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文化:从图像看,喜仁龙拍摄时,圆明园中还有一些古代建筑,不像今天就剩石头了。
马勇:严格来说,对圆明园的破坏不只在1860年。18世纪是清王朝最鼎盛时期,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便拿这些钱建了圆明园。后来中西贸易出现逆差,圆明园就衰落了。英法联军烧圆明园时,里面已缺少整修了。被烧了之后,圆明园基本就废了,清帝也不去住了。洋务运动起来之后,中国国力迅速恢复,因为清朝是一个极权主义国家,政府想积累财富很快,到1872年、1873年时,国力恢复了,同治皇帝要重修圆明园,但被恭亲王等人阻止,圆明园因此逐步衰落。
以后发生了一些动荡,但并没有彻底毁掉的园子,到“文革”时,大家从圆明园大量拆走建筑材料,毁是一个过程,从这本书看来,不论是圆明园还是老北京城墙,当时还没毁到今天这个状况,他见证了一个正在衰落的过程。
腾讯文化:喜仁龙也也留下了老北京城墙的照片,已千疮百孔,看上去触目惊心,看来咱们普通百姓对公共建筑,还真是不太上心。
马勇:这话可能说反了。老百姓不上心,因为完全国有化,如果宅子是私人的,谁能不上心?后来能大规模改造,或者你叫它拆迁、毁掉,是因为它们都成公家的了,公家成为一个大公司,要修一条路,所有人必须服从,说拆就拆。
在财产私有的状态下,想拆一个宅子不那么容易。我们现在到日本京都去,很多私人民房已经600年,一直在传承,我们就很难找到600年以上的建筑了。因为我们处在不断更新的状态中,用不了多久,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可能又得拆了。
我们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是我们却难找古老的建筑,这是很尴尬的。
腾讯文化:所以看这些老照片,有时觉得听痛心的。
马勇:毁掉一批,重新建一批,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我们缺乏西方那样上千年的城市,北京有800年历史,基本维持了原来的格局,但最近100多年中,特别是最近50中,去掉得非常快。回顾20世纪几次大的发展,你会感觉到文明在不断变迁。
腾讯文化:故宫倒是保护起来了,但好多地方不对外开放。
马勇:我刚来北京时,我有个同学,在故宫工作,带我去未开放区玩,当时是上世纪80年代,未开放区的屋顶长了几米高的草。
房屋是需要住人的,从皇宫变为故宫,快一百年了,你都不对外开放,所以没人气,连地砖都处在不断风化的过程中。有人气,情况相对好维持,修复也不是那么难。我们现在修复一次,拨款高达几十亿,钱像洒水一样的,可解决不了太多问题。
故宫的利用率太低,如何让文物能“活”起来,被充分利用,这可能是中国文物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腾讯文化:如果按民国初期的解决方案,里面还有人住,会不会比较好?
马勇:这是前人智慧的体现。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创建者是从清帝国走过来一拨人,都来自新军阵营,他们对清朝还有一种感恩之心。段祺瑞就说,你们革命党不能妖魔化过去的王朝,否则我们过去的经历不都是污点了?
如果不是1925年的改变,今天我们到故宫附近逛一逛,还能感觉到昔日皇族的情况,能看到真正的格格,那就不是赵薇演的那个格格了。我觉得,这是很值得重温的、光荣革命的历史,它不是一种暴力死战到底的历史。
腾讯文化: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可能我们越来越需要妥协,有些事,也许未必一定要搞得那么界限分明?
马勇: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人的妥协传统》,我认为,人类博弈最终的目的就是妥协。妥协是中国政治当中一个古老的传统,你不可能动不动就把别人都给灭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过去我们讲阶级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其实也没有进行到底,否则就打到台湾去了。
妥协会使社会减少许多仇恨,减少仇杀。人类总是要大家共同存在下去的,我们过去历史学讲这方面讲的少了,把历史的一个侧面完全给屏蔽掉了。
现在很多年轻读者不知道,一说中华民国就是从1912年到1949年,其实民国也有好几个阶段,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是不同性质的。北伐是往北打,打到济南就不打了,这时候完全靠政治妥协,至少张作霖退回东三省了。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就没改国号,如果改国号,可能大家会觉得又是一个朝代了。1928年北京政府结束,没有出现大的动荡。所谓国家,不就是生命共同体吗?在生命共同体内,你总是要寻求利益的共同点,能够文明去解决的,干吗要用暴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