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产业评论
业内最专业、最优秀,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及综合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库斯卡娅的朋友们  ·  “她会成为一个好人的,如果每分钟都有人朝她开 ... ·  昨天  
库斯卡娅的朋友们  ·  “她会成为一个好人的,如果每分钟都有人朝她开 ... ·  昨天  
艾儿天空  ·  2025第5周囧囧有妖等7位作者新书上线,起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产业评论

究竟谁的奶酪被动了?咪咕阅读起诉​阅文集团“断更”,索赔超6亿

文化产业评论  · 公众号  ·  · 2017-08-09 22:47

正文

第1710期文化产业评论: 8月7日,最大网络文学平台方咪咕阅读起诉阅文集团违约“断更”,索赔超6亿,杭州中级法院证实已立案。在这场停更事件中,咪咕阅读平台、阅文集团IP版权、付费用户权益,究竟谁的奶酪被动了?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综合

编辑:邹银娣

 

易观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到118.6亿元,并预测2019年将突破200亿规模。

 

巨大市场规模使其成为文娱产业不容忽视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文娱产业的热词非IP莫属,优质IP无疑是当下市场争夺的焦点,而移动阅读市场则是优质IP的发源地。

 

文学IP版权和移动阅读平台本该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联动共赢,然而近日来,这两者之间却掀起了一场舆论争夺战。

 

咪咕阅读起诉阅文集团索赔6亿

 

8月8日,据财新网报道,网络文学行业两大玩家:最大平台方中国移动旗下咪咕阅读和版权方腾讯旗下阅文集团在“促销”事宜上未达成一致,阅文集团断更”,咪咕阅读7日已经向杭州市中级法院起诉阅文集团合同违约。阅文集团表示尚未收到起诉状。财新记者向杭州中院查询,起诉已立案。


 


据了解,咪咕阅读是中国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之一月均活跃用户达1.6亿在2G时代开始就成了网络文学爱好者的必用平台。其运营公司是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咪咕数媒是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设立的的专业子公司,负责数字内容领域产品提供、运营、服务一体化等,下设咪咕音乐、咪咕视讯、咪咕数媒、咪咕互娱、咪咕动漫5个子公司。

 


阅文集团同样在中国网络文学平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5年初腾讯收购盛大文学成立阅文集团之后市场份额一举达到70%成功输出《步步惊心》《鬼吹灯》《盗墓笔记》《琅琊榜》《择天记》等大量著名改编作品今年阅文集团已从腾讯分拆,目前正在筹备IPO。

 

此次,咪咕起诉了阅文集团四家全资子公司: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公司、上海启闻信息技术公司、潇湘书院(天津)文化发展公司、北京红袖添香科技发展公司。

 

咪咕的诉讼请求是:要求阅文集团继续履行与原告之间的合作协议,恢复签约的所有作品更新,同时赔偿原告损失。向上述四家公司的索赔金额分别为2.425亿元、1.825亿元、1.2亿元、0.6亿元,共计6.05亿元。

 

咪咕方面称,咪咕与阅文旗下多家子公司均签有《内容合作协议》,约定由阅文将旗下相关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给咪咕公司使用,咪咕公司向阅文结算收益。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开展包月合作的模式,咪咕有对阅文提供的作品进行包月使用的权利;咪咕也有权将阅文提供的作品与其他第三方的授权作品打包成包月产品向用户推广。阅文有及时更新向咪咕所提供作品的合同义务。但在今年7月份,在合同有效期内,阅文集团擅自违反与咪咕数媒之间的合同约定,对大量签约作品停止更新,给咪咕数媒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用户损失和公司商誉损失。

 

作为当前国内最大的IP源头阅文集团官方给出的回应是:咪咕内容停更问题,需要双方共同排查解决,希望我们合力,作为平台承担社会担当,不损害作者权益,推动网络文学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场停更事件中,咪咕阅读平台、阅文集团IP版权、付费用户权益,究竟谁的奶酪被动了

 

缘起于咪咕9.9元包月活动?

 

咪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阅文集团的断更很突然。两大平台的矛盾源头指向了咪咕阅读推出的9.9元畅读全站包月。6月30日,咪咕推出“BOOK多得”活动,只要充值9.9元成为会员,便可在线阅读全站50多万本小说。

 


究竟9.9元包月活动意味着什么呢?有业内人士进行计算说明:按照一本3000章节的小说来计算,每章节收费一角,那么读完全本图书需要花费三百元,但是在咪咕阅读上可能9.9元就可以做到。如此,自然受到了大量用户的欢迎。

 

有报道称,咪咕此举是“对现有数字阅读付费模式进行了彻底颠覆,开创式地终结了传统按章节/按本收费的电子阅读付费模式”。

 

然而,咪咕的“小目标”很快就遭遇了挫折。7月19日,微博用户@爆料帝 发微博称,包括《太古神王》《神道丹尊》《武炼巅峰》等书籍已经于7月上旬在咪咕阅读APP上断更,之后有媒体也给出数据,称本次遭遇断更的书籍有100多部。

 


