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原文化研究
《中原文化研究》创刊于2013年,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文化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秉持科学理性、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深入挖掘整理中原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打造国内文化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禽报网  ·  行业\\2024年中国出口鸡肉同比增长38% ... ·  2 天前  
禽报网  ·  报告\\全球家禽行业发展趋势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中国古画(人物篇):“你的美,是我笔端的风景”

中原文化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9-03 08:49

正文


大唐人物画

如果一定要用两个字来形容一下中华文明,那就是“奇迹”。当这个星球上所有古老的神话都已经破灭,唯有诞生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续写着自己的传奇。而这个“传奇”里中国古画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中国古画优美细腻,在细节处见功力与趣味,更可见当时当地的风俗人情。唐代,在那个中国人最自信的年代里,绘画艺术也因为人的自我存在感剧增,而发展出了写实的精神。



《捣练图》:奏出唐朝美女的悲鸣





01

名称:《捣练图 》                  作 者:张萱

类 别:古代绘画                     年 代:唐代



假如你有幸穿越回了唐代,那么每到天气转寒,秋风乍起的时候,就一定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妇女们纷纷挽起衣袖,手执木杵,身披月光,两两相对地在捣衣。


大诗人李白的诗里不也描绘了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可见这在当时是多么风行的劳动。


您也许要问:这捣衣究竟是什么活计啊?


您在南方可能会看见妇女在河边洗衣,将衣服放在石头上,用木棒捶打,这可不是捣衣。


原来,“捣衣”又称“捣练”,是古代制作衣服的一道重要工序。


“练”是一种生的丝织品,刚织成的时候质地坚硬,必须经过煮沸、漂白,再把它放在砧石上,用杵棒捶击,才能变得柔软,方便缝制。


我这么说可能太抽象,咱们不妨来看看唐代宫廷画家张萱绘制的《捣练图》就一目了然了。


《捣练图》(竖起来看,据说治疗颈椎病)


《捣练图》的原作已经佚失,目前流传下来的是宋代的摹本,藏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它是一幅长长的横卷,以分段叙事的方式将捣练的场景逐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全卷共12人,按照生产顺序分为捣练、缝衣和熨烫三个过程。


展卷便会看到四个女子,她们两两相对,正用杵棒击打砧石上的布料。捣练之后是织线缝衣,画中的两个妇人一个背身侧坐在地毡上,正聚精会神地理线,另一个则跨坐在凳子上,拈针缝纫,你瞧她的眼神,一刻也不曾离开手中的丝线。


最后一组的四个女子在从事熨烫,就是将捣练时产生的皱褶烫平。还有一个淘气的小女孩,她从绢底下穿行,正好奇地探头打量着忙碌的大人们。捣练,这原本日常的劳动,在画家的笔下却呈现出了娴静从容的美丽。


除了绘画之外,古诗中也有许多描绘捣衣的句子,比如庾信的“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谢朓的“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白居易的“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


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了,捣衣这种劳动为什么要在秋天的晚上进行呢?


原来,当时战争频繁,男人都上前线打仗去了。唐代不发军装,当兵的得自备征衣。所以秋天一到,在家的女人们就担心前线的老公会不会没有足够的衣服御寒呢,于是忙着捣练、缝衣, 要赶在天冷之前将亲手缝制的衣服寄给男人。


可见,捣练并非普通劳作,与之相连的是战争的残酷、家人的别离和妻子的幽怨。


那您又要问了,秋天就秋天吧,为什么非得在晚上呢?


因为捣衣这项劳动至少需要两人配合,面对面,就像舂米似的。白天咱们各忙各的家务事,晚上凑一块儿在月光下捣衣,既不浪费时间,还省了家里的蜡烛钱,不是一举两得嘛。


你说,古时的女子那多贤惠,多会过日子!


不过张萱的《捣练图》反映的并不是平民妇女的劳动生活,而是宫廷中妇女的工作场面。


据史料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很多擅长制衣的女子被征召入宫。仅仅为杨贵妃一人织造锦缎、刺绣衣裙的工人,就有 人之多。


虽然不是为了征战的丈夫,但画卷中的女子一样将自己灿烂的青春和漫长的寂寞投入到了这年复一年的捣衣当中。



《簪花仕女图》:唐朝女性引领“国际潮流”


02

类 别 :国画                 年 代: 唐代

作 者 :周昉                 收 藏 :辽宁省博物馆( 一级文物)




画好一个美滋滋的美妆首要的是什么?


翻开很多女性杂志,那里面都会告诉我们在化妆的过程中眼影是最重要的步骤,什么大眼妆啊,烟熏妆啊,猫眼妆啊……


可您知道吗,在画妆方面,中国唐代女性还曾经引领过“国际潮流”呢。


唐代贵族妇女春日赏花的名作《簪花仕女图》描述了这一情景,这幅画的原作者相传是中唐画家周昉,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宋代的仿本。


全卷共分为四段,分别描绘妇女们采花、赏花、漫步和戏犬的情景。


画面上的贵妇一律是高髻簪花,蛾眉杏眼,步步春色,款款闲情。您要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几位女士的脸型有点奇怪,比例不太正常。


簪花仕女图》局部


上图,您瞧啊:额头的比例太大,双眼几乎位于脸庞中部,还有这眉毛长得太雷人,又短又粗,像一对对小蝴蝶在美人的额头上飞啊飞。我告诉您啊,这可是当时最nice(流行)的妆容,它牵涉到两个重要的美容项目:开额和去眉


