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有腔调
文化高地,文艺之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故宫名画引入茶盘,让喝茶更风雅 ·  昨天  
收获  ·  《收获》微信专稿 | ... ·  2 天前  
文汇学人  ·  重现的留学俄罗斯热(下) ·  5 天前  
为你读诗  ·  新的一年,讲孩子听得懂的新闻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有腔调

马勇:从老照片中,能看到怎样的清朝?丨对话

文化有腔调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2-17 17:13

正文


紫禁城西北大角楼。图片均选自《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


哈达门(崇文门)城楼


西直门城门南面全貌


1826年,法国人涅普斯发明了照相术,1844年,耆英成为首位留下影像的中国人。明末清初,西洋画法传入中国,深受士大夫鄙夷,认为写实有余、格调不高。那时谁会想到,正因西洋画和照相术高度写实,才让后人对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一张素描稿,一张照片,有时可能比数卷文献所传递出来的信息量更丰富。


“图像证史”,这是一个如今被反复提起的话题。然而,图像如何证史?怎样的图像才能证史?哪里去找这些图像?如何读出图像背后的那些潜台词?等等问题,仍有待解答。


近年来,国内“图像证史”方面的书籍出版了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以图像尺幅更大、印刷更精致、背景介绍更专业而成为一个品牌。今年,该系列又推出《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中国衣冠举止图解》两本书,借此机会,特请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老师为读者深入解读。



腾讯文化特约记者 唐山


嘉宾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完整版对话视频可以点击“阅读原文”链接


“图像证史”让后人无法再为林则徐“减肥”

 

腾讯文化:这些年来,老照片特别火,在拍卖市场上,一张甚至被喊到几万元,这是为什么?

 

马勇:传统学术不把图像作为很重要的东西,但最近20来年,形象史学已成独立学科,因为文字记录可能失真,照片失真的可能性很小。在研究近代史时,这些老照片的价值特别大。

 

形象史学刚刚起步,搞起来有难度。其实档案馆里有大量人物图片,很多是“文革”时抄家抄来的,转到这里来,其中有些不是公众人物,我们不认识,此外大量的东西我们辨认不出来,因为一个正常人能认识的人物不会超过5000人,需要慢慢去比对。

 

所以,大家都在说“图像证史”,但印出来的书还是一些常见的图片,也许将来藏在民间的、藏在国外的老照片都呈现出来,那时我们看到的历史才会变得真正丰富。

 

腾讯文化: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乃至电影、塑像上,林则徐的形象都是又英俊又瘦,可从史料记载中,却说他很胖,看来,是后代人帮他“减肥”了。通过“图像证史”,是否能避免这种情况?

 

马勇:这是当然的了。虽然照相术也有技术处理的手段,比如仰拍,让你显得很高大,但总体来讲,照相很难失真。过去中国古代画像都是写意画,就是个大轮廓。后来传教士进到中国来,他们走的是写实道路。故宫保留很多清代皇帝的画像,基本真实。当然,其中也有夸张,比如西方人画慈禧太后,变化就很大,它表明的是西方画家心中的慈禧太后,随着对中国认识的变化,他们画出来的慈禧太后不一样。不过,慈禧太后爱照相,她留下了许多照片,所以我们能看出画中慈禧太后的变化。

 

妥协曾构成了很温馨的中国

 

腾讯文化:《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让人惊讶,摄影师、瑞典人喜仁龙在拍这些照片时,不仅得到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还得到逊帝宣统的认可,所以其中影像资料特别全,他为什么能把两边都搞定?

 

马勇:我们过去把清帝逊位这件事给妖魔化了。1912年清帝逊位后,建构了一个政治架构,我几年前就讲,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的一个温馨的架构

 

中国历史上有逊位的情况,但把退位王朝当成上国来对待的,过去没出现过。从1912年到1925年,北京属中华民国政府,但总统府旁,还有一个大清帝国。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家的智慧,不仅斗争,还有妥协。

 

1912年时,人们没有妖魔化清王朝,没有说这是封建的残暴的,而是将其作为一个过去的事实,加以保留。清宫里有什么重大事件,民国真会帮着料理。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时,民国政府予以非常认真的对待,包括孙中山1912年到北京来,也没说我们是仇人,而是很恭敬地去看摄政王载沣。

 

过去都说清朝的新政失败了,其实我认为,民国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晚清的政治架构,并不意味着国家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只是国体发生了变更。我们没有像俄国革命、法国革命那样,把皇帝砍头了,这时候你就会觉得东方式的温馨还是存在的。

 

那时中国人互相间有一种妥协精神,大家不能永远斗到底。政治就是一个妥协的艺术,这种妥协构成了很温馨的中国。

 

喜仁龙来中国时,中国还是一个人情社会。对外人比较客气,他在总统府里可以随便拍,在紫禁城中,宣统皇帝和妃子陪着他到处去转。

 

1925年后,将溥仪驱逐出宫,这造成了后来历史的断裂。

 

古老的国家却难找古老的建筑

 

腾讯文化:从图像看,喜仁龙拍摄时,圆明园中还有一些古代建筑,不像今天就剩石头了。

 

马勇:严格来说,对圆明园的破坏不只在1860年。18世纪是清王朝最鼎盛时期,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便拿这些钱建了圆明园。后来中西贸易出现逆差,圆明园就衰落了。英法联军烧圆明园时,里面已缺少整修了。被烧了之后,圆明园基本就废了,清帝也不去住了。洋务运动起来之后,中国国力迅速恢复,因为清朝是一个极权主义国家,政府想积累财富很快,到1872年、1873年时,国力恢复了,同治皇帝要重修圆明园,但被恭亲王等人阻止,圆明园因此逐步衰落。

