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烈火烹油、狂飙突进的楼市,简直已成为国人眼中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7月以来,一系列政策就像投枪匕首,不断刺向此前一线城市上涨过快的房价,一个个长效机制,正在建立。
要拿地,只准租,不准卖,还不能变更用途,十三五期间租赁住房占比超60%,这是上海的尝试。
广州“租售同权”的事,那就更不用介绍了,简直就是石破天惊,称得上是中国住房租赁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刚刚,佛山也宣布了自己的住房租赁新政!
佛山公布了自己的新政,恰恰在住建部发布通知后仅隔一天,这个速度当真快。佛山“速度”也让佛山成为住建部等9部委发出通知之后第一个宣布住房租赁新政的试点城市!
在佛山的方案中,佛山提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国有平台,由国有平台引领租赁市场。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即将完备的全国联网的不动产登记系统,或将与租赁平台相互打通,互通有无,真正做到有效的监控、管理,房产和租赁体系!
通知中还提到了“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通过“商改租”、“工改租”、“三旧”改造(城中村改造包含在里面)提供更多的租赁住房。
这或意味着大城市城中村的房子、郊区楼市的“小产权房”等,或将以某种形式大大方方、合法地进入租赁市场。如此这般,大中城市可租赁住房的供给,将大大增加!
不出意外,城市中产阶层将从咬牙买、买、买向租、租、租转变,中国房地产即将开启一个新时代:租赁时代!
租赁住房和自住房,本来就是跷跷板的两头。租赁住房搞好了、便宜了,自住商品房需求自然就相应减少。
如果一线城市“租赁住房”和土地规划执行得当,没有超预期的放水的话,当地房价是没多少上涨空间了。
二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高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投资者买了房坐等升值的时代,或一去不复返了。
很多人或许将信将疑!这也正常,最近,三个重要信号基本同时扑来,很多人同样都是不知不觉!
1、M2再创历史新低!
7月13日,央行还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从《报告》可以看出, 6月末,中国的M2M1M0这3大数据,同时降低,而且降幅不小。其中,M2同比增长仅为9.4%。
央行在《报告》中还彪了这一句:只要实体经济的合理融资需求得到满足,M2增速放缓可能是新常态!
弦外之音,内参君以为是这样:实体经济可以借,而且要多借!而金融、房企要少借,甚至不借!
无论是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成立,还是上半年M2的收紧,都可以看出:金融去杠杆、防风险,国家这次是玩真的!
对房地产,这次国家要拧紧水龙头了!老王手里是真的没钱了!
2、国家统计局首次披露:中国人不缺房子!
7月6日,国家统计局在一份报告中提到: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8平方米。
内参君印象中,这应该是中国首次披露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这一重要数据。
40.8平方米!而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地区的人均住宅面积达到或者超过33平米的时候,说明这个地区的房地产业开始过剩了。
中国人到底缺不缺房子?这个困扰了三代中国人整整20年的世纪大难题,今天,终于一锤定音:
中国人,不缺房子!
3、上海深圳:住房供应量放开!
7月7日,上海宣布:未来5年将供应170万套住房,同比大涨60%。在这些新增住房里,租赁住房高居榜首为70万套,保障性住房为55万套;商品住宅只有45万套,而且以中小户型为主。
深圳紧随而上,也随之宣布:2017年新增安排建设商品住房的套数提高1倍,从2016年的4.3万套提高到8万套;此外,2017年还将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5万套,比2016年的计划大幅增长了20%。
上海深圳土地供应量的明显放大,以及用于租赁住房的大幅增加,预示着两地的房价基本没有多少上涨空间了。
三
国家已经下了大决心,各种调控房价的政策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出台,楼市正在起变化!
当一些还在执迷不悟地加杠杆冲进楼市的时候,不少人正在从楼市里鱼贯而出。他们在平面宇宙中,或许会向对方说声:傻帽!
1、万达打包白菜价大甩卖。
这几天,房地产市场最大的新闻,当数万达集团将酒店和文化旅游项目以631.7亿元人民币出售给融创中国,而且是借钱给融创卖!
631亿元就卖了?这简直就是白菜价甩卖LV包啊!
万达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家底”用这种“跳楼价”出售?其中原委众说纷纭。
吃瓜群众能看到的,是不少开发商绷紧的资金链,或已勒住了自己的脖子,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2、潘石屹不再拿地开发新项目。
无独有偶,SOHO中国也在不断卖地。
SOHO董事长潘石屹还宣布了,将不会再拿地开发新项目了。潘石屹认为,因为中国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大量的房子都在过剩,以后SOHO中国不会再拿地开发新项目,也基本不会收购改建。
在业内,潘石屹被很多人视为是一个胆子比较小比较谨慎的人。连潘石屹都发出这样的判断,房价还能再这么如火如荼地上涨吗?
3、万科转型物流地产。
7月14日下午,万科宣布:790亿“组团”收购新加坡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
郁亮说了,之所以收购普洛斯,是因为万科要在物流地产领域完善布局,实行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
普洛斯在中国38个城市拥有252个物流园。未来,万科或可借助普洛斯在物流、商业消费以及资产管理等领域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其实,万科这个做法并不突兀。今年3月下旬,正在各家房地产商卖房卖得手抽筋、赚钱赚的合不拢嘴的时候,万科已经先知先觉地宣告:准备迎接楼市下跌!