开额就是剃掉额上的头发,让发际线上移,额头显得很大;去眉就是剃光眉毛。

这样就在额头上腾出了一大片空地儿,爱美的女人们在这空地儿上描摹出各种千奇百怪的“人造”眉毛,像什么八字眉、连娟眉、蛾翅眉,还有长眉、阔眉、细眉。


这样的风尚还传到了日本,浮世绘中描绘的艺妓很多都是画着人工假眉毛的。万一被相思所困,无心梳妆,懒得画眉,看起来就不免显得怪异。


唐代对女子的审美是以眉毛为中心的。艺术史学者孟晖在《花间十六声》这本书中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女子画眉的历史。


她说:“我们忘记的是,在自己的历史当中,女性几乎从不在眼睛周围做功夫。人们重视的,毋宁是双眼上方的那一对眉毛。从文学表达来看,在传统观念中,女性面庞上最性感的部位,不是嘴唇,不是双眼,也不是面颊,而是眉。”


在唐代,对眉毛的崇拜到达了巅峰。


一个女人要是画得一手好眉毛,蛾翅眉 连娟眉懒画眉的结果 那就在同性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当时女人见面常常是这样的:放马过来,咱们pk 一场。不过人家pk 的不是家世背景、智商学识,而是看谁的眉毛画得漂亮。


对于唐代女性而言,斗富那是男人的事;斗眉,我们绝不后退。


唐代白居易的诗里就有啊,“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李商隐的诗里也有“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


男人们就是这样利用手中的笔杆子卖力地歌颂女人的眉毛。“镜中重画远山眉,春睡起来无力”,像这样的句子在唐宋诗词中俯仰皆是。


对着镜子画画眉毛,这本来是个寻常的化妆程序,怎么就让古代的男人如此着迷呢?


原因大概就在“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中。女人画眉是为了被观看,被欣赏,是为了取悦讨好心上人。她们将深情、期盼、哀怨全都投入在画眉的过程中,这就搔到了男人内心的软处,实在太受用了!



《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唐盛世的春天


03


类 别 :国画                       年 代: 唐代

作 者 :张萱                       收 藏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春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出门踏青。


唐朝贵女春天郊游的画作《虢国夫人游春图》很好的诠释了大唐春天踏青的场景。


这幅画的作者张萱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著名的人物画家。可惜的是这幅画的原作早已佚失,目前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的是北宋年间的摹本。


全画分为三段,八骑九人,个个鞍马华丽,态度从容,生动地再现了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情景。


《虢国夫人游春图》(竖起来看,治疗颈椎病)


画中的主人公虢国夫人就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的三姐,她雍容华贵,享有中国盛唐第一贵妇的美誉。


要说这个女人还真是不寻常,皇帝以“姨”称呼她,而且每个月都发给她很多钱,作为服装费、化妆品费。可她呢,仗着天生丽质,对自己的美貌那是无比的自信,从来不在化妆品上浪费钱。


即便是进宫朝见唐明皇,也只是淡淡地画一下眉毛而已。后来有一个叫做张祜的诗人知道了这件事,很是不爽。


他想:你是皇帝的三姨子,又是个寡妇,没事儿老往皇宫里跑,算什么事儿?噢,就算你没什么企图,好歹也是觐见天子,大宝美加净什么的总得抹点吧。


张祜很生气,问题很严重,他写了一首讽刺诗一直流传到今天,那就是“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皇帝很宠爱虢国夫人,为什么宠爱怎么宠爱您自个儿琢磨,一大清早她就雄纠纠气昂昂地骑着马进宫了。


什么装扮呢?“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从此,就有了一个成语叫做“素面朝天”,这里的天可不是天空,而是天子。它指的是一个女人既美貌又自信,不需要化妆就敢见皇帝。


所以啊,现代的女性朋友们,您要是没有倾国倾城的相貌, 就千万别随便说自个儿“素面朝天”了。


《虢国夫人游春图》再现了杨氏姐妹骄奢生活的片段。然而问题是画中的人物究竟哪一个才是虢国夫人呢?


关于这个问题专家们争论不休。


目前认可度比较高的看法是这样的:画中的第二骑和第六骑的女子,所梳的发型叫做“垂练式”,那是唐代宫廷仕女,也就是丫鬟特有的发式,所以排除。


怀里抱着娃儿的那位,年岁较长,穿着普通,显得十分谨慎小心,应该是小女孩的保姆,所以排除。


剩下并行的第四、第五两骑绝对是“白富美”的典型:两位女士都梳着“堕马髻”,那可是当时上层社会妇女最流行的一种发型,相当的fashon(时髦)。而且她们的服装也异常明艳,靠前的这位脚上还穿着精美的红色丝鞋,由此可知这两位当中肯定有一位就是虢国夫人,另一位则可能是韩国夫人或秦国夫人,也就是杨贵妃的另外两个姐姐之一。


那么在这两个人中又如何能分辨出谁是虢国夫人呢?


辽宁省博物馆的书画权威鉴定家杨仁恺先生曾透露过一个小秘密,在近距离仔细观看这幅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靠前的这位贵妇人脸上未施脂粉,这个特点恰好与虢国夫人不爱打扮,常常素面朝天的记载不谋而合。


关于这一次春游,杜甫在他的诗歌《丽人行》中也有描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本文转自文博河南


欢迎订阅《中原文化研究》杂志

学术文章投稿:[email protected]

关注公众号:zywhyj或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