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地图
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叫有思想。绝不浪费你的时间。轻松又有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PPSO  ·  APPSO 招聘 | ... ·  16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12] ·  23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多邻国OUT了!中国团队用 ... ·  23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11] ·  昨天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10]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地图

官宣!中国首个跨省都市圈来了

思想地图  · 公众号  ·  · 2021-04-16 17:00

正文

跨省扩圈,都市圈再进一步。

近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提出两省共建“畅达都市圈”,到2025年南京与“圈”中各城市实现1小时通达,把南京都市圈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



早在今年2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 全国首个获得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同意的跨省都市圈规划。

这相当于从官方层面,认可了南京将安徽4地市作为自己的发展腹地,“势力范围”横跨苏皖两省。

徽京,这一次终于名副其实了。

01

地跨苏皖两省,南京都市圈一出世就显得与众不同。

在国内,跨省都市圈并不鲜见。北京与环京形成的北京都市圈,上海与江浙8城构成的上海大都市圈,浙江与安徽、江西纵深形成的杭州都市圈,均属此类。

南京都市圈,为何与众不同?

在历史上,南京就是江南省的首府。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还是清朝的江南省,都横跨如今江苏、安徽、上海以及江西部分地区,“徽京”之名正是由此而来。


时光斗转。数百年之后, 南京以都市圈之名重回“徽京”之位。

根据规划,南京都市圈,囊括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淮安、扬州4地,安徽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4市,以及常州市溧阳市、金坛区2个区。


目前,南京都市圈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3500万, 2020年实现GDP41750.78 亿元 ,占全国比重为4.1%。



事实上,规划不是凭空而来。


早在规划出台之前,南京都市圈就已低调发展了20年,与周边地市的关系早已跨越了省域限制和行政藩篱,获得各地市的直接认可。


先有市场,后有顶层规划;先是自行发展,后有两省共建。 这是市场的力量,也是城市发展的规律。


02

南京都市圈规划,有何亮点?


其一,规划首提“都市圈高速环”概念,这是全国首个横跨两省的都市圈外环线。


这是相比城市内环、外环概念的延伸,都市圈环线,通过交通将各大城市里连成一体。


根据规划,南京都市圈外环将经过南京、马鞍山、滁州、扬州、镇江5座城市,全长282公里。



其二,建设轨道上的1小时都市圈,南京与圈内城市均可实现一小时通达,这将是都市圈最直接的利好。


这一目标要想实现,则需要借助高铁、城轨、地铁、市域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助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城轨和市域铁路。


加快南沿江、宁句等项目建设,推进沿江高铁合肥至南京至上海段、合肥至新沂段、南京至淮安、南京至宣城、南京经仪征至扬州、镇江市域句容至茅山线、扬镇宁马城际镇江至马鞍山段等项目建设。推动中心城市市域(郊)铁路向周边城市(镇)延伸和客运服务公交化;支持南京、芜湖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根据官方透露,宁句城际力争2021年开通,宁扬宁马宁滁线将确保2021年开工。


虽然国办刚刚发文 “严禁以新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 ,但基于都市圈一体化的S线或许在放开之列。(参阅《 最严新规!这些城市的地铁梦、高铁梦搁浅了 》)

其三,在规划里,芜湖获得了一系列利好的加持。

芜湖是安徽第二大城市,坐拥2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位居全国前20位,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区域优势,均不容小觑。

南京都市圈规划,对于芜湖有诸多利好: 京被定位为国际性 综合交通枢纽,芜湖则被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提出,支持支持南京、芜湖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形成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枢纽,扬州泰州、淮安涟水、芜湖宣州等周边机场为辅助的机场体系。

03

南京, 未来发展空间有多大?
近日,南京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12345”的发展目标:
到2025年,常住人口突破1千万,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突破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美元,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到4%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0%左右。


这一目标,简单来说就是 2万亿俱乐部、千万人口城市
2020年,南京GDP达到1.48万亿元,超过天津,首次跻身十强之列。未来5年,南京再进一步,跻身2万亿俱乐部,悬念不大。
至于千万人口,则需要更大的动作。

在主要城市里,只有 南京、青岛、长沙、济南、合肥 等地常住人口尚未破千万。
2019年南京常住人口为850万人。如果 2025年想要突破1000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南京每年增长大约30万人。
而2016-2019年,南京合计仅增长23万人。显然,想要实现5年突破1000万人的目标,南京无疑要进一步加大抢人力度。


当地已经有所行动。就在今年年初, 全面放宽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区城镇地区落户限制 ,对持有上述四区居住证、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人员,即可办理落户。
不仅如此,南京还创造性提出,实现与苏州在积分落户时,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累计互认。在江苏省内其他城市的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申请落户时纳入南京市累计认可。
未来,借助都市圈战略的推进,南京人口集聚度想必还会继续提升。
04
徽京“名副其实”了,合肥怎么办?
江苏、安徽两省共建南京都市圈,相当于打破“画地为牢”的传统利益阻碍,承认安徽部分地市作为南京腹地的事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