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奖名单公布#
阿里巴巴炒作姜萍的时候,说会在8月份公布决赛成绩,终于没有食言,在8月95日公布了成绩,体现了大公司的责任与担当。基于此,我宣布,漫长的8月正式结束!明天的日期矫正为11月4日。
#姜萍数学竞赛系老师提供帮助#
姜萍这件事我一直以来的态度就是:是天才就别埋没,是骗子就别放过——但无论如何,要有一个说法,不能把人民群众当傻子。
就今年网红猫一杯因为编造了小学生扔作业的事件,被全网封杀。那么阿里巴巴达摩院参与造假,难道就这样平稳落地了吗?难道真的“刑不上阿里巴巴”?
在过去两个月里,我在各个平台发布质疑阿里造假的内容全部被删——微博、微信、某音等等,无一例外(图1-图4)……原因很简单,阿里巴巴成功把国社央媒一起拉下了水,让它在舆论场上有了护身符、保护伞——你这不是打阿里巴巴的屁股,你这是打黄老爷的脸。
所以这件事在愚弄了所有人之后“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只能让人感慨:只要能把所有人都拉下水,就可以平安上岸。
我时刻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这位“数学天才”姜萍,理由跟我时刻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油罐车”和“北极鲶鱼”一样:任何事件都要有一个结果,人民群众不能被任意愚弄。
不是针对姜萍本人,而是针对幕后的舆论推手——阿里巴巴、达摩院、官方媒体、社交平台等等。姜萍事件没有结果,就意味着一些特权团体,可以嘲弄所有人、撕裂整个社会,最后全身而退没有任何代价。
对比来看“胖猫事件”,我就一直呼吁大家少关注,给当事人留下个人空间,因为这件事情太“个人”了。不同立场的男男女女,只不过借助胖猫事件表达自己立场、发泄自己情绪罢了。
但是姜萍事件不同,捧红姜萍的是阿里巴巴和国社央媒,它们反过来也吃足了流量、赚足了名声,那么他们就必须要为这件事情善后。
我认为,反对“剖腹自证”是针对普通人的,比如造个黄谣,我说你怎样怎样,你怎么自证?不可能。
但是对于上位者们、对于垄断公司、公权机关、权威媒体,就应该质疑,否则就没有鼠头鸭脖的事了。他们那不叫自证,叫信息公开。
这次阿里巴巴为首,还有央视新闻、人民日报,都忙不迭吃流量,结果吃干抹净之后躲起来了,合适吗?
说到底,姜萍究竟是个绝世天才还是无知骗子,她能影响到的仅仅是她个人所能及的范围,跟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关系。但是这件事变成了沸反盈天的热点话题,离不开阿里巴巴、社交平台、主流媒体的助推。
来简单看一下时间线,6月13日当天,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初赛公布成绩,而几乎就在同时,达摩院的官方账号发布姜萍宣传视频,关键词“17岁”“中专女生”“全球数赛”——图5
这种视频当然是精心准备的,跟初赛成绩同时发布肯定也是提前安排好的。我看现在很多观点说什么“不要打扰姜萍,让她安心钻研数学”“让她安安静静做一个天才”——
——这就是扯淡言论,是谁先打扰姜萍的啊?是谁在初赛出结果之后就忙不迭精心拍摄了宣传视频,然后全网炒作啊?
阿里巴巴数赛这次预选赛时间为2024年4月13日8点-2024年4月15日8点,按照往年的时间线,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公布初赛成绩,但这次为什么拖到两个月,很可能是要拍摄姜萍的宣传视频,以及在高考结束、出成绩的当口蹭一个热点话题。
紧接着第二天,各路官方媒体下场,比如央视的宣传:图6
特别强调了“中专”“唯一女生”“北大、清华、剑桥等名校”,直接触及当前网络最大流量密码:性别、学历、名校、越级打怪。
谁说学新闻没有用啦?这不用处大大滴嘛!没有学新闻的这么写,姜萍也绝对不会这么火。
还必须值得关注的是,姜萍最初爆火的话题:“中专女生爆冷拿下数学竞赛全球12名”,这其中就隐含了很多关键信息——比如,这是一个企业组织的,漏洞百出的,非权威性的数学竞赛,所谓“全球”的名头,只不过是有一些留学生参赛,而且这还是预赛,根本谈不上“全球排名”的程度。
这流量“盛世”,也不知如谁所愿。
说到底,我们不是质疑姜萍,我们是质疑阿里巴巴主办的“全球数学竞赛”的权威性,以及阿里巴巴的炒作动机。
预赛是48h线上开卷比赛,完全有可能抢手答题,再加上达摩院拍摄的宣传视频漏洞百出,大家质疑一下阿里竞赛的权威性是理所当然。
以及阿里巴巴每年数学竞赛,都要推出“反差感”选手来炒作一波,上一次是“快递小哥参加数学竞赛”:图7
给没接触过媒体公关稿的朋友科普一下,大集团每年都有向媒体投放新闻的海量预算,像这种话——“这项不设报名门槛的全球最大在线数学竞赛,给了孙金元们逐梦数学的机会。自2018年以来,5届赛事共吸引了超过25万人参加,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刑警、编剧律师、焊工、快递员……对他们来说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正常媒体记者写新闻不会这么写的,这叫“通稿”。
这次事件唯一值得表扬的,就是各大高校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姜萍刚刚火的那两天,从主流媒体到自媒体,频繁地骚扰各大高校,让他们“特招”姜萍。有些名校没有给出肯定消息,还被网友网暴。
我就说很多网民都很蠢,都不清楚自己的利益在哪里。企业举办一个比赛,有人拿了名次,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报道了一下,那名校就要特招,假如这个口子一开,你猜这损失的是谁的利益?
