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不压身
民航技术讨论和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魏应彪一行在中航工业京区单位开展调研工作 ·  5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蹄疾步稳开新局 干字当头谋新篇 ·  昨天  
航空工业  ·  AC312E化身“空中120”助力亚冬会 ·  2 天前  
航空工业  ·  蓄力奋战“开门红” 跑出新年“加速度” ·  2 天前  
航空工业  ·  三架齐飞!AG600M完成新春第一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不压身

发动机过热番外篇

艺不压身  · 公众号  · 民航  · 2017-02-01 22:40

正文

利用“起飞过热”科目进行决策和 CRM训练

在新机长训练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新机长对于左手操纵尚不熟练,收油门至慢车后,需要一些时间稳定飞机状态。

右座配合的资深副驾驶程序熟练,动作麻利,而且责任心极强。

待机长稳定好飞机状态,回头再看。副驾驶已经如 “行云流水”一般完成了全套灭火操作,连 APU都起动好了。

这显然是不对的。

如果在正驾驶检查中出现这种情况,那左座这哥们儿就危险了。

为什么呢?

作为机长必须具备,或者说必须向检查员展现出以下 CRM能力:

第一,关键决策(中断、复飞、返航、备降、耗油、灭火、关车等)必须由机长亲自做出。 如果关键决策在副驾驶提醒下完成,即视为检查不通过

第二,有意识的掌控驾驶舱工作节奏 。面临多种操作需求时,机长能够按照紧迫程度排序,并指挥副驾驶完成。 绝对不能出现机长 “闷头飞”,副驾驶在旁边唱“独角戏”的情形

第三,关键操作(例如关车、灭火、惯导方式选择、改变构型等)必须在机长确认并许可后完成。 如果机长对关键操作存在疑虑,可以指令副驾驶重新朗读之前的检查单项目

在笔者接受新机长训练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前辈半开玩笑的对我讲过: “正驾驶检查,右座提醒越多,左座死的越惨” 。某种程度上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机长,不是 “左座副驾驶”。

“起飞滑跑阶段发动机过热 ”科目中,机长将同时面临飞行操纵、水平/垂直剖面规划、飞机构型转换、推力管理、检查单记忆项目,以及无线电通讯等多种工作。

这是一个绝佳的决策和 CRM能力的训练科目。

本例基于青岛 17号跑道设计。出于程序训练目的,要求机组按标准程序增速收襟翼至光洁。

我们先来看起飞阶段的正常操作需求:

1 80节,检查。

2 )推力保持,证实。

3 V1,PF将手从推力手柄上移开。

4 VR,抬轮。

5 )正上升, PM 收轮。

6 400英尺,接通LNAV。

7 1000英尺(减推力高),选择N1方式。

8 1600英尺(增速高),增速UP速度。

9 )速度大于 V2+15,且增速,襟翼1。

10 )与塔台脱波,联系进近频率。

11 )襟翼 1机动速度,襟翼收上。

12 PF接通自动驾驶。

13 PM完成起飞后项目和《起飞后检查单》。

发动机过热的操作需求

1 80节后主警戒灯亮,PF喊话“继续起飞”。

2 PM熄灭主警戒灯。(某些机队不允许)

3 400英尺,PF口令“核实故障”。

4 PM按压再现,报告“X号发动机过热”。

5 PF证实后,口令“熄灭主警戒,发动机过热检查单记忆项目”。

6 PF 断开自动油门,收油门至慢车。

7 PM检查过热灯,报告“过热灯仍亮”。

8 PF口令“执行发动机火警记忆项目”。

9 PM切断过热一侧发动机起动手柄。

10 PM拉出过热一侧发动机火警电门。

11 PM检查过热灯,报告“过热灯仍亮”。

12 PF口令“X发灭火”。

13 PM旋转火警电门至止动位。

14 )核实释放灯亮后, PM计时30秒。

15 PM报告“过热灯熄灭”。

16 PM在CDU上调定最大连续推力。

17 PF口令“发动机过热检查单”。

18 PM执行《发动机过热检查单》。

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一个时间点/段上,可能既存在正常程序操作,也存在故障处置操作。甚至于某些项目是互相矛盾的。

我们需要厘清“冲突时段”的优先排序,还要判断矛盾项目的解决方案 ,最终把两种操作需求统一到一个时间轴上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