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夜光杯
《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创刊于1946年5月1日,是目前中国报纸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副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昨天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昨天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2 天前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2 天前  
营销之美  ·  DeepSeek使用图鉴:人类和AI谁在玩弄谁? ·  3 天前  
营销之美  ·  DeepSeek使用图鉴:人类和AI谁在玩弄谁? ·  3 天前  
平安宁夏  ·  公安部公布5起证券交易犯罪典型案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夜光杯

朋友的圈

夜光杯  · 公众号  ·  · 2021-03-28 10:36

正文

忙碌的当代人,最好早点看清朋友圈的真面目,别再被圈进去。
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骤增明星般的良好感觉。今天光顾哪家饭店,品尝了哪些特色菜肴、风味点心,或是老同学欢乐聚会、姊妹淘穿衣搭配,“九宫格”一一晒出,获赞多多,成就感满满。
这些年,但凡新结识一个人,“加个微信”几乎成了一种礼貌。一场饭局过后,朋友又多几个。常常,对着通讯录里一长溜微信名,好些人,全然想不起是何时何地何因加的。
有人习惯一天发几十条朋友圈,令朋友们大呼吃不消;有人喜欢频频变换名字和头像,害得朋友认不出、找不到;更多的人,乐于设置“三天可见”,神秘感大增。几年朋友圈看下来,我倒也有心得若干。
朋友圈的内容,大体可分四类。第一类是清晰明了的工作或赚外快,甚至谋生。比如代购、微商、做新媒体的、卖保险的、卖旅游产品的、卖培训课程的、揽移民生意的……不一而足;第二类是各种晒。晒才艺,晒娃,晒孝心,晒奇遇,晒有钱有闲……以及,藏在滤镜美貌和拼单奢侈品背后的古老职业之晒;第三类是各种评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热点时事和影视作品,且转发居多;第四类是被诟病不已的各种拉票。
本质上,朋友圈就像别墅的花园、公寓的客厅、公司的前台、商家的橱窗,只展示光鲜与亮丽。“厨房”的庸常、“卧室”的凌乱、“仓库”的拥挤,是不能见人的。
最受欢迎的朋友圈,是幽默的自嘲。比如煎散架的鱼、烧焦的红烧肉,点赞和评论最多。对他人的小洋相幸灾乐祸一回,既愉悦心情,又无需负疚。
一度,对留着一直看的朋友圈,总觉得有必要点个赞,否则会显得不重视人家。长此以往,点赞竟成了一项负担,要耗费不少时间和心力,直至读到这样一句话——“一切需要刻意维护的关系,都是不牢靠的,都是终将要消亡的”。
醍醐灌顶。
是啊,生也有涯,光阴宝贵,何必强求自己面面俱到,去维系这种淡如水的点赞之交?看朋友圈,就好比在小区里散步,看邻家门前的花园,以赏心悦目放松心情为目的,不是中小学老师家访。闲暇时浏览一番朋友们的动态,觉得有意思的,不妨点个赞;若没时间没心情,不看不评不点赞,也没什么。真正的朋友,是拿起手机就能拨电话的;是急难之时可直言求助的,不会在意点赞与否。
前些时,我发了条朋友圈——“近来瞎忙,无暇看朋友们的圈,若有事,请微信。恕不一一”,附三个作揖表情包。几天不发不看,也不点赞,周围的小宇宙依然太平。
线上朋友,含金量几何,冷暖自知。忙碌的当代人,最好早点看清朋友圈的真面目,别再被圈进去。


关于我们: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亮“在看”,给我们留言,把它分享到朋友圈。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击下面的篇目链接,可重读夜光杯微信公众号2月高点击率美文:
纪实 | 岁月如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