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四十五):孤舟蓑笠翁。
宣统二年的暮春,空气中弥散着乱世特有的焦躁气息,河南安阳的洹上村也暗流涌动。这处袁世凯自己命名的私宅依山傍水,是其念念不忘的龙兴之地。选择谪居在此地,曾经身兼清廷多个显赫要职,如今却是庄园内孤舟垂钓的渔翁形象,袁世凯感叹造化弄人的背后,是对人心向背的胸有成竹。
此时临近袁世凯生日,遥想去年的五十大寿,京畿的直隶总督府挤进了不下千人的达官显贵,当时的盛况仿若隔世。如履薄冰的袁世凯,深知今非昔比,声张起来绝无益处,关起门来自己吹吹蜡烛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让袁世凯哭笑不得,铭记于心的老将姜桂题,曾经可是清廷禁卫军的统领,大张旗鼓地送来贺礼:白银万两。袁世凯深感数额巨大,断然不可收受,便回信写道:“来款壁还,知我如公。”谁知姜桂题的来使刚走,来自天下各地的贺信随着贺礼蜂拥而至,以至于通往洹上村的京汉一线道路车水马龙,袍泽之情维系的北洋旧部更坐不住了,直接组团去洹上村给袁世凯贺寿。一帮武夫啸聚袁宅的客厅一室,时而愤愤不平,时而发泄不满,言至恨处更是直接抨击清廷的庙堂之上。
袁世凯闭躲在堂屋里,隔着门听得是心惊肉跳。此次来访的北洋群雄中,资历最老的要数张勋,此时已是清廷从一品大员的江南提督,手握江南四府精兵,但在袁世凯看来反正来客在北洋集团中的辈分都比他低,索性倚老卖老,称病不出,选择闭门不见。众人簇拥到堂屋门前,一时间也是束手无策。此时一根筋的张勋作为资历辈分排名中的老大个,直接带头硬闯,硬是挤出一条门缝,最终破门而入,众人也随之一哄而进。袁世凯连忙赔罪,声称怠慢,只好选择在太师椅上端坐,接受群雄的祝贺。
在谪居期间,前来的拜会的还有巨贾富商,如状元实业家张謇就曾登门造访。两人促膝长谈,从傍晚一直谈到凌晨,临行前留下一句:“慰庭此人,远在碌碌诸公之上。”除了北洋旧部以及这些士绅商贾,在朝堂之上还有清廷的不倒翁庆亲王奕劻、内阁协办大学士徐世昌等一干大佬暗中支持,袁世凯与外界的各式通信高达数百封,在洹上村甚至有专门的“司电报者。”
在晚清波澜诡谲的宦海浮沉,运筹帷幄能做到这个份上,源于袁世凯布局的一张大网。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每一个后来人,在晚清庙堂混日子,能够真正做到退而不休的境界,只要以利益为筹码,编织了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宦海里的惊涛骇浪,不若只是一剂调料,自然可以凭栏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