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有乾景文化
文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活动;工艺美术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制作绘画技术培训。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会议服务;企业策划;经济贸易咨询;技术推广服务;销售工艺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NaturePortfolio  ·  西工大:脊椎动物肺脏的起源和演化 ... ·  昨天  
超级数学建模  ·  埃里森放话“48小时AI定制癌症疫苗”:是颠 ... ·  2 天前  
研之成理  ·  董绍俊院士JACS | ... ·  2 天前  
社会学研究杂志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25年非事业编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有乾景文化

120元看达芬奇的复制品贵吗

大有乾景文化  · 公众号  ·  · 2019-05-10 14:09

正文

参观者在《最后的晚餐》复制品前观赏。本报记者 饶强摄

4月16日下午,全球艺术教育推广项目“达·芬奇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蒙娜丽莎》《天使报喜》《抱银貂的女子》等现今收藏于4个国家、11个顶级美术馆中的达·芬奇作品,经过意大利相关机构的数码扫描输出后形成等大复制品,一次性呈现在北京观众面前。这项展览的参观票全价是120元。还在预售阶段时,就有网友留言说,花120元看的却是数码复制品,有点贵。也有的观众说,那可是达·芬奇的复制品,贵点又何妨?

在美术馆售票前台,学工科出身的小邢陪着外地来的同学一起买票。她说:“我们没买到80元优惠票,有点遗憾。全价120元算刚刚好吧,再贵可能我就要犹豫了。”但是同样在买票的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毕业生冯硕认为,“别说120元,220元也得来看啊,这可是难得一见的集中展出。”他说,“有的人愿意花120元看个展览,有的人愿意加价两三百元去买双球鞋,哪个值呢?全在个人爱好。”

展览并没有安排在美术馆内,而是在紧邻美术馆的一片空地上搭建了一个专门展厅。迈入展厅会发现,所有的复制品都镶嵌在画框里,呈现在一种特殊材质的布面上。看了大部分作品的罗女士说:“这都是打印出来的,我觉得票价有点贵。”旁边,带着一岁多宝宝来看展的王女士搭话,“还好吧,这120元是通票。除了这个,美术馆里其他五个展也能看啊。”也有观众一边拿手机拍照一边嘀咕,“过瘾!看原作就算凑上去,有的也隔着玻璃。哪儿可能离这么近拍啊。”

在最大的作品、40多平方米《最后的晚餐》壁画复制品前,许多参观者席地而坐长时间静静观赏。中国画院研究员王鲁湘感慨,“终于看清楚这件作品了。我看过原作,但是距离太远根本看不清细节。站在等大复制品跟前,才发现这幅壁画里每个人物的脚刻画得非常细致。”由于达·芬奇在绘制这幅作品时为了实现逼真的自然效果,摒弃了当时通行的“湿壁画”画法,导致这幅作品后来状况逐渐恶化,几次经历大修。在复制品上,壁画残缺、剥落和修补痕迹也都如实反映出来。

“达·芬奇存世的绘画作品不足20件。此次展览中的17件作品,它们的原作分散藏于世界多地的美术馆。就算你亲自去到这些美术馆,也不一定能一次看全。”央美美术馆馆长助理高高介绍,虽然是复制品,但这套复制品在全球只有一套,它们的展出也和原作一样需要温湿度控制。而且,呈现这些画作的特殊材料背面排布着密密麻麻的电路,用来调节色调色温,高度还原画面质感。

针对观众对票价的不同意见,央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回应,“非营利艺术机构只有获得更大支持和关注才有发展。以门票方式获得观众支持,更能放大美术馆的社会效益,逼着美术馆把工作做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