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你未来最担心孩子什么?
我会说,我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不会玩”。
当然这种玩,是健康的玩,是自得其乐、是兴趣广泛、是朋友众多,不是简单的感官刺激或金钱消费。前者是幸福的体验,后者是懒惰的放纵。
未来的世界里,当大部分工作都被机器取代的时候,也许你能去带着一群人玩,或吸引大家看你玩,才是精英阶层的工作岗位,也是机器暂时无法取代的工作岗位。
看看美帝,他们的农民人口不到2%,却养活3亿美国人,还有大量粮食出口。他们的工人人口不到10%,却仍然是世界制造大国。那么省下来的其他人都去哪儿了?
大部分都进入各种娱乐体育服务事业了,也就是去“玩”儿啊。
好莱坞的产值有多少?我不清楚,但随便一部大片电影都有10多亿的销售额吧。
NBA的价值有多少?我也不清楚,但随便一个球星都有上千万美元的年收入吧。
总之,娱乐、体育竞技、影视、甚至网络游戏这些“玩乐”产业在疯狂地发展,而且永远不会停止。
再看中国,以铁路为例,原来一趟旅客列车,一节车厢至少2名列车员,加上列车长、值班员(补票员)、炊事员、厨师、服务员、餐车长、检车员、乘警等,一趟列车将近60名员工。
现在呢,一趟高铁就是3-4个小姑娘再加个保洁员在那儿走走,其实,理论上可以不需要乘务人员,反正都是自动开门、旅客可以自己上车、自己下车、自己找座位。
——再往后,火车站自动刷卡进出站,高铁自动驾驶、售票在网上自助搞定,相当于车站客运员、火车驾驶员、车站售票员都不需要了。
这就是趋势,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也许30-50年后,只需1%的人操作一些智能工厂或智能农场,那么社会上一切一切的商品都可以生产出来了,那么剩下99%的人去干嘛呀?
只有都去寻开心啦。
看现在的电视节目,只有寻开心的节目最吸引人,从快乐大本营、爸爸去哪儿、快跑吧兄弟,到孟非的非诚勿扰、我们15个、中国好声音,本质上还是一群人在那儿玩。他们玩得开心,所以咱们看着也开心。
其实,现在很多“会玩”的自由职业者,现在已经初露锋芒了,他们就是婚礼策划师、年会运营师,或者广义的自媒体人,比如罗胖、顾爷,其实也是在手机上带着大家一起玩。
这就是趋势,将来一切行业都是娱乐业!
这句话其实是一本书的书名,《一切行业都是娱乐业》,它说娱乐在重构一切行业规则,重新定义你的产品、消费者……从娱乐化的角度,用娱乐化的方式。
没错,以后就算是开公司,其实也是领着一群人在玩。小时候,如果能够组织一群人去玩,长大了,自然也能组织一群人去赚钱,这些能力都是相通的。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是“孩子王”,他总能带着一群孩子嗨起来,那么他的未来,恐怕要比那些只会死读书的孩子要强很多倍,因为他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亲和力,都可以秒杀其他孩子。
任何能力都靠练习的。如果一个孩子,他天天上学或放学,都在琢磨着怎么带一群人“去玩”,那么这方面的能力,练了十几年,日积月累,等他成年以后,比一个老实巴交的只会读书考试孩子要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
再来看西方名校的录取标准,看那些哈佛、耶鲁、牛津、剑桥,他们是怎么选择新生的?我也看了好多这方面的书,其实总结起来,不过三条:
学得好、玩得好、能带着大家玩。
所以啊,我看到很多中国父母为孩子的考试成绩担心,却很少见过中国父母为孩子会不会玩、会不会自得其乐、会不会呼朋唤友和呼风唤雨而担心。如果孩子真会玩,以玩的激情和能力,那点应试能力真不是个事儿。
因为,有“玩”的心态垫底,现在的应试教育不过是一个拙劣的考试游戏罢了。
既然参与这个游戏,咱们大可以放松心情,设计攻略,在保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思想阳光的前提下,激发对知识的兴趣,顺便把这个考试游戏考个高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把一切教育的科目都转化成游戏来玩,又有什么不可以?
有个话题很火,就是说教育到底是快乐的还是辛苦的。
两边都吵得一塌糊涂、不死不休。咱和个稀泥吧:
假设你怀着登顶的梦想去登珠峰,空气稀薄、路途艰险、寒风刺骨,辛苦不辛苦?当然辛苦!但是呢,挑战自我、实现理想、登临绝顶,快乐不快乐?当然快乐!
咱们做父母的,自己本身也要慢慢地学会玩。在忙完一切工作以后,回到家里,可不能再对着孩子大眼瞪小眼,或者自己看手机不去管他哦。
下班的路上,就应该是情绪模式转换的过程,从公司的“白骨精”模式,转换成家里的“神经病”模式,百无禁忌地陪小朋友疯玩吧。
吃饭、走路、洗澡、睡前,都可以是游戏嘛。
吃饭不重要,吃得开心才重要;
走路快慢不重要,走得有趣才重要;
洗不洗得干净不重要,洗得好玩才重要。
让咱们慢慢锻炼吧,因为30年后,会设计游戏、会讲故事、会随手利用任何道具和资源、会角色扮演、会共情和会跨界的产品经理、导演、旅游设计师、聚会策划师、游戏组织者是社会上最核心的人才。
一定要让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而幸福的本质,是一种生活体验。
想必大家都参加过同学聚会、老乡聚会、公司年会、朋友婚宴、客户酒宴、死党生日,如此等等,你能找出几次印象深刻、尽兴而归的场合吗?
