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西藏日喀则发生6.8级地震 ·  4 天前  
半岛晨报  ·  吴奇隆,突传新消息! ·  4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李雯雯:冠军归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这个程序员一年省了1个亿,网友点评:中国智造需要你!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14 18:45

正文


一个在车间写代码的小伙子火了。



据了解,这个小伙是阿里云的一名普通算法工程师,名叫光盐。记者见到光盐时,瘦瘦黑黑的他刚从杭州下沙一家橡胶厂回来,近40度的室外高温,一脸汗水,身上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橡胶焦糊味。

 

“钢铁厂的车间很高很大,你就想象成前面那栋50米高的写字楼。”

“汽车的工厂,管理最严,手机摄像头是要贴住的。”

“快消品的流水线,10米长,却可以完成一瓶洗发水从空瓶到打包完毕的完整过程。”

 

尽管是互联网公司的一名程序员,光盐却已经带着团队陆续跑了三十多家工厂的车间,光伏、橡胶、风电……现在他甚至能对各个车间的不同风格侃侃而谈。

 

 

实在的变化从一年前开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与光盐所在的团队接触,他们的困扰都惊人地一致:两化融合让企业拥有了数据,但没有发挥真正价值的数据却又成了桎梏。

 

“我们对制造业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客户又都有非常丰富的技术积累,他们希望通过数据算法实现数据化控制、升级生产线或者预测设备故障。我们必须走到工厂里去,向师傅学习。”光盐说。

 

在这些完全不同的工厂车间,光盐像车间师傅一样,在设备之间转悠。他还喜欢“打听”,看完了导轮师傅装导轮,还要凑上前问:“这个有技巧吗?流程是什么?你们这里谁装的最好?你装了多少年?”

 

隔行如隔山,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光盐几乎从办公桌前消失了,整个人都泡在车间里。以去苏州的一家光伏切片厂为例,他在最初的两三个月里,一周往往有三天在杭州和苏州间打来回,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11点才到家。“这一年来,我的报销车票估计有3万块。我现在最熟悉的就是各个工业园。”

 

 

一次去上海郊区的钢铁厂,走出地铁,光盐发现四周竟然是一片大荒野。客户的公司离地铁站还有很远,只好步行,结果路过一片没有人的村庄,窗户是破的,却有很多狗。“如果我是一个女生,我是绝对不敢再走过去了。”光盐说的还心有余悸。

 

往车间一趟趟跑慢慢有了成果。

 

苏州一家全球知名的光伏切片厂提升了1%的良品率,相当于每年能节省上亿的生产成本。半年后,杭州这家出口世界的橡胶厂的良品率也提高了3%-5%。

 

今年4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发布了ET工业大脑,要让工业生产线上的钢铁躯体拥有智能大脑。

 

“大家都觉得人工智能如何高大上。但在我们看来,再高大上的技术也需要人把它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才有价值。”光盐挠挠头,桌上还放着厚厚一沓切割机的设备说明书。

 

光盐的故事火遍网络后,有媒体点评:“下基层正在由更多行业采用,工作方式灵活、更敢于创新的互联网公司成为这一波浪潮里的排头兵。”、“拥有设备和制造技术的工业企业正在与拥有新科技的互联网公司正向互动,互联网技术做到了真正落地车间。”

 

 

有网友呼吁:“中国智造就是需要这样接地气的年轻人!”、“人工智能要落到工厂、落到医院、落到交通上才有价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