散场了,不少人正用当时蜂拥而来的速度呼啸而去!
四
投资,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比谁活得久!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违背这个铁的法则,即使一时赚到了快钱,但早晚是要赔回去的。
对这个事情,讲得最直白的,是马云。马云在杭州举行的全球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说到:未来房子如葱。马云说,过去8年内,中国的房价整体上处于大幅上涨的状态。8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
道理其实很简单,岂不闻:
从1天为单位做投资,靠的是运气;
以1年为单位做投资,靠的是能力;
以10年为单位做投资,靠的是规划与纪律;
以30年甚至50年做投资,靠的是时代格局。
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如此之高,价格已远远偏离了价值,这归根结底是由乌合之众的集体狂热推高的资产泡沫。
你想想,现在一线城市的租售比大概不到2%,租房要出租70年才能回本。这也就是说:换到股市,就相当于70倍的市盈率。而现在,我大A股的平均市盈率也不过才16.8倍而已。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种由羊群效应、投机情绪推升的畸高房价,其实不过是沙上筑塔,一旦投机情绪降温,裸泳者就将现出原形。
好好想想国家发出的最强音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智者顺势而为!别侥幸,如果执迷不悟,该来的,迟早要来!
延伸阅读:北京突传大消息:楼市最狠的颠覆来了!炒房客崩溃!
一
这两天,广州推出了“租购同权”政策,一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街头巷尾,众口同议,房奴们隐约看到了一线城市安居的希望。
然而,广州的步伐,并未在一地终结。今天,北京传来了一个更具颠覆性的消息!
住建部、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要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而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肇庆等12个城市,则很幸运地成为了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单位。
为啥要试点?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搞政策赛马,让很多重大政策全面推开前,在这些城市是骡是马先拉出来溜溜。那个政策好使,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先行先试,不排除很多大招要使出来了!比如广州租购同权这种政策,就是在试点中探索出来的,现在就要看看究竟管不管用、好不好使。好使,就在全面推开。
看来,国家这次下了决心了:
只要你是大中城市需要的人才,国家一定要让你租得起、租得到房,圆你一个安居的梦!
二
风起于青萍之末!
最早提出“购租并举”这个思路的,内参君印象中是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然后,今年5月住建部下发《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出:热点城市住房供应,转向构建“租售并举”、“市场保障并行”的供应新体系。
“购租并举”这个政策的确是及时雨,也是一项治本之策。道理很简单:只要一二线城市还想继续发展,想要继续吸收全国的人才,就得大力发展租赁市场。
正因如此,这次中央一吹响集结号,很多一线城市就迫不及待地开干了!
要拿地,只准租,不准卖,还不能变更用途,十三五期间租赁住房占比超60%,这是上海的尝试。
而紧跟而上的深圳则宣布,今年将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5万套,比2016年的计划大幅增长了20%。
广州“租售同权”的事,那就更不用介绍了,简直就是石破天惊,称得上是中国住房租赁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下一步,试点中还会有啥颠覆性的政策出台,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但很明显,这场改革试点的力度,只会比预期中的强,不破楼兰誓不还。
怎么个颠覆法呢?内参君注意到这么一句话:“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可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
短短一句话,里面就有着极具爆炸性的影响力。这或意味着大城市城中村的房子、郊区楼市的“小产权房”等,或将以某种形式大大方方、合法地进入租赁市场。如此这般,大中城市可租赁住房的供给,将大大增加!
永远记住一句话:中国这样的体制下,只要走对路子,下大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
最近,内参君一再提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高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楼市的黄金时代,已渐行渐远。而投资者买了房坐等升值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你想想,如果北京的房子再涨一倍,那将是啥格局?各方面的因素,都决定了这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了。
就拿租购并举这个政策来说,租赁住房和自住房,本来就是跷跷板的两头。租赁住房搞好了、便宜了,自住商品房需求自然就相应减少。如果一线城市“租赁住房”和土地规划执行得当,没有超预期的放水的话,当地房价是没多少上涨空间了。
在投资楼市整体回报率大大降低乃至无利可图的情况下,投资者再死盯着房子,就不是一件多聪明的事情了。钱是繁殖能力很强的东西,这个世界上让自己手里的钱生钱的办法,其实远不仅房子这一样。股票、债券、共同基金、票据,都应该合理配置。
一些人曾开玩笑地说,人生有三大幻觉:“国足会赢,房价会跌,股市会涨”。内参君大胆预言,除了第一样不知道啥时候能实现外,后两样今年就可能会实现。
特别是随着楼市资金的挤出、资金出逃的遏制以及央企提高分红比例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新一轮牛市或正渐行渐近。不过,要擒获这一轮牛市需要耐心,因为,这或是真正的一波慢牛行情。
熊市是收集低价筹码的好时候。建议你从现在开始定投指数基金,摊平成本,逐渐积累廉价筹码,到了牛市时一举收割。内参君相信,只要你从现在起,能够持之以恒地定投几年,回头看,终将收益良多!
最后,内参君请你永远把这句话作为投资的座右铭:
从1天为单位做投资,靠的是运气;
以1年为单位做投资,靠的是能力;
以10年为单位做投资,靠的是规划与纪律;
以30年甚至50年做投资,靠的是时代格局。
祝大家好运!来源:财经内参精读(ncjs111)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推荐两个不错的微信公众号:
政商透视(ID:ZSTSMD)
政闻天下(ID:ZWTX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