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柯视角(ID:lincokl)
前不久,11月经济数据出炉,几个核心指标表现不尽如人意。
M1,9月份是-7.4%,10月份是-6.1%,11月M1同比降幅有所缩窄,但依然还有-3.7%。
缩窄原因还比较特殊,主要来源于之前财爸承诺给地方的专项化债资金。
M1代表流通着的“活钱”,M1持续负增长,说明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大家一赚到钱就存银行定期,拒绝消费。
11月CPI(物价指数)同比上涨仅仅0.2%,还不如9月的0.4%和10月的0.3%,消费压力巨大。
PPI是指工业成本的通胀,负数代表工业成本持续下行,本质是因为东西卖不出去,那么原材料也只能降价。
11月PPI依然为负数,同比下降2.5%,不及预期。
下游终端消费不振,上游产能过剩,工业品出厂价格自然一路下跌,制造业压力山大。
上述核心经济指标表现不佳的背后,意味着各行各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其中,汽车、金融、互联网等支柱产业首当其冲开始大规模降薪裁员,幼儿园大规模倒闭,招不到学生发不出工资,没有编制的幼师们大批下岗。
甚至体制内央国企也开始降薪裁员了,体制内外日子都不好过,应届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经济回暖,任重道远。
要问汽车行业降薪裁员哪家最狠,新能源汽车厂家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12月11日,造车新势力极越汽车宣布原地解散,5000+员工瞬间失业。
其实早在10月29日,另一家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就有员工爆料称:今天各组织领导通知裁员降薪,部门裁员50%-60%。
目前哪吒汽车共有约4000名员工,此次大规模裁员,2000人的饭碗要被砸掉。
此外,剩下的员工将被降薪。
降薪方案为,年包高于100W的降薪30%,年包50W-100W的降薪20%,年包30W-50W降薪10%,年包低于30W的降薪5%。
新能源汽车厂家大刀阔斧降薪裁员,传统豪车代表保时捷也紧随其后,12月17日保时捷中国宣布裁员,正式员工裁员10%,外包员工裁员30%。
为什么保时捷要裁员?
没办法,保时捷这样的传统豪门,面对当下超级内卷的汽车市场,也开始扛不住了。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大跌近30%。
一向市场坚挺的高端豪华车都怂了,其他车厂的日子更难过。
今年以来,新老汽车厂家降薪裁员潮此起彼伏。
上汽通用6月裁员30%左右;吐槽比亚迪价格战的广汽集团,5到8月份裁员规模1700人;特斯拉上海工厂4月裁员了2000人;造车新势力明星理想5月裁员了5600人等等。
甚至一向傲娇的大众汽车集团也要裁员,第一轮或直接裁掉2万人。
甚至在大众汽车集团裁员风波下,海外员工要调任至宝马中国,直接和中国人竞争,面试全程中文,这在汽车工业百年历史上,也是第一回。
汽车之外,这两年金融业也处在风口浪尖。
今年以来,金融业两大支柱证券和银行,裁员降薪潮风起云涌。
去年2月,中纪委明确提出要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等错误思想,这一要求为金融行业的裁员降薪潮指明了方向。
说白了,这一轮金融业大降薪,并不是为了惩罚从业者,而是为了让这个行业降低吸引力,倒逼部分中高端人才离开金融行业,去实体行业工作。
从多家券商上半年财报观察,金融业裁员降薪的药效后劲挺大。
在职员工人数方面,截至6月30日,券商行业从业人员总数已降至34.01万,相比今年年初减少超过一万人,几乎跌破34万大关。
在降薪、裁员、降本增效大背景下,近80%的证券公司从业者人数出现同比减少。
薪酬方面,从半年报披露的相关数据看,证券行业龙头,以“三中一华”为例,从员工人均薪酬看,上半年,中信建投员工人均月薪3.44万元,同比减少约1.26万元,平均降薪26.81%,降幅在四家券商中排名第一;中金公司排第二,人均月薪4.57万元,同比减少1.27万元,降幅21.75%。
而银行业从这两年也开始“集体”降薪了。
去年以来,平安、民生等不少股份制银行开始降薪,其中,民生银行最猛,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直接降薪40%,而且民生各区分行或支行计划年底降薪至50%。
慢慢这股降薪风也蔓延到了国有大行,反正一个都跑不掉。
7月1日,LT社消息:国有大行建设银行也开始降薪了!传该大行员工至少降薪10%,两个原则:分支机构降薪比总行多,高级别职工降薪比低级别多。
甚至,金融业降薪潮竟然还影响了上海浦东陆家嘴的房价,4000万的房子一口价只要2850万,房东的心在滴血。
汽车、金融行业外,一向高薪资的互联网大厂京东、百度、阿里巴巴这两年也一直都在降薪裁员。
“长期业绩不好,不拼搏的人,不是我兄弟。”京东刘强东的一句话上了热搜,揭开了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残酷现实。
短短几个小时内,数千名员工的账号被封,他们被告知公司需要进行内部调岗,很快员工们发现,所谓的“调岗”实际上就是大规模的裁员,他们所在的部门就地解散,而他们也被裁掉了。
今年以来,百度计划裁员5000人,占公司总员工数的15%,裁员范围广泛,涉及到百度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
互联网大厂,要论裁员力度,阿里巴巴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阿里巴巴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阿里巴巴的全体员工总数为197991人。
回顾公开披露的数据,2023年,阿里巴巴的员工数量已经经历了较大规模的减少。
具体而言,从2023年3月底的235216人减少至同年12月底的219260人,期间员工数量减少15956人。
今年三季度相比去年四季度,期间员工数量又减少了21269人。一年半时间,员工数量减少了37225人。
汽车、金融、互联网裁员降薪潮,还能理解,毕竟都是超级内卷的行业。
