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回复 礼包 免费领取【8G总裁班视频+100本经管畅销书】
◈作者:景素奇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大老板可读懂了二老板的惆怅?
如果说小品里朱时茂扮演反派,会引起“浓眉大眼也会叛变”的惊呼,那么现实中同甘共苦1/4世纪的梁信军竟会突然决然离去,更加令业界唏嘘和老板们深思。
2017年3月28日晚22时,复星国际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创始元老、复星国际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宣布辞职。
由此离开其一手参与创办、供职25年的公司。联想到2012年12月起,只休假3个月的复星四剑客之一的联席总裁、复地董事长范伟,至今也没有回归。至此被业界传位美谈的复星四剑客,已有一半因“健康”原因离场。
而他离职引起的除了轰动,更还有感动。梁信军的辞职信,道出了一位创业元老离职时的不舍、失意、无奈和期待等复杂情感。相对应的另一封信,则来自复星董事长郭广昌,充满了深情、歉意、理想、初心和期盼,也超级复杂。
我相信这两封信一定让很多复星人落了泪,特别是那封辞职信。
为何一起共同创业25年的梁信军会离职?而且这么突然?所谓健康,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体面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
战略是老大的,还是大家的?
组织发展的战略,最初是大家共同商定的。但随着组织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多元,到了不依靠个人力量来驾驭时,老大的日常工作就是指方向、定战略。于是关于方向战略的信息越来越多地汇集到老大这里,老大对大方向的把握越来越按自己的感觉走。而一同创业的二老板们则越来越把精力、智慧用在了执行上,对战略把握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而看到的信息和问题也是偏执行层面,企业越大自然问题越多。
就这样,老大和二老板对企业战略的认知越来越有偏差。二老板们想解决眼前问题,老大却想解决远期问题,对一线的隆隆炮声要么听不到,要么听到的是被包装过。于是,二老板们认为当务之急的现实问题,甚至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战略问题,却常常得不到解决。两者的战略分歧明明越来越大,但老大仍不断提出新的战略目标,于是二老板们越来越失望甚至心寒:自己在企业战略方向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自己的意见不能采纳,如果继续下去,他们预判企业风险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危及自身。既然自己不能影响企业往正确的方向走,干脆撤退不干了。
对这点,醉心于望远的老大,往往察觉不到二老板们这一微妙的心理变化。时间久了,二老板们最终说服了自己,离开了自己本来割舍不下的创业团队。
❖
能否给兄弟们喘口气的机会?
虽然梁信军的辞职信和郭广昌的回信各说各的,但从二者的信中还是读出了呼应的内容:二老板们始终奔波在创业的道路上,很累,非常渴望有喘息的机会,但老大却始终不给。
梁信军写道:
“无论天资、情商、智商、财商,我自认只是中上。92年创业,能成为今天这样成就和体量的复星一员,25年前、乃至10年前,我都是万万想不到的……”,
“我感谢你们在复星爬坡深展需要出力的时刻,允许我离队休养。”
前一句是虽然包含了自谦和自豪,对公司的成就心满意足,但与后一句联系起来,则说明自己实在是爬不动了。
而郭广昌回信写道:
“我还记得信军有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么评价我:广昌到了一定高度,一定又会提出下一个更高的目标。现在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就像爬山,有时候我没有顾及大家是否疲惫,却一直望着更高的山峰,心里总想着跟大家一起往前走。但其实,可能我们队伍里面已经有同伴需要喘口气、需要休息了。”
一个代表组织成员,太累了,想休息喘口气;另一个则代表组织,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持续不断地给组织提出目标,牵引、催促大家前行。
那为什么老大很少有喘口气的诉求呢?难道老大不知道疲倦吗?为什么同是创始人,同时出发,一个想喘口气,一个则不断地提出新目标、新挑战呢?
一是角色使然。郭广昌们作为老大,必须自我驱动,持续前行,否则企业早已停滞前进。所以老大是企业的发动机。而二老板们,则完全看老大的要求和状态来行事,如若不然,也不成其为一个团队。毕竟一个团队,只能有一个核心和一个方向。
二是休息方式不同。老大的休息大多都是主动的,只有涉及不可抗力才会被动休息。比如协助司法调查。同样,老大干事也是主动的,无论是作还是息,都是自己主动把握的,是与生命律动和谐一致的。老大想干什么,就招呼大家讨论协商;老大想休息,大家都不好意思打搅。
而二老板们不行,正休息时,被老大临时安排了事情,马上就得去干;而自己想干点事,则必须和老大商量后才能干。所以,二老板们的作与息都是处于被动状态,与自身的生命律动规律不和谐,所以更累。
三是方向感不同。老大的角色,必然强化老大的目标感和方向感;而二老板的角色,则强化了老二的跟随感和服从感。所以,领路人往往不觉累,而跟着走的人往往很累。所以,当二老板们长期被动作与息之后,总想休息一下,喘口气。然而,喘口气对于他们恰恰是奢侈品。
四是累的地方不同。老大总是动脑筋,定战略、做决策,而剩下执行,则是老二们的事。老大定完战略、做完决策后,又开始动脑筋,想下一步的事,而负责执行的老二们则是要结果的,需要持续的耐力和克服实际的困难。老大是动脑的,老二是动手的,所以老二累的是身体,更想喘口气。
❖
老大的脾气,老二能忍多久?
