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反不正当
竞争法》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点评:
以迪奥(Dior)为例,主播从第三方网络平台购买了品牌空盒,自制“迪奥Dior”化妆品并予以销售的行为。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二)款的规定,涉嫌侵犯
克里斯蒂昂迪奥尔香料公司
迪奥Dior
商标专用权
。再则,如果该款“迪奥Dior”化妆品包装、装潢具有一定知名度,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还涉嫌构成
不正当竞争
。
2、行政责任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六十条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八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实施混淆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点评:
根据上述法律的规定,主播的行为如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还可能承担“
停止侵权行为、没收或者销毁侵权商品、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等”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
二百一十三条
【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点评: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若该主播在化妆品上使用的迪奥(Dior)与商标权利人克里斯蒂昂迪奥尔香料公司注册的商标相同,情节严重时,还涉嫌
假冒注册商标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