着明代“叠山大师”戈裕良
留下的湖石假山
许多人称它为
“苏州第一假山风景”
独步江南
既有远山之姿,又有山势肌理
4/怡园
博采众长,冷门清幽
怡园是最让我们意外的一座园林
它位于苏州市区最繁华的乐桥区域
是古城区心脏地带
但就是游人不多
比起藏在民居深巷中的艺圃、网师园
立于街口的怡园
似乎更担得起那句
“大隐隐于市”
怡园建于清代晚期
是
浙江宁绍道台顾文彬
所建的私人花园
园名取名自《论语》中的“兄弟怡怡”
怡园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
因此集合了各园林的特色
巧置山水,布局得宜
每个角落都大有文章
玉延亭是一座三面临空的亭子
亭子两边是竿竿修竹
风吹竹林发出飒飒声响
亭中镶有董其昌草书石刻
“静坐参众妙,法谭适我情”
园中亭榭廊舫小巧雅致
山池花木疏朗宜人
堪称
古典园林之精品
如今,怡园中
诗会、画会
曲会、琴会
等雅集不断
给这座百年园林带来了无限活力
5/狮子林
假山王国,西风东渐
想着去苏州四大名园总要看一座
考虑到拙政园人多
特意选了狮子林
即使是工作日
游客也多到让我们拍照时有些犯难
建造于元代的狮子林
创园之早,
在现存江南名园中
仅次于苏州沧浪亭与绍兴沈园
狮子林也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同时也是乾隆六下江南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狮子林的身份有些复杂
苏州园林虽多,但是佛教园林
只有狮子林一座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
明代大书画家倪瓒
曾参与狮子林的设计
并留下了著名画作
《狮子林图》
建筑大师贝聿铭
曾在狮子林度过了幼年时光
自小种下的园林情结
也影响了他此后的设计理念
狮子林的亭台楼榭
轩廊厅阁的布局与其他苏州园林类似
但是狮子林得以“杀出重围”位列四大名园
最大的特色便是其
“假山王国”
狮子林的假山分为上中下三层
开了9条山路,并开设了21个山洞
洞与洞之间彼此贯通
生性好玩的乾隆,一生六游狮子林
紫藤花期进入尾声
狮子林已在等待下一个春天
6/网师园
以少胜多,特色夜游
网师园
是
苏州园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园
代表作品
整个园林建筑
虽多不见其密、
池不足亩
而不觉其小
堪称中国园林以少胜多的典范
其中就包括我国园林中最为迷你的
石拱桥
网师园引静桥,
长仅
2.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