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读书  ·  人的悲欢,人的强韧,就在满山佛面背后 ·  昨天  
十点读书  ·  元宵,愿愿成真,圆圆如意 ·  昨天  
书单来了  ·  厌学、休学,高发!这本书教你破局!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下班路过便利店,就是会想吃热乎乎的关东煮啊!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9-11-13 22:03

正文

今年的温度降得特别快。懂得看天的人出门前就裹得紧紧的,莽撞的人就只能把自己紧紧搂住,不然冷风很快钻进身体里了。

温度突变的时候,能跟冷风抗衡的,一个是温暖的屋子,另一个,就是热热的汤了。 这两个,便利店恰好都有。 所以这几天客流量格外的可观。

便利店的热汤不单卖,而是买关东煮的福利。 关东煮在不同店里叫不同名字。 711 叫好炖,Lawson 叫熬点,这家店就叫关东煮。 店里卖的关东煮分杯装和碗装,客人买之前小苗要问一句。 杯装是买小份用的,用的是一次性的塑料杯。 碗装的碗跟装盒饭的饭盒一样,四方方,可以装很多。 客人们买了关东煮,小苗也会问一句,需要汤吗? 然后把热腾腾的汤加到里面,裹着关东煮。 这种天气,这句话就可以不问了,因为每个人都想喝口热汤,关东煮反倒成了附属品。

甚至有人冲进店里,要碗装,但只要少少的关东煮,然后要一大碗汤。 就着那点关东煮,慢条斯理地把汤喝完,脸上出现那种万物复苏的表情。 这就可以断定,他一定是在外面冻坏了。

小苗很早就能感受到这种冷。 一是因为她怕冷的体质,另外则是她每天通勤的方式。 她的住处离店不远不近,坐公交绕,走路又远,权衡再三只好选自行车。 好在现在共享单车遍地都有,出门骑上车,十几分钟就到,方便得很。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天气的不友好。 尤其在这个时候,冷风往领口袖口所有口里钻,没过几分钟,身体就要冷透。 只能靠猛蹬,来维持热量。

这种热量救不了小苗,每次通勤,她感觉自己就像长了腿的冰棍。 到店之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打完卡,然后等着店里的温度把自己融化。

「在这样下去,不用等到冬天,我就变成小雪人了。 」 小苗对未来很绝望。

店长救了她,用给她加工作的方式。 他把店里一项很温暖的技术交给了小苗: 给关东煮锅里加汤。

加关东煮汤绝对是一项技术,毫不夸张。 关东煮,关键在煮。 那些食材,海带卷、紫菜包、白菜卷、章鱼丸、鸡蛋糕、牛肉丸等等,只有在汤里煮过,才能发挥他们最好的味道。

汤不是普通的汤。 路边小摊上的关东煮,用的是白水,煮出来的食材需要蘸着麻酱才能吃。 店里的关东煮是可以直接入口的,汤很重要。 一般家常的做法是用鲣鱼吊出高汤,再配上昆布(海带的一种)、白萝卜等食材熬制出的汤汁。

店里的汤不能那么麻烦,都是中央厨房统一熬制,做成浓缩汤汁,到店里用水化开,变成关东煮的汤。

汤是消耗品,不光顾客购买的时候消耗,在煮食材或者煮好之后保温的过程中,水分会一直蒸发,导致汤汁变少。 加汤的时候,要判断汤是因为蒸发消耗,还是因为售卖消耗。 这两者有差异,蒸发消耗会导致剩下的汤汁偏咸,所以调浓缩汤汁时,就要多加一点水,中和咸味。 售卖消耗就简单了,按照原比例调配就好。

所以说这是个技术活,加汤的手法,直接导致关东煮的口味。 店长把这门技术交给小苗时,千叮咛万嘱咐。

说这是很温暖的技术,也很贴切。 因为汤汁要用温水化开,还要加到热腾腾的锅里。 冰棍小苗刚到店就接触热气腾腾的东西,立刻满血复活。

可是她的技术还差很多,加完之后,锅里的汤不是咸了就是淡了。 欢哥属于那种不买关东煮只蹭汤喝的人,喝了小苗的汤,也忍不住咂嘴。 这让小苗又羞又恼,「蹭汤喝的还挑三拣四!

