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界新媒体: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华东理工钱旭红院士、杨有军《自然·通讯》:短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吃瓜,这个课题组火了!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北京大学雷霆课题组《自然·通讯》:通过单组分 ... ·  3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郑大刘春太/刘虎团队 Sci. ... ·  4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天津大学,最新Nature,标题仅4个单词!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ESM》: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效热管理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1-10 12:52

正文

研究背景

相变材料能够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在快速充电时产生的峰值热负荷,从而实现热量的快速耗散。具有快速散热、高温下良好的散热均匀性、低成本以及结构简单等诸多优点。然而,相变材料固有的低热导率限制了其热扩散速度,为克服这一限制,研究者通过将高导热填料引入相变材料中来提高其热导率。但在相变复合材料中,虽然可以通过提高导热填料的负载量来实现高功率密度下的热扩散,但这会导致相变成分占比降低,从而会大幅度降低相变复合材料的能量密度。因此,打破相变复合材料中高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之间权衡仍是一个挑战。

文章简介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庞凯专职研究员团队设计了一种双曲面石墨烯气凝胶HGA作为高导热填料来制备解决高有效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之间矛盾的相变复合材料PGCPGC12.5 wt%的填料负载下显示出约30.75 W/mK的高热导率和90%的高潜热保持率。该工作以“High power and energy density graphene phase change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 of Li-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https://doi.org/10.1016/j.ensm.2025.104003)期刊。

工作亮点

首次采用双曲面石墨烯气凝胶作为相变材料的导热填料,其独特的面面接触三维网络结构优化了传热路径,在仅12.5 wt%的低负载量下显著提高相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30.75 W/mK),同时潜热保持率高达90%PGC展现出1003 Wh/kg的超高有效能量密度和2927 W/kg的功率密度,将其应用于商业14500型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在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PGC能够使电池组的温度始终稳定在约42℃的安全高效工作温度。本工作新颖的材料体系,有望解决传统相变复合材料设计中高功率和能量密度不匹配的导热瓶颈,为锂离子电池散热技术革新提供技术保障。

主图概览

PGC用于锂离子电池组的热管理。(a)锂离子电池热失效过程中的三个阶段;(b)带有PGC热管理系统的锂离子电池组和(c)裸电池组示意图及其在30 A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数码照片和热成像图。
PGC材料的制备及特性。(aPGC制备的示意图;(bGO膜,以及(cHGA实物图;(d)拱形PGC单体;(eGO膜、(gHGA和(iPGC的横截面SEM图;(fGO膜、(hHGA和(jPGC的表面SEM图。
3 PGC的热学性能和电加热性能。(aHGA负载量与PGC热导率之间的关系;(b)不同HGA负载量的PGCDSC曲线;(cPGC的潜热和比热随HGA负载量的变化;(d)与先前报道工作的潜热保持率与热导率的比较;(eHGA负载量与PGC电导率之间的关系;(f)不同电流密度下PGC的温度上升曲线及其在0.75 A/cm²时的热成像图。
4 PGC的有效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a)用于相变材料的有效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原型测试装置及其相关参数;(b)输入功率为0.34 W时石蜡和PGC的温度上升曲线;(c)石蜡和PGC的有效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关系图,30 wt%时有效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降低用虚线标出;(dPGC的斜率(E/P)与HGA负载量的关系;(e)石蜡和含有12.5 wt% HGA填料的PGC的有效能量密度随厚度的变化。
锂离子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的热管理性能。(a)裸电池组和PGC系统的温度上升曲线,容量倍率从2.75 C3.75 C;(b)在3 C倍率下,裸电池组和PGC系统在10000次充放电循环期间的温度变化;(c)在10000次充放电循环期间,带有PGC系统的电池组的容量和库仑效率。

致  谢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尖兵”和“领雁”研发计划、浙江大学“百人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项目的资助与支持。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