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作为
中国唯一的热带省,
我猜测海南一直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蜜月岛。
至少三亚一直走得是
情爱路线,
恨不得是块石头就刻上“爱”字。
导致狗和一男同事出差,一路尴尬得都不敢看对方的眼睛~~~
海南岛于中国最南端,
中国第二大岛。
在历史上,经常被划成广东的一部分,1988年才正式建省。
带着南海大大小小600多个岛,成为
中国海域面积最大的省。
也是中国边疆省区中邻国最多、边境关系最复杂的省份之一。
曾经是大陆的一部分,由于火山爆发,地壳下陷,海水上升,形成30公里的
琼州海峡。
海南岛才横空出世,现在岛北部还有大量
火山痕迹。
早在六千多年前,中国南方百越族的一支,
黎族
的祖先就从两广地区渡海而来。
黎族人对船特别有感情,就把房子修成倒扣的船型状。
虽是中国第二大岛,但海南省
陆地面积是中国最小,
现在高铁3小时就能环岛。
地形
中央高,四周低,
中部五指山主峰海拔1867米。
五指山发源的河流在四周冲积出平原,平原面积占28.7%。
本来从千里之外赶来的冷空气到了海南就已经苟延残喘了,被五指山轻轻一挡,就彻底被掐灭了。
因此,海南全省
气候温暖,
森林覆盖60%,热带土地占了中国近一半。
岛南端的
三亚
根本不曾见过冬天的模样,扶摇直上的房价里全是人们对温暖的渴望。
全年雨量充沛,
平均年雨量约为1728毫米,在五指山的东侧迎风坡降水量甚至可以到3500多毫米。
水热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长得又好又快,是中国独一无二的
育种基地。
尤其是南部四市县堪称冬季天然温室,袁隆平就是在这里培育杂交水稻,改写世界水稻史。
让十几亿中国人真正意义上走出饥饿,老先生是全民偶像,海南也功不可没。
水稻一直是海南人的主食,海南人特别
爱吃粉,
各地做法不同,但都象征着吉祥长寿。
身处一个温带国家的热带岛屿 ,海南人是永远不会明白一个
不穿秋裤的岛屿,
对于身处苦寒之地的大陆仔们拥有怎样致命的吸引力。
从汉武帝开始,中原王朝就一直想控制这里。
但这个南方以南的地方实在有点远,海南人鸟都不鸟中央一下,经常暴动
,大写的不服。
一直到近代,海南人民的
反抗精神都特别高涨,
从抗日到反蒋,海南都是根据地。
历次革命中,女烈士就有近2000人,占当时广东省女烈士的64.14%。
其中就有名声在外的
红色娘子军。
中央既然管不了,就把海南当成
官员流放地,
单唐朝就贬来了11个宰相。
到了宋代,还来了个文艺小天王苏东坡。
虽然一边流放一边写诗,但海南岛还是远到让他开始怀疑人生了,不过听说吃了生蚝就感觉好多了。
有个
东坡书院,
本来门票就很良心,站在门口背诗还可以免,简直就是
中国门票界的一股清流。
大量文化界大V给本来文教贫瘠的海南带来各种
高级审美和精英文化。
海南也从一个海外孤岛成为与中华文化浑然一体的礼仪之乡。
后来很多朝廷官员都是出自海南,比如大名鼎鼎的
海瑞。
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福建莆田人移民到海南岛,带来了
闽南文化。
现在的海南话就是
吵架像撒娇的闽南方言。
海南人也延续了敢拼敢闯的闽南精神,人人怀着一颗
下南洋的心。
在清朝民国时期,每年都有好几万海南人闯荡东南亚。
海南人有句俗话说,去番吃的苦与脏,严冬过后是春光。
第一代海南人干着社会底层
最脏最累的三把刀行业
——“砍刀”割橡胶,“剪刀”理发,“菜刀”开鸡饭店。
一代代风雨血汗里的打拼,海南籍的人造花大王,汽车零件大王等等各类大王在国际社会留下赫赫大名。
现在,作为
中国鸡界的灵魂歌手——海南鸡饭
已经风靡东南亚,成为新加坡国饭了。
海南也成为
中国华侨大省,
华侨人数仅次于广东福建。
中国人讲求落叶归根,华侨在外辛苦打拼,最终为的还是衣锦还乡。
不断回国的华侨们把南洋建筑带回了中国,在海南很多地方都解锁了
骑楼老街
这样又能避雨又能防晒的建筑。
还把橡胶、可可、咖啡这些
东南亚作物
带回了中国。
海南橡胶产量占中国70%以上。
海南人把咖啡叫歌碧欧,中国第一代咖啡就出现兴隆华侨农场。
油条加咖啡
是当地人的早餐,豆浆这是被劈腿了吗?
从人间烟火的咖啡香气,到五彩缤纷的南洋民居,在这个富饶肥沃岛屿上,海南人连接着大陆和南洋,过着天真质朴的慢节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