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昊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研究
著有《大国诸城》
公众号
ID
: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天色玄黄,南粤巨变。
近日,国家宣布要在深圳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
去年的今日,深圳方面表示汕尾划出一个
486
平方公里的特别合作区域,给深圳规划和发展。未来,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将转为深圳户籍。
言下之意,深圳大哥要带汕尾一起发财了。
传言多年的深莞,深惠合作,落花流水,深圳最后却选择了汕尾。
深圳为何舍近求远?
共同富裕,不仅是帮助他人的德性,更是完善自身的智慧。
三大核心因素。深圳助人助己
(
1
)深圳与汕尾发展落差大,互补性强。
就产业而言,深圳已经完成产业升级,在国内处于产业链高端。汕尾可以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接受产业辐射。
就发展水平而言,深圳
GDP
总量为
24221.98
亿,排名广东第一。汕尾为
920.32
亿,排名广东倒数第二。深圳经济总量约为汕尾的
26
倍。深圳人均
GDP
为
18.96
万,汕尾为
3.83
万,低于全国水平。深圳约为汕尾的五倍。
有落差,才有梯度,产业转移顺势而下。
相对而言,深圳与东莞、惠州的发展程度接近,
尤其是东莞,也是繁华富庶之地。
与深圳之间落差小,
三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均位居广东
前五位
。且东莞和惠州的人均
GDP
虽不及深圳,在国内却也位居前列,足以自傲。
三大城市呈群雄割据之势,竞争性逐步多于互补,合作起来棘手。
这也是呼唤数十年却一直无法落实的根源。
东莞遍地豪强,经济密度不亚于深圳。惠州东部的大亚湾有自己的经济开发区,其
石化
产业、汽车产业均为强势产业。让其象汕尾那样完全“割让”出来,惠州方面恐条件多多,难以落地。
东莞与惠州强大的经济实力,反使其与深圳的合作陷入困局。
汕尾则不一样,毫不犹豫,认深圳为龙头,不存在任何心理障碍。
班上前几名的学生互相明争暗斗,但后进生与第一名结对帮扶,则是上选。
粤港澳未来的发展,也将遇到深莞惠一样的难题,好几个豪强,都需要自己的势力范围
,甚至有时候竞争多于互补。
深圳舍弃东莞和惠州,选择了汕尾,城市竞争,一样存在
远交近攻的策略选择
。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不在与北京抗衡的天津,而在远远落后于京津的河北,
雄安取代滨海新区,后发制人,此中逻辑,也是一致的。
(
2
)汕尾地广,足以解深圳的心腹之困
土地不足,巧妇难为。实是深圳的心腹之患。
汕尾面积为
5200
平方公里,足以再造两三个深圳。当下,汕尾土地开发率不足
10%
,可利用土地充裕。
此外,汕尾发展不充分,潜力巨大。汕尾的发展程度,与深圳之间的差距至少十年。换言之,汕尾将至少为深圳赢得十年的战略空间。
(
3
)避开广州的核心势力范围。
广州的核心利益,首先是广东对北方的辐射与连接,其次是通过粤西连接整个泛珠三角。东部利益诉求则稍弱。
而且,广州不愿意看到最强对手深圳与排名第四和第五的惠州联合。
深圳避开东莞和惠州,选择汕尾,在省内更容易获得支持。
结语:
改革闯将,胜在胆魄。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深圳与汕尾开启的跨市合作模式,将为各地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深圳的汕尾飞地,北京的雄安飞地,南北呼应。
当然,
未来深圳继续做大,多少也会带动东莞惠州,以及其它城市。
遍地枭雄,未来可期。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
中国十大城市创新能力排名
广东VS江苏:谁能胜在未来 ?
中国的天时、天命与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