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播放键收听
熊的借阅人生电台vol.025
本期特邀主播:姗姗
在别人的故事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听书中人的故事,历经千百种人生。欢迎来到“熊的借阅人生电台”。
今天熊爷帮大家借阅的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郁达夫的人生。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这一书,萃取了郁达夫50年来高水准的散文合集,还原了他传奇的一生:漂泊的旅程、感情的纠缠、对友人的缅怀等。
而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篇《一个人在途中》,是他送别5岁就夭折的儿子后,再次一人漂泊途中,引发的对儿子的思念以及愧疚之情;
丧子之痛,正应了那句话:“我还没变老,你却再也不会长大了。”
熊爷读了后,心里五味杂陈,又是感动又是心酸又是无奈……
所以啊,再忙,也别冷落了爱你的人;
虽然是句老话,但也是我们每每忙碌时,都要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文/
今日借阅人生的主角:郁达夫
一个人在途中
在东车站的长廊下,和女人分开以后,自家又剩了孤伶仃的一个。频年漂泊惯的两口儿,这一回的离散,倒也算不得什么特别。
可是端午节那天,龙儿刚死,到这时候北京城里虽已起了秋风,但是计算起来,去儿子的死期,究竟还只有一百来天。
在车座里,稍稍把意识恢复转来的时候,自家就想起了卢骚晚年的作品《孤独散步者的梦想》的头上的几句话:
“自家除了己身以外,已经没有弟兄,没有邻人,没有朋友,没有社会了。自家在这世上,像这样的,已经成了一个孤独者了......”
然而当年的卢骚还有弃养在孤儿院内的五个儿子,而我自己哩,连一个抚育到五岁的儿子都还抓不住!
龙儿的病报,本是在广州得着,匆促北航,到了上海,接连接了几个北京的电报。换船到天津,已经是旧历的五月初十。
到家之夜,一见了门上的白纸条儿,心里已经是跳得慌乱,从苍茫的暮色里赶到哥哥家中,见了衰病的她,因为在大众之前,勉强将感情压住。
草草吃了夜饭,上床就寝,把电灯一灭,两人只有紧抱的痛哭,痛哭,只是痛哭,气也换不过来,更哪里有说一句话的余裕?
想起来,龙儿实在是一个填债的儿子,是当饥离困厄的这几年中间,特来安慰我和他娘的愁闷的使者!
自从他在安庆生落地以来,我自己没有一天脱离过苦闷,没有一处安住到五个月以上。我的女人,也和我分担着十字架的重负,只是东西南北的奔波飘泊。
然当日夜难安,悲苦得不了的时候,只教他的笑脸一开,女人和我,就可以把一切穷愁,丢在脑后。
而今年五月初十待我赶到北京的时候,他的尸体,早已在妙光阁的广谊园地下躺着了。
他的病,说是脑膜炎。自从得病之日起,一直到旧历端午节的午时绝命的时候止,中间经过有一个多月的光景。
平时被我们宠坏了的他,听说此番病里,却乖顺得非常。叫他吃药,他就大口的吃,叫他用冰枕,他就很柔顺地躺上。
病后还能说话的时候,只问他的娘:“爸爸几时回来?”
“爸爸在上海为我定做的小皮鞋,已经做好了没有?”
我的女人,于惑乱之余,每幽幽的问他:“龙!你晓得你这一场病,会不会死的?”
他老是很不愿意的回答说:“哪儿会死的哩?”据女人含泪的告诉我说,他的谈吐,绝不似一个五岁的小儿。
未病之前一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午后他在门口玩耍,看见西面来了一乘马车,马车里坐着一个戴灰白色帽子的青年。
他远远看见,就急忙丢下了伴侣,跑进屋里去叫他娘出来,说:“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
因为我去年离京时所戴的,是一样的顶白灰呢帽。
他娘跟他出来到门前,马车已经过去了,他就死劲的拉住了他娘,哭喊着说:“爸爸怎么不家来吓?爸爸怎么不家来吓?”
他娘说慰了半天,他还尽是哭着,这也是他娘含泪和我说的。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实在不该抛弃了他们,一个人在外面流荡,致使他那小小的灵心,常有这望远思亲的伤痛。
去年六月,搬住什刹海之后,有一次我们在堤上散步,因为他看见了人家的汽车,硬是哭着要坐,被我痛打了一顿。又有一次,也是因为要穿洋服,受了我的毒打。
这实在只能怪我做父亲的没有能力,不能做洋服给他穿,雇汽车给他坐。
早知他要这样的早死,我就是典当强劫,也应该去弄一点钱来,满足他这点点无邪的欲望。
到现在追想起来,实在觉得对他不起,实在是我太无容人之量了。
我女人说,濒死的前五天,在病院里,他连叫了几夜的爸爸!
她问他:“叫爸爸干什么!”他又不响了,停一会儿,就又再叫起来。
到了旧历五月初三日,他已入了昏迷状态,医师替他抽骨髓,他只会直叫一声“干吗?”喉头的气管,咯咯在抽咽,眼睛只往上吊送,口头流些白沫,然而一口气总不肯断。
他娘哭叫几声“龙!龙!”他的小眼角上,就会迸流些眼泪出来,后来他娘看他苦得难过,倒对他说:
“龙!你若是没有命的,就好好的去罢!你是不是想等爸爸回来?就是你爸爸回来,也不过是这样的替你医治罢了。龙!你有什么不了的心愿呢?龙!与其这样的抽咽受苦,你还不如快快的去罢!”
他听了这一段话,眼角上的眼泪,更是涌流得厉害。到了旧历端午节的午时,他竞等不着我的回来,终于断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