这次阿里巴巴办一个数学竞赛可以特招,明天腾讯办一个艺术比赛,后天拼多多办一个商业比赛,难道都要“特招”吗?拼一刀进浙大了家人们,还差99.99%就能实现进名校的梦想了,快拉你亲朋好友来吧!
就今年网红猫一杯因为编造了小学生扔作业的事件,被全网封杀。那么阿里巴巴达摩院参与造假,难道就这样平稳落地了吗?难道真的“刑不上阿里巴巴”?
在过去两个月里,我在各个平台发布质疑阿里造假的内容全部被删——微博、微信、某音等等,无一例外(图1-图4)……原因很简单,阿里巴巴成功把国社央媒一起拉下了水,让它在舆论场上有了护身符、保护伞——你这不是打阿里巴巴的屁股,你这是打黄老爷的脸。
所以这件事在愚弄了所有人之后“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只能让人感慨:只要能把所有人都拉下水,就可以平安上岸。
我时刻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这位“数学天才”姜萍,理由跟我时刻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油罐车”和“北极鲶鱼”一样:任何事件都要有一个结果,人民群众不能被任意愚弄。
不是针对姜萍本人,而是针对幕后的舆论推手——阿里巴巴、达摩院、官方媒体、社交平台等等。姜萍事件没有结果,就意味着一些特权团体,可以嘲弄所有人、撕裂整个社会,最后全身而退没有任何代价。
对比来看“胖猫事件”,我就一直呼吁大家少关注,给当事人留下个人空间,因为这件事情太“个人”了。不同立场的男男女女,只不过借助胖猫事件表达自己立场、发泄自己情绪罢了。
但是姜萍事件不同,捧红姜萍的是阿里巴巴和国社央媒,它们反过来也吃足了流量、赚足了名声,那么他们就必须要为这件事情善后。
我认为,反对“剖腹自证”是针对普通人的,比如造个黄谣,我说你怎样怎样,你怎么自证?不可能。
但是对于上位者们、对于垄断公司、公权机关、权威媒体,就应该质疑,否则就没有鼠头鸭脖的事了。他们那不叫自证,叫信息公开。
这次阿里巴巴为首,还有央视新闻、人民日报,都忙不迭吃流量,结果吃干抹净之后躲起来了,合适吗?
说到底,姜萍究竟是个绝世天才还是无知骗子,她能影响到的仅仅是她个人所能及的范围,跟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关系。但是这件事变成了沸反盈天的热点话题,离不开阿里巴巴、社交平台、主流媒体的助推。
来简单看一下时间线,6月13日当天,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初赛公布成绩,而几乎就在同时,达摩院的官方账号发布姜萍宣传视频,关键词“17岁”“中专女生”“全球数赛”——图5
这种视频当然是精心准备的,跟初赛成绩同时发布肯定也是提前安排好的。我看现在很多观点说什么“不要打扰姜萍,让她安心钻研数学”“让她安安静静做一个天才”——
——这就是扯淡言论,是谁先打扰姜萍的啊?是谁在初赛出结果之后就忙不迭精心拍摄了宣传视频,然后全网炒作啊?
阿里巴巴数赛这次预选赛时间为2024年4月13日8点-2024年4月15日8点,按照往年的时间线,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公布初赛成绩,但这次为什么拖到两个月,很可能是要拍摄姜萍的宣传视频,以及在高考结束、出成绩的当口蹭一个热点话题。
紧接着第二天,各路官方媒体下场,比如央视的宣传:图6
特别强调了“中专”“唯一女生”“北大、清华、剑桥等名校”,直接触及当前网络最大流量密码:性别、学历、名校、越级打怪。
谁说学新闻没有用啦?这不用处大大滴嘛!没有学新闻的这么写,姜萍也绝对不会这么火。
还必须值得关注的是,姜萍最初爆火的话题:“中专女生爆冷拿下数学竞赛全球12名”,这其中就隐含了很多关键信息——比如,这是一个企业组织的,漏洞百出的,非权威性的数学竞赛,所谓“全球”的名头,只不过是有一些留学生参赛,而且这还是预赛,根本谈不上“全球排名”的程度。
这流量“盛世”,也不知如谁所愿。
说到底,我们不是质疑姜萍,我们是质疑阿里巴巴主办的“全球数学竞赛”的权威性,以及阿里巴巴的炒作动机。
预赛是48h线上开卷比赛,完全有可能抢手答题,再加上达摩院拍摄的宣传视频漏洞百出,大家质疑一下阿里竞赛的权威性是理所当然。
以及阿里巴巴每年数学竞赛,都要推出“反差感”选手来炒作一波,上一次是“快递小哥参加数学竞赛”:图7
给没接触过媒体公关稿的朋友科普一下,大集团每年都有向媒体投放新闻的海量预算,像这种话——“这项不设报名门槛的全球最大在线数学竞赛,给了孙金元们逐梦数学的机会。自2018年以来,5届赛事共吸引了超过25万人参加,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刑警、编剧律师、焊工、快递员……对他们来说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正常媒体记者写新闻不会这么写的,这叫“通稿”。
这次事件唯一值得表扬的,就是各大高校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姜萍刚刚火的那两天,从主流媒体到自媒体,频繁地骚扰各大高校,让他们“特招”姜萍。有些名校没有给出肯定消息,还被网友网暴。
我就说很多网民都很蠢,都不清楚自己的利益在哪里。企业举办一个比赛,有人拿了名次,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报道了一下,那名校就要特招,假如这个口子一开,你猜这损失的是谁的利益?
这次阿里巴巴办一个数学竞赛可以特招,明天腾讯办一个艺术比赛,后天拼多多办一个商业比赛,难道都要“特招”吗?拼一刀进浙大了家人们,还差99.99%就能实现进名校的梦想了,快拉你亲朋好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