很少!对吧?除非碰巧遇到一个“会玩”的家伙。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扭曲气场、影响环境、哄抬气氛,让我们可以轰轰烈烈、爽爽快快的宣泄。这些人才,才是21世纪最贵的,也是最幸福的人。
总之,会玩的孩子,才有未来。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30年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有钱?有房?有车?有工作?未来30年,你知道他们将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对于70、80后来说,进名校、入外企、做公务员,不管出身如何,通过个人拼搏,总有机会踏上父辈们期待的那种——中产阶级生活轨迹。
而我们的孩子,他们面临的环境和竞争,会远远超出我们这代人的经验可以理解的范畴。
未来是一个高度关联、无孔不入的智能世界。
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是苏格拉底发明的,是三个词根的拼写,前面那个“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本意是引导出来。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
1956年,一个美国黑人小姑娘想去自己社区里面的白人学校被拒绝。因为当时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是不能混合的。
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愤而起诉。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国联邦大法院,6位大法官坐到一起讨论,把黑人和白人隔离开来,到底是否违背了美国的宪法。
这也是心理学第一次作为测量学科被引证。
通过实验看到,当把白人和黑人隔开来之后,虽然孩子只有4岁,依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白人比黑人好。
于是大法官们做了一个定论,这也是美国很著名的1956年教育法案。
这个法案的执笔人叫布朗,布朗法官第一次清楚地在法律文件中,阐明了教育的观点:
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注意:是孩子本人的幸福,不是他家的,不是他的学校的。)
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教育应该是倾听孩子的声音,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现在我们所有的教育都是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今天的小学生最需要小学所教的能力,是什么时候?
不是高考的时候,而是35岁的时候,这一辈子他在职业最顶峰的时候,最需要运用到的:从小到大学习的人际技能。所以今天所讲的人才,是要适应他35岁,也就是2040年的社会,而不是适应16、18岁高考时候的人才。
在过去20年间,在信息时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20年会极大程度被电脑所取代,而到那个时候,所有做这些工作的人都可能面临失业。比如现在趋之若鹜的银行柜员,五年、十年之后,这个职位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没有别的技能,会非常尴尬。
逻辑分析能力是信息时代的核心,而概念时代是什么呢?是高概念化、高感性的人才。
举个例子,麦肯锡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咨询公司,1993年员工有67%是MBA,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41%。
现在10年过去了,还在继续往下降,那么是什么人填补了麦肯锡这些头脑一流的MBA呢?是麦肯锡增加了很多MFA(Masterof fine art),就是艺术硕士。
麦肯锡意识到,他们的调查报告,必须要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于是很多MFA慢慢替掉了MBA。
更加好玩的是,有几个公司近几年很火吧。
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推进的时候,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就会被电脑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计算可以被电脑完成,但是创意不能。
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7年,世界五百强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强是30年,而我们的职业生涯至少也有30多年,这意味着如果你一毕业就创业,一创业就创成了世界五百强,那么在你退休的时候,公司正好倒了。
所以当世界五百强都只有40年寿命的时候,你就会更明白,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5-7份工作,而且换2-3个行业。
其实不仅公司命短,行业的命运也如此。一辈子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教他在大学期间,做好一个专业,你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对他的诅咒,是在害他呢?
中国和美国的GDP,2008年中国人均GDP是3400美金,2013年人均6470美金。预计到2016年中国人均GDP到八千美金,2025年中美GDP就会接近,2040年就会持平。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3000美金是一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界限,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挣脱了贫困,开始过得小康和幸福。
8000美金也是经济学上公认的一个拐点,在这个点之后,幸福和经济收益,没有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怎么挣钱,都不会过得更加幸福。
我们的幸福感,不会随着我们的收入上升。
所以下一代人,一定不会像我们这代人,追求房子,追求安全感,追求生存,追求赚钱,他们会真真正正的代替我们,开始追求幸福,在我们看来有点小奢侈。
现在的90后主要需求是什么?90后是第一批公开在网络上承认自己是脑残、屌丝,承认对方是女神。心理学上,一个人的内心要极其的强大,才敢自贬到这个样子。
现在的90后呈现出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90后从开始的安全感走向自我实现、被认同的需求,虽然有一点稚嫩,但他们去追求个人成长和存在感,是历史趋势,与外界的环境完全符合。
着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未来有六种技能:
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还有你需要会玩,你需要找到意义感。
当2040年,活的很好的人应该是这样: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儿,而且有点自己的小追求。
未来我们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小学不让他做,大学不让做,媳妇不让他挑,房子不让他选,工作帮他找好。
于是到他35岁那年,真正面临他的职业变化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懂,而他一次选择都没有做过。
所以一个真正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是适应比规划更重要。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定一个三到五年的计划,就足够了,然后有极强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拥抱变化,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业。
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所谓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
爱因斯坦成功的创造了一个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方法,有些人可以把兴趣变成自己的热爱,还有些人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
所有这一切,都能让你觉得:工作虽然不是最成功,但一定是更加幸福,因为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没有一个人看到自己是最成功的。
讲一个真实的发生在小吃店的故事:
一天,一个中年人提着一个小提琴,跟着一个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刚参加过一个小演出,但小姑娘嘟着嘴不开心。原来小姑娘刚参加小提琴的三级考试,没考过。
她父亲就说,爸爸当年给你报这个小提琴班,不是为了让你过级。
爸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长大了,爸爸不在你身边,你觉得不开心了,把琴箱打开,帮自己拉一曲,那个熟悉的音乐走出来,环绕着你,就好像爸爸还在你身边一样。我就希望你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在这个时刻陪伴着你。
在未来信息透明,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你一定要帮你的孩子,拿到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