郭广昌回信中写道:
“在公司,我对别人还算比较客气;但对信军,这二十几年我一直没有客气过,该说就说、该批评就批评。当时我觉得肯定我是对的,但其实也未必尽然。这样的二把手,信军得需多少的容忍、多大的艰难调整,才能接受和面对当着大家的这种批评,换成我一定没有他这样的隐忍。实在太多的抱歉,太不容易了。”
显然,郭广昌的脾气不小。人们常说老大脾气往往都不好。反之老大脾气好的结果会是怎么样?肯定没规矩、各干个的。俗话说:慈不掌兵。脾气太好者,肯定不适合做老大,至少是在中国。
这段话,也透射出郭广昌作为老大角色使然。老大,天然地代表了组织,代表了政治正确,所以,老大可以批评任何人。而如果是老大不正确,二老板们只能以适当时机、恰当方式来提建议。
此外,老大批评组织成员往往是有区别的。往往与自己感情最近、最亲密无间的人,批评最狠,最不讲方式。反而对那些感情不近的人,则往往讲究策略和方式。再者,对兄弟般情感的二老板们的这种狠批,还有一个示范效应:连他我都敢狠批,甭说其他人了。有时老大批评兄弟般情感的老二,实质上是批评其他人,指桑骂槐。
时间久了,老大批评二老板们习惯了,往往不假思索,信口就来,甚至忽略了二老板们被批评后的心绪及脸色的变化。二老板们虽然一直忍耐也习惯了,但忍耐都有个极限,一旦极限突破,往往不可收拾。
也因此,梁信军会在辞职信中说:“无论天资、情商、智商、财商,我自认只是中上。”这里的潜台词是:一则能力有限,遭到老大的批评是应该的。二则当不断有越来越优秀的人进入后,自己驾驭起来感觉越来越吃力。三则老大经常表扬新人,持续批评自己,强化了自己的弱势心理,甚至有时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随着公司不断壮大、业务逐渐多元时,二老板遭受老大批评时,会感觉自己在阻碍企业的发展,选择继续忍耐,反而影响公司发展,不如干脆撤退算了,避免因自身业务能力问题而被老大“忍痛割爱”。
❖
创业初心,能激励老二走多远?
郭广昌回信中写道:“记得最初,我们说自己创业,最大的好处是,每天可以做不同的事情,都可以做着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确实这25年来每一年的复星、每一天的复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只要愿景还在,初心不改,复星就还是复星。我们都会离开,所以说我们都是过客,信军是过客、我也将是过客,大家都将是过客,但我们共同的希望就是让复星的事业走得更远、我们的初心代代相传。现在,让信军先休息一下,我、阿汪还有各位,继续为与我们休戚相关的每个人的健康、快乐、富足而向前走,继续把‘助天下’的初心传递下去。”
郭广昌这段话说得很真诚,很有情怀,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企业老大说的话。团队的使命可以激励大家一同创业,但一同走过创业阶段、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创业伙伴们都获得足够财富自由后,创业的初心还能激励创业伙伴们走多远?大老板也许由于角色的原因,不断强化老大的使命感,能继续激情澎湃奋斗下去,但二老板们能坚持下去吗?而且即使是大老板,在遭遇意外后,就一定还能保持创业初心吗?比如意外生病、意外牵连。有很多老板就是因为意外案件被牵连后,就此三观发生逆转,尽弃创业初心,甚至收心移民。大老板尚且如此,更何况二老板呢?
同是创业伙伴,但不同人心目中的满足感是不一样的。所以梁信军讲到:“92年创业,能成为今天这样成就和体量的复星一员,25年前、乃至十年前,我都是万万想不到的……。我已经十分满足了”既然十分满足了,还会继续奋斗吗?
❖
合伙,合的不是钱,而是人品、格局和规则!
创业本艰辛,但目前,你听到、看到的都是九生一死,看到的都是乔布斯、雷布斯、马布斯、周布斯,一个个成功的IPO都把企业家光环的一面无限放大。因此,掩盖了大街小巷里,每天都在破产、倒闭,痛哭、失败的人。
因为创业艰难,所以才会需要合伙人。
但纵观整个世界文明史,所有形态的合伙(黑社会也好、革命同盟也好、古惑仔也好、政治家也好),到最后,基本上没有一个善始善终的。更惨烈的是:合伙打天下成功之后,在分果果、排座座的这个环节,就发生了各种父子反目、夫妻结仇、兄弟残杀的血淋淋的事件。
其实,你细看二十四史,里面讲的就是各种合伙失败之后的自相残杀,和成功之后相互杀戮的故事,这些故事如今还在延续。
人,在打江山的时候,都可以归到人的这类别里;人,在分江山的时候,因为利益问题,当初的合伙兄弟慢慢背道而驰。
因此,合伙创业,在创业的时候既要想好合伙机制,更要想好散伙机制,避免散伙是中国创业伙伴们面临最大的挑战。
不过作为创业伙伴们,如果事业创成、财富自由后,初心能激励大家并肩前行,就一同前行,如果不行,就先行离队,不伤和气。只要初心在,会有更多的人加盟到这个团队,由新伙伴们继续怀揣初心前行。
撤伙是企业发展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必要强求,等到一个阶段,老大也有撤伙的时候,更何况老二呢。我党一大创始人,能坚持到建国胜利的只有两人。最好能并肩远行,能走多远就多远,但不合适的时候,一定不要勉强,同时保持良好的友谊,妥善处理股权和财富分配问题。
(复兴集团创业视频)
免费订阅 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理由:《互联网报》官媒,互联网第一媒体!专注互联网创业创新,聚焦互联网热点、互联网+、互联网转型、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时代人手必备。
推荐理由:《汽车报》官方新媒体!2016年最佳汽车媒体!教你如何买车、开车、用车、养车、玩车!欢迎爱车一族加入10万+车友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