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设计
新锐景观设计服务平台 | 只为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单  ·  6 个冷知识,第一个就惊掉下巴! ·  3 天前  
PChouse家居APP  ·  我飘了,480㎡临江大平层都敢参考了! ·  5 天前  
清单  ·  我竟然被一件衣服 PUA 了十几年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设计

70后大叔爆改40年农村老宅,让猪舍变成山间美宿

微设计  · 公众号  · 家居  · 2018-02-13 18:55

正文


竹林茶园间,

观星赏云处。

- 安吉 了如三舍 -



NO.1 | 壹


群山起伏,云雾缭绕,

树竹交荫,流水淙淙,

这就是“中国竹乡”安吉。

在这里,晴天阳光浓烈,青山如画;

雨天绿野仙踪,岁月静好。



一边是茂密的竹林,

一边是流淌不息的深溪。

群山连绵郁郁葱葱,

溪流潺潺幽静灵动。



隐匿在这深林竹海之间,

有一屋舍,名“了如三舍”。

青瓦夯土墙,门前小路蜿蜒而过,

竹影摇动,林间清风徐徐拂来。



极简的设计,朴素的外观,

如生长在自然之中一样,

一呼一吸间吸纳天地灵气。

远离红尘,忘却浮生,

仿佛古代隐者的居所。




栅栏遮挡,围砌成一方独有的天地,

篱笆小院保留着山野间的质朴气息。

入口隐藏在主体建筑后的竹林木道,

踏木而下,寻径而行,似隐非隐。



可是不久之前,

它还是一副破旧的模样。

一间有着40年历史的老宅,

经山间的岁月与风雨磨蚀,

虽几次修缮仍不再适宜居住。




NO.2 | 贰


直到遇到他,

老宅才终得以焕然新生,

这个人叫杨少,70后,设计师,

开过酒吧,也搞过艺术。

头发花白,喜欢戴鸭舌帽,

乍一看,和星爷还颇为神似。



多年来他走南闯北,

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到处漂泊,

从北大东门到南方的阳朔,

又从阳朔再度转战帝都,

光阴荏苒,沧桑阅尽 。



多年之后,见惯世间繁华,

一颗漂泊的心想要停下来。

当他来到浙江安吉的竹林深处,

遇到一座山,一条溪,一间老宅,

他认定了这就是归处,便不想再走了。

于是,他花费480天,打造出心中的那间屋。



敦厚的夯土墙、裸露的木檩条和浅蓝色的琉璃瓦,非常具有当地特色。 杨少为了最大程度还原自然,尊重当地风貌,同时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在改造上,尽可能将本土原始特色与现代设施进行了无缝结合。 



改造前的主楼一层室内非常阴暗破旧,采光和通风都比较差,功能布局不合理,杂物随意堆放,完全辜负了那室外如画的美景。



在主楼的旁边还有一个辅助用房,它与主楼仅隔一个过道,改造前是农舍的猪圈所在,房子比较低矮,但整体结构保持的还比较完好。



老屋的阁楼,采光不佳,环境幽暗,堆放满杂物,房梁年久木朽,为了不让它坍塌还在不断的用木头加固、支撑。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无生有,有归无。杨少将道家思想运用于建筑设计,他提出——“建筑的完成是为了消失”。


通俗点说,就是将建筑和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建筑消失在自然中 。于是,在老房改造的过程中,杨少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才有了如今的“了如三舍”。



原大门改成了一扇大大的落地窗,坐在窗前,可见院内繁茂生长的李子树,罗汉竹的影子和树叶间隙里的天空,大概也能感受宅子旧主人多年前,每日出门看远山时的情景。 



原来的猪圈所在地改造成了一间客房和一个屋顶公共活动区域。首先是拆掉了原有瓦屋面,保留了原有的夯土墙进行修缮,并增加室内通风和采光。



老旧的阁楼如今是了如三舍最大的公共空间,在改造时保留了它最原始的梁柱结构,上面清晰可见当年时光所留下的痕迹。 



为了将窗外美景无限的引入房间,打通室内与室外隔阂,在设计中还引进了现代科技装置,安装了未来感十足,总长足有12米的电动下折窗,其完全打开时可以带来了长卷般的山景变幻。



同样的,这里还有一处可推拉滑动的玻璃屋顶,当屋顶打开,完全置身于天地之间,仿如以天为盖,体会手可摘星辰的美妙感觉。


它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星月阁”,杨少说,“星月阁”的设计来自传统的悬山式屋顶,但材料选用的是现代钢结构与PC 板结合。也许正是因为传统和现代的强烈反差,自然,在时空交错之际才显得尤为可贵。



下折窗的初始理念来源于古城墙上的吊桥,伴随电动窗的慢慢上升下降,犹如古代吊桥的起落。用杨少的话来说,在这里喝茶更多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


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变得模糊,同时又完全浸入到自然,人进得,风亦进得,风出得,人亦出得,建筑消退,仅存意念跟自然的连接,这便是设计师的初衷与追求。




NO.3 | 叁


为保证足够的公共空间以及客房的舒适性,了如三舍一共只有六间客房,并且名字和自然山水的环境一脉相承:了、如、和、敬、清、寂。


房屋的主体结构保留了原始的木结构和部分夯土。主材选了当地最常用的杉木,房内墙体则最大限度地选用了当地传统手艺砌筑的泥土墙。



拆除了四周墙体和室内隔墙,整体空间变得宽敞明亮了许多,视野也更加开阔,可以看到绵延的远山,涌起的云与四季变化着的绿。 


进入房间扑面而来的是,犹如全景大屏幕的U形景观窗,由于处身于山坡高处,即便不拉窗帘也不用担心隐私问题。



暖色的水磨石地面下铺陈着地暖,即便在山里阴冷的寒冬,也不会影响在窗边浴缸里,泡个热水澡的美好心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