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过一篇《
致20岁的我,你应该早点去北京、去上海
》,昨天我又写了一篇《
我为什么要逃离北上广了
》。有人问我那么我们96年的该怎么选择?也有人说,你这不是矛盾么?
其实我觉得完全不矛盾。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的问题。
我认为年轻的时候,特别是刚毕业的时候,你应该追求去全国最发达的地方,机会最多的地方,去追求建立一番事业。而年纪大了,你可以从家庭的角度考虑是留在大城市,还是逃离北上广。
我以前曾经说过,美国有一个概念叫做
settle down
,其实就是安定下来的意思。在美国年轻人大学毕业了,往往去大城市,比如纽约,那里有无数的机会。当然房子很贵,买和租都很贵。往往需要合租,住单间就要住得很远。其实现在北京、上海也是这个情况。
而当到了30来岁,已经结婚了,考虑生孩子的时候,美国人就会考虑搬到
suburbs
,也就是美国的郊区,买一个大房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然也有房价的问题。
美国的大城市房价也很高。一个普通人即使到了30-40岁也不能很容易的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中心区买房子。而搬到suburbs就可以买大房子了。
但是这也不是唯一的原因。
其实这也跟性格和人生阶段的不同有关系。
大城市确实方便。年轻人喜欢去大城市去打拼,因为机会多,也因为好玩。年轻人喜欢在大城市住在某个阁楼上,但是楼下就是酒吧,就是咖啡馆,就是club,方便夜夜笙歌,朋友也多,每天都可以搞玩到1到2点。
等到年纪大了,要结婚生孩子了,需求就不同了。养育孩子需要更大的空间,需要安静的环境,需要安全,需要和睦的邻里关系。所以,年纪大了,要settle down的时候,往往就想搬到suburbs去买一个大房子。
其实这样的阶段不同住在不同的地方,我认为是很好的。
国内的问题其实是发展太不均衡。郊区啊,农村啊,教育医疗配套都很差。所以,我想回另外一个城市,比如我的家乡天津,虽然还是城市,但是房价更方便便宜得多,而且我已经有了一套房子在那里。
有人也许会问你会后悔当年来北京和上海么?
我当然不后悔,我只后悔我在天津待了2年多,才去的北京。在北京7年多才去的上海。我在北上漂泊了17年。早知道,也许我可以去更多大城市,更多的大公司去历练,也许我也该在深圳待几年,也该在广州或者香港待几年。杭州、成都、重庆,其实也都可以作为某种首选地。
如果我不在2005年左右去北京,我就没机会在金远见、265工作,也没有机会跟霍炬一起创建一家公司。也没有机会最早接触iOS开发,也没有机会开发有道词典iOS第一版。也没有机会作为技术顾问服务ftchinese,那么也就没有机会让nick教我怎么用shell来统计日志。
如果2010年我不去上海,我就没有机会在盛大创新院工作,老许、老莫、方块、李杰等,我今天最好的朋友和前同事,就没办法认识。我也不会第二次创业,也不会认识Sycx老师。我也不会有机会认识楠子。
大城市汇聚了一个国家的精华,最好的公司,最好的享受,最好的机会,和最好看的姑娘们。
我在最好的年华,到了中国最繁华的两个都市,寻找机会,付出努力。我获得了无数,有机会,有金钱,有享受,更重要,我认识了无数牛逼的人,收获了人们的信任和友情,还找到了爱情。
所以,我还是要说,即使在我要离开上海的时候,年轻的人,如果你有一腔热血,你有理想,你有冲劲,你想见识这个世界,你应该更早的来到大城市去打拼。
但是到了35到40岁,你需要考虑settle down的时候。问题不一样了。我喜欢终身学习,但是我今天认为我已经能超越地域了。我可以在互联网找到全国所有,甚至全世界的牛人去学习。我的挣钱能力也超越了地域了,我可以在全国各地都挣到我在上海可以挣到的收入。那么我的选择当然不一样了。
当然房价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但是,其实我不是不可以settle down在北京和上海。我有无数的机会。但是在40岁以前,我并不想被北京和上海牵住,我的征程是星辰和大海。我不想落户口在北京,也不想落户口在上海,因为我那时候并没有认为北京上海就是我征程的终点。
我也有无数的买房子的机会。在北京,我们曾经看的一套133万的房子,今天至少价格2000万了。在上海,我的朋友曾经问我要不要买的他的老房子,140来万我没要,过了一个春节,就涨了50%。你说完全没有后悔,我当然也不是。但是那些事情都过去了。我不认为这对我有决定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