万万没想到,这股妖风竟然吹到了岁月静好的教育行业,由于出生人口数量断崖式下跌,这两年幼儿园倒闭潮来袭,“铁饭碗”成了“泥饭碗”,幼儿老师们大规模下岗。
时代“抛弃”一个行业,是不会打招呼的。
今年幼儿园秋季招生可谓“腥风血雨”,许多民办园招生寥寥,公立园也有只招到一半学生的情况。
9月开学,在大家都忙碌的时候,某地幼儿园竟然连一个新生都招不到,园长只能无奈的宣布关门倒闭。
曾几何时,幼儿园一位难求的盛况还历历在目,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入园名额,花大价钱求爷爷告奶奶,不惜一切代价。然而,转瞬之间,形势大变,幼儿园掉落神坛。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幼儿园数量高达28.92万所,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骤降至27.44万所。
短短一年间,竟然有1.48万所幼儿园消失,17万幼师下岗失业,这个数字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再往深里说,幼儿园的倒闭潮可能仅仅开了一个头,五年十年以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面临着学生人数减少的问题。
未来部分大学免试入学甚至关门倒闭不是不可能,大学校长们三顾茅庐跪求上学,有可能成真。
体制外裁员降薪来势汹汹,这股风也开始吹到了体制内部分国央企,这无疑是对“铁饭碗”观念的一次重大冲击。
比如下面这则某中字头央企的降薪通知,重点就两句话:全体员工砍掉证书补贴福利,部分领导班子成员降薪50%。
还有某国央企内部群里已经发的通知:
取消今年年终奖,中层管理者以下人员基本工资下调 30%,职能岗位编制缩减并于一周内启动竞聘上岗。
妥妥的降薪+裁员!
曾经,国企央企是大家心中的“铁饭碗”,现在也迎来了降本增效、降薪裁员。对于已经"躺平"的央企员工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
现在大环境持续低迷,只要是企业,就逃不了市场行情的规律,哪怕背景再雄厚,最后都一样。
一旦市场行情开始走下坡路,谁都没法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看来以后央国企裁员可能是常态化了。
体制内外企业都在裁员降薪,各行各业只嫌人多,这对于今年1179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吓人。根据最新数据,确定就业单位的比例仅有55.5%,比去年还低了2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半的应届生还在苦苦挣扎“海投简历”!“慢就业”和“自由职业”听起来很美好,但懂的都懂,就等于“准失业”!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就业数据更让人目瞪口呆。
今年大专生和本科生就业率比硕博还高,史上罕见。过去的香饽饽硕博研究生,现在成了老大难。
大专就业率56.6%,足足高出硕博就业率12.2个百分点。
硕博研究生们读了这么多年书,万万没想到好工作这么难找,毕业即失业。
以前都说知识改变命运,现在怎么感觉是学历越高失业越多!
总之,经济处于停滞或者下行期,蛋糕不仅没变大还在缩小,大家就会你争我夺,零和博弈,内卷就开始了。
此时此刻,各行各业的日子都不好过,企业要活下去,裁员降薪不可避免。
相反,如果经济处于上行期,各行各业都缺人,企业一门心思做大蛋糕,根本不会去考虑什么降薪裁员,反而是大批招人扩大生产,大家收入预期良好,也敢于买房和消费。
也许你现在看到的只是建筑、汽车、金融、互联网、幼教,乃至体制内部分国央企,这些行业在降薪裁员。但是,在整个经济链条上,几个支柱行业的寒冬,势必会传导至其他行业。
俗话说的好,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建筑、汽车、金融、互联网、幼教、国央企等等这些行业员工收入缩水消费降级后,必定会影响到其它很多行业。
一个硬币有两面,必须辩证的看:裁员降薪短期确实能节省各行各业的开支,但对国内消费和内循环会起到相当的抑制作用。
内需不振消费不足,恰恰是我们经济回暖的最大拦路虎,11月不及预期的数据,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为此高层及时出手。9月26日和12月9日政治局会议 、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次重要的会议,明确要求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双管齐下、猛踩油门、大放水,大刺激。
投资必须加大、消费必须起来、收入必须增长、通胀必须启动、经济必须回暖、股市必须走牛、楼市必须回暖。
依靠市场经济自发调节根本不可能了,高层必须大刀阔斧的落地各项刺激政策,否则,为时晚矣。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必须背水一战了。
注: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商业洞察无关。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商业洞察联系。
-------------------------------------------商业洞察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关注并留下您睿智犀利的评论吧
亲爱的粉丝们,我们会从评论区随机精选用户赠送书籍,今日赠书《销售为先:打造不可复制的销售竞争力》。
◆本书作者调查了从传统行业到前沿行业的很多企业,走访了思科、联邦快递、健赞、惠普、霍尼韦尔、强生、江森自控、万事达信用卡、甲骨文、必能宝、思爱普、索尼电子、汤森路透、惠而浦、 施乐等全球领先B2B企业的销售总裁,结合企业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入解读,致力于帮助企业打造同质竞争时代不可复制的销售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