 

以后发生了一些动荡,但并没有彻底毁掉的园子,到“文革”时,大家从圆明园大量拆走建筑材料,毁是一个过程,从这本书看来,不论是圆明园还是老北京城墙,当时还没毁到今天这个状况,他见证了一个正在衰落的过程。

 

腾讯文化:喜仁龙也也留下了老北京城墙的照片,已千疮百孔,看上去触目惊心,看来咱们普通百姓对公共建筑,还真是不太上心。

 

马勇:这话可能说反了。老百姓不上心,因为完全国有化,如果宅子是私人的,谁能不上心?后来能大规模改造,或者你叫它拆迁、毁掉,是因为它们都成公家的了,公家成为一个大公司,要修一条路,所有人必须服从,说拆就拆。

 

在财产私有的状态下,想拆一个宅子不那么容易。我们现在到日本京都去,很多私人民房已经600年,一直在传承,我们就很难找到600年以上的建筑了。因为我们处在不断更新的状态中,用不了多久,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可能又得拆了。

 

我们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是我们却难找古老的建筑,这是很尴尬的。

 

腾讯文化:所以看这些老照片,有时觉得听痛心的。

 

马勇:毁掉一批,重新建一批,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我们缺乏西方那样上千年的城市,北京有800年历史,基本维持了原来的格局,但最近100多年中,特别是最近50中,去掉得非常快。回顾20世纪几次大的发展,你会感觉到文明在不断变迁。


妥协会使社会减少许多仇恨

 

腾讯文化:故宫倒是保护起来了,但好多地方不对外开放。

 

马勇:我刚来北京时,我有个同学,在故宫工作,带我去未开放区玩,当时是上世纪80年代,未开放区的屋顶长了几米高的草。

 

房屋是需要住人的,从皇宫变为故宫,快一百年了,你都不对外开放,所以没人气,连地砖都处在不断风化的过程中。有人气,情况相对好维持,修复也不是那么难。我们现在修复一次,拨款高达几十亿,钱像洒水一样的,可解决不了太多问题。

 

故宫的利用率太低,如何让文物能“活”起来,被充分利用,这可能是中国文物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腾讯文化:如果按民国初期的解决方案,里面还有人住,会不会比较好?

 

马勇:这是前人智慧的体现。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创建者是从清帝国走过来一拨人,都来自新军阵营,他们对清朝还有一种感恩之心。段祺瑞就说,你们革命党不能妖魔化过去的王朝,否则我们过去的经历不都是污点了?

 

如果不是1925年的改变,今天我们到故宫附近逛一逛,还能感觉到昔日皇族的情况,能看到真正的格格,那就不是赵薇演的那个格格了。我觉得,这是很值得重温的、光荣革命的历史,它不是一种暴力死战到底的历史。

 

腾讯文化: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可能我们越来越需要妥协,有些事,也许未必一定要搞得那么界限分明?

 

马勇: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人的妥协传统》,我认为,人类博弈最终的目的就是妥协。妥协是中国政治当中一个古老的传统,你不可能动不动就把别人都给灭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过去我们讲阶级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其实也没有进行到底,否则就打到台湾去了。

 

妥协会使社会减少许多仇恨,减少仇杀。人类总是要大家共同存在下去的,我们过去历史学讲这方面讲的少了,把历史的一个侧面完全给屏蔽掉了。

 

现在很多年轻读者不知道,一说中华民国就是从1912年到1949年,其实民国也有好几个阶段,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是不同性质的。北伐是往北打,打到济南就不打了,这时候完全靠政治妥协,至少张作霖退回东三省了。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就没改国号,如果改国号,可能大家会觉得又是一个朝代了。1928年北京政府结束,没有出现大的动荡。所谓国家,不就是生命共同体吗?在生命共同体内,你总是要寻求利益的共同点,能够文明去解决的,干吗要用暴力呢?

 

遗失在中国的中国史可能更多

 

腾讯文化:这个系列图书角《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其实不仅在西方有遗失的中国史,在中国,也有很多史料分散在各单位中,根本检索不到。

 

马勇:你说的这点太重要了,在今天,遗失在中国的中国史并不比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少,多少资料都被遗忘在库房里。可你去找,就必须审批,因为那是单位的财产。所谓国有,常常变成了单位所有,并不是说你是纳税人了,就要向你公开。资料被各单位垄断,带来巨大的浪费。不仅外面看不到,内部彼此也看不到。我们从事学术研究、做政府项目,照样很多档案看不到,名义上国有,却造成的是一个不共享的机制,这不利于文化进步。

 

如今我们要搞个研究,想找点材料太难,材料都归国有单位,没有发自内心的、推进“学术为天下之公器”的动力。其实图书馆,档案馆的资料都应该免费检索、随时调阅,在国外,人家大学的图书馆管理员会认为,你能用我们资料,是我们资料的幸运,人家会尽力帮助你。看你找这个材料,人家会主动推荐:还有另一份材料,您看后可能整个价值评估会不一样。

 

我一直在讲,既然担心年轻人在网上看坏书,国家为什么不做一个众筹式的图书下载网站、让大家去下载好书呢?你说看坏书不健康,那就应该把健康的东西释放出来。如果你有健康的东西,我为什么不去下载?我又何必去网上费那么大劲去搜索呢?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
作者: [瑞典] 喜仁龙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译者: 沈弘/ 聂书江
出版年: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