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和传统超市在模式和体系上有明显差异。
盒马鲜生线上线下业务高度融合,移动支付为大数据收集奠定基础,上海盒马鲜生部分门店线上销售占比超过50%。生鲜为盒马主打产品,面积占比在一半左右,且中高端产品多。价格来看盒马的海鲜类产品尤其是海鲜较其他渠道优明显优势,而其他品类跟传统超市相比存在一定的溢价。
盒马年轻群体占比较高,线下客单价在120元左右,显著高于传统超市。布局上传统超市通常将电器、服装等低频高毛利产品放在入口处,把生鲜等高频低毛利产品放在出口处,通过设计的动线引导用户,以高频消费带动低频消费。
而盒马将生鲜水产放在入口处,营造档次感,同时动线较为自由,提升用户体验。盒马鲜生多数店铺的面积在5000平米左右,比传统超市更小,也是综合考虑了选品、成本、聚客综合因素。
盒马模式背后有其完善的商业逻辑。
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结合进行优势互补,线上业务提升门店效率,增厚业绩,线上高客单价也能基本平衡履单费用。
同时线上业务能很好的搭建用户体系和搜集大数据信息。而线下用户强体验和档次感能为线上服务背书,进行引流。
线下门店承担前置仓功能,保证配送时效,超市业态比传统仓库能享受更低廉的租金,能节省成本。
生鲜+餐饮的模式筑起线下壁垒,生鲜品类消费频次高,电商渗透率低,是线下超市护城河所在,盒马也通过一些新手段降低生鲜损耗。
餐饮增加客户在店逗留时间,同时方便临期生鲜产品的处理。盒马定位中高端,价格策略是靠高性价比生鲜产品吸引用户,靠其他品类赚钱。筛选出中高端客户,能通过线上高客单价平衡履单成本,保障线上业务健康发展。
从盒马鲜生能看到未来新零售的一些发展方向。
大数据是新零售的一大核心,通过线上服务和线下支付获取的用户大数据未来应用场景丰富,包括精准营销、商品结构调整和选址布局。基于门店的社交和粉丝经济能增强用户粘性。
在大数据分析的助力下,未来增加自有品牌也是一个趋势,能进一步缩短供应链,提升利润水平。盒马等线上线下联动的新零售业态可以尝试同外卖等本地生活O2O企业联手,应用层面联动能互相引流,更进一步的配送能力整合能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配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