恼也没办法,都怪自己技术不行。 好在店长处变不惊,总能把味道调回来。 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放弃了,小苗却没收手,为了每天能快点暖和起来,也要练好这门技术啊!

这一天小苗继续努力,又调出一锅咸汤,恰好店长出去了,暂时没人收拾烂摊子,只有欢哥在看笑话。 就在此时,有人被门外的冷风推了进来。

进来的人有些满目目的,慢慢转悠着乱看。 小苗本来还有些紧张,祈祷他不要来买关东煮。 看他的样子就放心了,他大概是来避风的。 今天的风有些邪门,到了晚上还没停,非要把人吹得凉凉的才肯罢休。

那人大概刚下班,身上还穿着工装,竟然是共享单车的员工,就是小苗常骑的那家。 小苗顿时感觉亲切,忍不住要喊,不用买什么,随便坐。

没想到他转了一会,到了关东煮的窗口,眼睛瞬间发亮,很兴奋地指着恒温锅,「这个,帮我来一些。

小苗的热情顿时变成窘迫,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变成店铺的千古罪人。 欢哥在旁边一脸看热闹的表情,小苗只能硬着头皮给他夹关东煮,并祈祷他不爱喝汤。 还好,他要了杯装,看来对汤不太感兴趣。

「多来点汤可以吗? 」 他看着热气腾腾的汤,终于改了主意。

欢哥哈地一声,让小苗更窘了。 「汤有点咸。 」 她支支吾吾,总算说出这不愿意说的话。

「没事没事,我不怕咸。 多加点。

欢哥一脸等着瞧的表情,潜台词是等你尝过你就怕了。 小苗见对方一再坚持,硬着头皮换了碗装,给他加了满满的汤。

因为心里忐忑,所以在盛汤的时候,小苗不断打量对方的脸色,看他有没有后悔的意思。 这时候才看清他的模样。 也是个年轻小伙子,身材一般,长相一般,但是肤色却不一般的黑。 不是天生的黑,而是常年在外面风吹日晒的颜色。

小苗有些疑惑,这种肤色只有在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身上有,共享单车公司的员工,不都是程序员或者文员吗? 坐办公室的,也会这么黑吗?

在她疑惑的时候,这个 「小哥」 急不可耐地接过碗,到用餐区贪婪地享用起来。 果然,他的目的是汤,直接喝了两大口。

小苗忍不住抽了一口凉气,这么大口,人大概要变咸鱼了。 欢哥也紧盯着小哥的脸,等着下一秒小哥像火山一样爆发。 店里的空气在这一秒凝固了。

就在空气紧张到要爆炸的时候,一声门响,把小苗他们的目光牵了过去。 店长回来了。 等他们回过神来,再看小哥,他已经在喝第三口了。

「啊! 」 小苗忍不住小声尖叫。 欢哥也一脸难以置信。 店长一脸茫然,反应了好久才发现这俩人在关注什么。

此时小哥已经喝了一半,速度慢了下来,开始仔细咀嚼关东煮,时不时喝上一口汤。 好像汤是他的主食,关东煮只不过是配菜。

「小哥,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 欢哥敬佩之余,忍不住八卦起来。

「我做共享单车的。 」 小哥有些不好意思地指了指工装上的 logo。 说完这话反而更不好意思了,又补充了一句,「主要负责车子的搬运。

「共享单车还需要搬运啊,不都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什么的吗? 」 在小苗印象里,它们出现在哪里,都是完全随机的。

「需要啊,」 小哥又喝了一口汤,「你想,早上车子都被骑到了地铁站,地铁站车子都满了,其他地方却没车骑。 我们就要把车子运到其他地方。 到了晚上,地铁站用车高峰,我们又得把车集中送到地铁站,不然用户就没车用了。 」 他耐心地比划着解释给小苗听。

「什么嘛,不是人工智能啊。 说了半天,跟定点租车没什么区别呀。 」 小苗心里高大上的形象破灭了。

「本来就是租车,就是加了个手机扫码。 跟那些 XX 快车一个道理。 」 欢哥一说起什么快车就要骂人。 「说到底,还不是人在干活?

