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并确保国人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医疗保障,新加坡卫生部于10月15日宣布,从2025年4月起,终身健保计划(Medishield Life)将进行一系列重大调整。这包括扩大索偿范围、提高索赔顶限,以及适度增加保费。政府将提供额外的财政援助,以减轻保费上涨对国人的影响。
保费调整及政府援助
在接下来的三年内,预计总保费将增加18亿新元。为缓解这一增长给国人带来的负担,卫生部将保费上调幅度限制在35%,并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的三年内逐步实施。2027年最后一轮保费上调后,各年龄层投保人的保费涨幅将介于9%至35%,平均增加22%。政府将提供41亿新元的额外援助,包括34亿新元的保健储蓄填补和7亿新元的保费津贴,确保超过九成的新加坡人所获得的政府援助超过保费上涨的负担。
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索赔限额
此次调整是继2015年推出以来的第二次重大更新,旨在让终身健保计划能够覆盖公共医疗机构津贴医药费的九成。目前,这一比例已降至约八成。例如,入住普通病房首两天的每日索赔限额将从1000新元增至1630新元,年度索赔限额也从15万新元增至20万新元。此外,门诊服务的索赔限额也将提高,如洗肾费用的索赔限额将从1100新元增加至1750新元。
承保范围的扩展
随着医疗保健服务逐渐从医院转向社区和居家环境,终身健保的承保范围也将扩大,涵盖新的门诊和居家医疗服务,如伤口护理、抑郁症治疗等。此外,承保范围还将扩展至涵盖先进的治疗,如细胞、组织和基因治疗类产品,使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昂贵的突破性疗法。
自付额的调整
为确保终身健保主要集中于应对大笔的医药费,并减缓保费的涨幅,终身健保自付额(deductible)将首次调整。住院各级病房的自付额将最多上调1500新元。卫生部也将首次对门诊自付额设限,每年最多500新元。
卫生部长王乙康表示:“提高自付额自然是比较不受欢迎的措施,但我认为这是有必要的。调高的自付额可以动用保健储蓄来支付。调高自付额后,我们可以把资源集中在较昂贵的治疗开销上。”
政府国会卫生委员会主席、裕廊集选区议员陈有明医生认为,除了帮助有经济需要的投保人,把居家治疗列入终身健保的承保范围也有助于让病患留在家中和亲人身边接受治疗,而不必住院。
随着这些调整的逐步实施,新加坡的终身健保计划将继续为国人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同时确保该计划的可持续性。更多详情,公众可登录新加坡卫生部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