现在打开咪咕阅读APP,以热门IP《太古神王》为例,用户可以看到更新日期截至2017年7月7日,而在腾讯阅读等平台,该小说8月8日仍在更新。咪咕阅读官方客服“我爱咪小咕”在评论栏告知读者称,“应版权方要求,本书暂缓更新,对此咪小咕很难过。我们正在努力协调,争取尽快回复”。目前,咪咕阅读平台该小说评论数高达9000条,多数是抱怨。

 


在这个作者断更,读者会跑到公司门口举条幅催更的年代,咪咕并没有获得读者的同情,很多读者要求咪咕退还9.9元会员费。

 


其实,此类9.9元推广活动在阅读平台并不少见,甚至对于版权方和平台来讲是一个双赢的机会。根据网络消息显示,去年知名电子平台Amazon  Kindle推出包月活动,用户支付12元之后可免费阅读平台上4完本书的权益,而最终这一方案刺激了用户消费需求,实现了平台平均阅读量和阅读速度的加倍提升,之后这一模式得到了版权方的认可,使得这一服务从4完本书籍增值6.7完本。

 

既然前有双赢案例,那么此次咪咕阅读的包月服务却为何这般“不受待见”呢?

 

阅读收费制度与泛娱乐布局的双重恩怨

 

平心而论,对读者来说,咪咕的“BOOK多得”确实算得上业界良心。

 

阅文旗下的QQ阅读同样提供包月VIP服务,每月15元,但只针对部分书籍。

 

市面上正在连载的热门小说通常是按章收费,以本次断更下架的《太古神王》为例,在QQ阅读上从第45章开始,每章要收费11到14书币不等(1元可兑换100书币)。现在《太古神王》更新到1881章,若按每章13书币计算,读者需要花费229.58元,就算VIP享受8折待遇,也要花费183.66元。

 

从229元到9.9元,这还仅仅是一本小说的优惠幅度。

 

所以,版权方阅文当然不能忍。

 

哪怕号称全IP产业链统筹,数字在线阅读仍然是阅文集团收入的主要来源。阅文集团的招股书显示,2014、2015、2016年在线阅读占据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7%、 60.5%和77.1%。再加上阅文集团去年才实现扭亏为盈,利润率仅为1.2%,自然不会容忍有人釜底抽薪。

 

也有观点认为,阅文本次断更不单单针对咪咕文学。咪咕以9.9元包月的方式争抢数字阅读流量入口,可以看成是进击的咪咕集团战略构成的一部分。阅文集团的根本目的,是要狙击咪咕文学的母公司咪咕文化的泛娱乐布局。

 

前面已经说过,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设立的的专业子公司,负责数字内容领域产品提供、运营、服务一体化等,下设咪咕音乐、咪咕视讯、咪咕数媒、咪咕互娱、咪咕动漫5个子公司。

 

从6月28日的“2017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开始,咪咕文化便开始怒刷存在感:发布KINDLEx咪咕阅读器;与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联合主办网综《BATTLE 好身材》;独家冠名赞助由《汉字听写大会》发展而来的《汉字风云会》;《权利的游戏》第七季引入咪咕视频。

 


就在8月3日,咪咕数媒还以唯一一家数字阅读领域企业的身份,入选全国首批20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

 

打开@咪咕的微博,可以看到背景是由玩耍的小黄人构成的。咪咕与小黄人出品方环球影业、照明娱乐合作推出小黄人官方外传《小黄人&格鲁日记》,并在九家咪咕咖啡线下实体店开展小黄人主题活动。

 

咪咕1个半月时间内在电影、视频、综艺、数字阅读、出版、IP、线下等领域同时展开大动作,所谋不可谓不小。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于是有言论猜测,一向以“全产业链聚合”自诩的阅文,正处于赴港上市和开拓海外布局的关键期,此次起诉对阅文集团上市影响几何还有待观察。

 

付费用户或成最终“受害者”?

 

无论停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即将过去一个月了,阅文集团和咪咕阅读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但是显然,这场争夺战中,用户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特意为了《太古神王》《无尽神器》这两部小说才买了咪咕阅读9.9元的‘全站包’,本来觉得很划算,可没想到刚买了不到一个星期,这两本书全部都停更了。现在只能去别的平台找书,而且肯定又得花上一笔钱。”某咪咕阅读用户表示。当然,此类网友并不在少数。

 


目前用户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阅文集团停更咪咕阅读部分图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无论是9.9元包月业务造成的版权损失,还是版权问题造成的停更,作为事件的责任方,都应该给读者一份负责任的说明了。 

 

其次,双方的长期僵持将读者利益置于何处?

 

最后,企业将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无可厚非,然而,不顾读者利益,执意停更书目,这恐怕并不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做出来的事情。毕竟,用户是上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企业追求利益的同时,若是伤了用户的心,只怕终究不能长久。咪咕的9.9元包月活动是一次大型回馈用户的福利活动,站在读者的角度实在是无可厚非,但是闹到如此地步只能道一声叹息了!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读者,还是希望双方能够尽快解决问题,毕竟拖得时间越久,双方损失越大,无论是人心还是利益。同时恢复更新后,付费用户损失的权益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补偿,如何补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乐趣微生活  ·  过年了,喝成这B样,人才啊!【NO5】
8 年前
南方人物周刊  ·  成都维权教师起诉途中被法官殴打|报道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