「不是啊,」 小哥说的口干舌燥,想再喝口汤,却发现碗已经见底,关东煮倒还剩了一些。

小苗抢过他的碗,小碎步跑到恒温锅那里。 店长尝过汤的味道,本想调一下,见她过来,放弃了这个念头,直接给盛了满满一碗。

小哥又是一脸不好意思,却直接喝了一大口,满足地直点头。 喝完之后却发现其他人一脸齁得慌的表情,「经常在外面跑,出汗多,所以口味比较重。

「共享单车还是很先进的,最起码他可以随时随地用车啊。 」 小哥对自己的工作很自豪,「车子基本都在地铁站和附近的小区流动,基本能符合用户需求。 只是需要我们做点稍微的调整而已。

他想了一会,指着碗里的汤, 「我们就像这个汤一样,让这个关东煮一直热着,可以让人一直吃到热的。

虽然他这么说,但小苗心里还是有了疙瘩,每天通勤的时候,对共享单车难免低看一眼。 想起这所谓的智能共享,是一个个小哥搬运来搬运去,顿时不再觉得他高大上了。 那个小哥来过一次之后,再也没出现,好像应了他的比喻,他就像汤,也许蒸发了,也许在哪里热着关东煮。

天气越来越冷,小苗调汤的技术还是没练好,店长不徐不疾,倒是负责尝味道的欢哥,怨声载道,可也不敢对小苗抱怨太多,不然就喝不上这点热汤了。

冷风吹得草坪枯黄,树上的叶子也开始成批往下掉了。 夜里的风裹着黑,一阵一阵想往店里钻。 小苗又调了一锅咸汤,她终于忍不住,想撂挑子,承认自己没这个天赋。

正要爆炸,门开了,又是那个小哥。 他的神情变了,没有以前那么积极了。

小苗以为他冻坏了,按原样给他盛了点关东煮,一大碗汤。 汤跟以前一样咸,但他却皱了眉头,没说话,默默喝了半碗。

「关东煮少了,这些汤留着也没有意义了。 」 喝完之后他才开口。

小苗被他没头没脑的话弄得茫然,欢哥在旁边小声解释,「那几家共享单车卖的卖,倒的倒。 你没见路上的车都没人维护了吗?

「那……」 小苗抓不住重点。 路上的车还是有,还会被人骑,只不过,他们这些维护的人,不再需要了。 现在的共享单车,就像离了锅的关东煮。

「那你怎么办呀? 」 小苗终于捋顺了逻辑。

小哥摇摇头,剩下的半碗他也没再喝。 不是热汤不诱人,而是外面天太冷了。

店长在一片沉默中,拿来工具,重新开了一袋浓缩汤汁,把锅里的汤补救了回来。 等到汤重新热起来之后,重新盛了一碗,放在小哥面前。

「以后不在外面跑,吃的还是口味淡一点好。 」 店长像是跟小哥说话,却看着小苗。

小哥看着眼前再度热气腾腾的汤,犹豫着低头喝了一小口,瞬间眉头展开了,接连喝了几口,最后连汤底也没有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外面的夜平静了,风再也没有往店里钻了。

从那以后,小苗忽然开窍了,每次加汤都恰到好处。 只是那个小哥再也没来了。

「也许在其他地方,做他的汤吧。


封面 / 剧集《和歌子酒》


本文选自


夜班便利店 7.8

作者:林二


夜间的便利店,给那些被白天抛弃的人一个温暖。他们在这里放置自己,在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里发现自己。


长按右侧二维码或在 豆瓣阅读 App 中搜索 「夜班便利店」 ,即可阅读最新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