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佛学
腾讯佛学频道以“传播正见,引导正信,缔结正缘”为宗旨,致力于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净化人心,解脱烦恼,共趣人生升华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跟宇宙结婚”音频节目总目录 ·  2 天前  
跟宇宙结婚  ·  日常絮叨:上饿了么搜【跟宇宙结婚】领红包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佛学

如何让2019年更加美好?发愿!

腾讯佛学  · 公众号  ·  · 2018-12-31 19:32

正文


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 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


今天元旦,2019就这样走到了当下,回首2018,记忆中翻滚翻滚着很多鲜明的喜怒哀乐,而那些曾经以为无比重要的一个个事件却已经泥牛入海无从打捞。


发现周围的人们在跨年狂欢的同时,心情的底色大多数都是灰暗的——此时一年来所有的经历都会涌上心头,温馨幸福的无法重来,遗憾和悔恨的也无法填补。


所以跨年的时候也往往是我们一年中无力感最强的时候。


这世上所有的犹豫和后退,都发生在回头的一刹那。



很多人都说跨年无意义,但是我在2018年的第一秒内确实感受到了某种新鲜与刺激,好像我的确迎来了什么,但定睛一看,什么也没有迎来。


在这来与不来之间,可能什么也没发生,只有我的识海在不停的“洪波涌起”。


其实跨年只是人们编的故事,时间的流逝就像鬼剃头,掉一根头发,不以为然,两根、三根、四根,直到不知不觉,秃了大半,才悲从中来。


对于永远连续的时间而言,人工的跨年纪念日和任何其他日子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也不过就是是秃子后脑勺的最后一根头发也掉了,但是这一天对于喜欢听故事的我们而言,还是意义非凡的。


它让人可以站在一个节点上,往后回顾总结与成长,往前期待梦想与憧憬。


往者不可谏,空余回响;来者犹可追 ,静待佳音。



要怎样做如何让新的一年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值得期待呢?

我的建议是:发愿。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有云: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很多人新年总会到寺院去许愿,希望能够“所愿皆成”,但其实佛教并不认同近乎于做生意的许愿,佛教提倡的是“发愿”。


发愿,是我想做什么;许愿,是我想要什么。


许愿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秘的外力保佑,发愿是激发自己内心的力量,并且在这个动力的推动下去实践。


发愿是在因上努力,许愿则是在果上攀缘,前者主动,后者被动。


古语云“智者求因,愚者求果”,聪明如你一定知道该怎么选。



地藏菩萨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悲愿;观音菩萨有千处祈求千处应的慈愿。


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普通僧人每天要发“四弘誓愿”。


最为著名的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


众所周知,我们凡夫所居住的娑婆秽土是五蕴聚合的产物,其实净土的材料也是五蕴,但与凡夫烦恼业力招感的“五取蕴”不同,极乐净土是清净愿力化现的无漏五蕴。



我等生死凡夫发愿,不一定要追求宏大和感人。正所谓“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大”, 从背会一部经典到完成一项定课,小的愿望集合起来也能实现大的改变。

大家可能总听出家师父提到“发心”这个词,发心和发愿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愿的要求更高,更需要耐心和毅力,就像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


而发心更多时候仅仅是一个念头的踊跃,看见路上有小虫子,发心把它捡到草丛中,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


某种程度上,发愿就是持续的发心,就像在暗夜打出一道手电光,让自己凌乱的步履有确定的方向可以踩踏。

塞涅卡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有了愿力的轨迹,我们的心猿意马才能“往道上会”。


发愿不仅可以为我们带来方向感,还能培养我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实在是新年必须添置的生活良品,当然了,仅仅发愿还远远不够。

行愿平衡,方能所愿皆成


在佛教中,愿字往往会和行字组队措辞,“大愿大行”、“行愿深广”。

愿与行的关系有点像知与行,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愿与行,如鸟的双翼,车的双轮,缺一不可。


志愿所向,须有行动方能满足;行动所成,须有志愿方能引发。


践行是一分一厘的靠近,愿望是千山万水的照亮。


愿望的种子再殊胜,也要有行的灌溉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目标是愿望的准星


而对于大多数心力羸弱有愿无行的人来说,他们缺的可能只是一个“目标”。


如果说学佛是愿,那么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意作意、法随法行就是目标。

如果亲近善知识是愿,那么一个星期亲近一次就是目标。


目标永远要比愿望更细碎,也更容易“践行”。

愿望是我们的主观期望,目标则是理性客观判断后的实际期望。如果没有目标,愿望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水中月,镜中花。

人都有愿望,但你有没有思考过现阶段你要的具体是什么? 或者说:“做好哪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加快心愿的落实”?

我们有各种愿望,我们想做的太多太多,然而这么多的愿望有几个被你转化成了目标?没有这个转化,我们的心愿就仅仅停留在那个“希望能够实现”的层面。

和愿望不同,目标要尽可能避免宏大、空洞,必须要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尽可能顾及到具体和艰巨这两个坐标轴。王健林说先立一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


一般人不能也这样设置目标,那是做百日梦。很多人设置目标时也会过于追求“漂亮”,“而忽略可行性。


“一天念一部法华经”、“一周念五十万佛号”,最后这些看起来令人肃然起敬的目标全都无疾而终。


发愿时,我们的头脑是发热的,当温度达到一个恒定度,头脑处在高温稳定阶段,说明一个人的愿望熔炼成功,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达成了“胜解”。


设置目标时,则尽可能的要让自己的大脑冷却,进行 “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衡量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法。

越具体,越清晰,就越有“可操作性”,越有可能“所愿皆成”。

祝大家新的一年福慧双增,六时吉祥;行愿均等,所愿皆成!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直接点击,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