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拼饺子的节日,
然而明日冬至更为重要的是:
“明日冬至 | 三十六计躲为上计!”
因为你们这些凡人压根不知道
冬至的秘密和可怕:
冬至!是最接近“死亡”的一天!
冬至这天《易经》有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之说。意思是说
这一天黑夜最长,阴气最重,
是最接近"死亡"的一天
,最好什么事也不干。
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
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
所以古时
冬至也喻意为
新生命的开始。
冬至:也就是传说中的“一年中生命的转折点”
所以。。。
冬至过不好,太可怕!
(吃饺子只是一种仪式,最重要的是。。。)
一、冬至养生要藏阳气,重点在“躲”!躲暴饮暴食、躲寒凉、躲是非等。
二、冬至补阳,太阳是天下第一大补品!要晒后背䃼阳气。
三、冬至养生饮食不可过咸,咸伤肾。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切不可过思邪淫伤身。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有道是“躲得了冬至,躲不过15”
(貌似哪里不对。。。)
所以,
“躲”是防守,进攻也要有:
“保健康补阳气”
天下第一补阳品是——太阳!
万物生长靠太阳,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补充人体的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晒太阳!但需要注意的是,
能有效补阳的方式是晒背部。
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方法:
可以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全身都会很温暖。
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
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方法:
双手搓热后,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100遍。
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
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
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
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
冬季进补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的食物防“三九寒冷”。
但不可过食,过食易上火。
此外,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干燥,导致鼻咽干燥、皮肤缺水,易上火,别忘补充津液,
可食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猕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
(冬至转折之际,艾灸事半功倍!)
冬至艾灸督脉:
大椎、肾俞、脾俞。
冬至艾灸任脉:
太溪、关元、神阙、中脘。
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时候,在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肚脐(神阙穴)最能激发身体阳气!
方法:
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功效:
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益寿延年。
说到这里,大家是否还有点这样的心态:
“冬至有这么多事儿吗?是否危言耸听了呢?”
小北只想说:
“那是你们已经忘了冬至的秘密,古人的经验和智慧不能忘!”
冬至的百度释义里,
有一条是别的24节气没有的一栏儿叫做:
“冬至的隐含意蕴”,是:
“阴阳交割、万物亡寂、生机禁闭!”
冬至:是和道家渊源最深的节气:
“阴极之至,一阳始生——冬至节的内涵及意义”
"冬至" 也称为"至节",因为
它不仅是"阴极之至",也是"阳气始至",
同时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冬至日的关键在于
一个阴阳消长的微妙节点。
自古便有
"冬至一阳生"
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不
断生长的阴气终于达到顶峰,阳气也终于停止了销蚀,就要回升了。
冬至节则是那个
阴阳交割的临界点。
这也是冬至成为历法上重要节气的原因之一。这便是天地间"冬至一阳生"的微妙,同时,也验证了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天道。
其实冬至有很多别名:
“冬节、长至节、亚岁”
当所有人都以为冬至只是个“饺子节”的时候,可能你们不知道:
冬至真正重要的习俗:
“享祀先祖,官放关扑”
而且!冬至吃饺子是“名气最大的习俗”
而你不知道:
“我国各地除了吃饺子,为了冬至养生,还有许多饮食习俗”
第一次感觉全国都在为了过一个节气而“兴师动众”,也就是冬至有这样的重要性:
“尤其是北京/整个北方!冬至吃饺子已经是一种仪式了!”
然而,你真的会吃饺子吗?
“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什么来着?”
比如,你知道“饺子的各种馅儿都有什么寓意吗?”
额,小北想说,只要是“菜”馅儿的都能和“财”联系到一起,只要和“财”联系到一起,我国人就为之疯狂啊,总之:
“吃饺子到底会不会发财小北不敢说,但是不吃饺子。。。你不心虚吗?”
而且!“饺子蘸醋”貌似是绝配,然而:
“记住!这类人吃饺子别蘸醋”
吃饺子蘸醋、辣椒是很多人的习惯,可是,
患有胃溃疡或胃酸的人不适合蘸醋吃饺子
,这样容易刺激胃肠黏膜而加重病情。如果有人喜欢吃饺子配蒜也得注意,
蒜辛辣有刺激作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少食用。
下面小北放大招了:
“12种包饺子方法,你才会几种?凡人们?”
光会吃饺子不会包,怎么能叫合格的“吃货”?
12种饺子包法,看图学习吧↓
(以下参考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