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小房子昨晚发了文章【
别再瞎传播央行大放水来吓人了,能有点道德吗?
】后,今天一早有特殊的
人
找我了,肯定了我普及金融常识的这篇文章,同时也解释了金融政策的一些问题,不过应对方要求,我不方便把对话发出来。
很多人今天又转发了一篇文章给我,环球冷眼公众号写的一篇文章《货币没放水吗?你眼瞎了,还是将良心卖给了魔鬼》。主要是与别的公众号文章针锋相对,里面也顺带批判到我昨晚写的文章。
本来我是懒得反驳了,但为了大家不被误导,我还是再啰嗦一篇。
仔细看冷眼的文章后,发现其实我们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在一条道上,他说的是过去,都是在大放水,M2余额快160万亿了,其实这个我们又没否认,从09年开始,中间好几年都是大家理解的大放水,2015股市加杠杆出现牛市,去杠杆终结牛市,楼市加杠杆导致暴涨。
而我说的是现在,从今年开始,货币的龙头明显在收紧了。
如果现在还在乱说,看到一个MLF操作,就说是大放水,明显是胡说八道,误导大家。
下面反驳他几点。
1、
他嘲笑我上篇文章提到的项目需要资金的问题,以为我说的是货币发行以项目为瞄来发行,呵呵,我对他的理解也是醉了,人民币主要以外汇为瞄发行基础货币,这个谁都知道,用得着他来解释?我以项目为例子,是说明经济运行需要资金,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投放,是很正常的,而非突然无端大放水,货币不可能突然卡死,否则过去放那么多水出去,已经在市场上形成的一些项目,比如房地产,你突然截流,那大家不都要干渴死项目要烂尾吗,打个通俗的比喻而已。
2、
他说外汇占款减少的5.5万亿,应该注销而没有注销,我不知道他说的注销是啥意思,难道是要用火烧掉这些货币吗?哈哈,太搞笑了。外汇占款缩减了5.5万亿,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就相当于资产端少了5.5万亿,同样的,在负债端也一定会回收相应的人民币,比如按7计算,那就回收了38.5万亿人民币。
怎么理解,我打个通俗的比喻,某外贸企业原来通过出口服装赚了1亿美元,在国内到银行换成了人民币7亿元,用于国内生产,现在看到形势不好了,又想拿手里存下的7亿元去换成1亿美元,到国外去投资,这个过程中,虽然是到银行是换的,其实银行只相当于中介,简单起见,你就忽略掉银行,相当于外贸公司直接跟央行交易,把7亿元还给了央行,这样,央行的账上就少了1亿美元外汇,那相应的,央行从外贸公司手里拿到的7亿元人民币,就是回收了。
至于央行再通过别的工具,比如MLF,把这7亿再投放出去,那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总之,外汇减少了多少,央行就回收了多少人民币,
这是确定无疑的。
3、
他说从2015年1月来外汇占款减少的5.5万亿,没注销,反而放水增加基础货币1.2万亿,前后相差6.5万亿,相当于市场多出了36万亿的货币量。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总共是发行了6.5万亿,主要是因为外汇占款减少,这个相当于对冲了。
他说这两年多来大放水,央妈超发了6.5万亿基础货币,乘以5.5,就是36万亿。他的意思是,2015年1月M2是124万亿,到今年4月份M2是159万亿,这个多出来的35万亿全是超发的,对吗?
看到他这里,我只想说,你翻看下宏观经济学好吗?或者百度一下什么是货币超发也行啊!自己无知,还要充当专业人士就是你的不对了。
我科普下,货币超发是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即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
在基础货币投放上央行还是很节制的,但是货币创造这块儿,却因监管不到位,放任资金变相流入房地产,对市场的乱象没有控制好,导致银行资产大扩张,M2高速增长。
冷眼认为这两年多的36万亿不应该出现,M2应该停止增长,维持在124万亿,晕死,
如果突然收缩36万亿,那我们的经济完全无法运行了,经济完全不会增长了,经济马上就崩溃了,明白吗!
如果按过去每年M2余额和GDP算,比值已超过2,也就是说每投放2块钱,才能产生1块钱的GDP,过去每年都有货币超发肯定是无疑的,但这不代表一年中所发行的货币全部是超发的啊!经济每年都在增长的啊!增长就需要伴随货币发行。
如何计算每年货币超发多少,
比如去年,GDP是增长6.7%,CPI是2%,正常的货币供给(M2)增长率就是6.7%+2%=8.7%,而M2实际增长是11.3%,那超发的M2就是11.3%-8.7%=2.6%。
怎么可能全年的货币都是超发呢!
现在当局已经意识到货币超发的问题,所以M2增速开始放缓,但你不能突然停止M2增长,那就相当于走到悬崖直接跳楼身亡,而不是改走一条斜路慢慢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外汇占款一直减少后,央行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补充这部分流失的钱,维持经济增长运行。
4、
至于为什么基础货币只有1.2万亿,M2多了36万亿,主要是因为银行创造货币的速度加快了,加上存量的货币累积的货币乘数上升导致,而不能仅仅看这1.2万亿的基础货币创造出的M2。
另外,货币乘数高低,也不是像他文章所说的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是外汇占款,还是MLF,谁的成本更低,货币乘数跟他们有毛关系吗?创造货币乘数的是银行,只要对银行的监管加强了,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下降,货币乘数自然就降了。
不用扯那么多数据,显摆自己专业,其实放不放水,大家看余额宝的利息就知道了,如果是大放水,利率必然下降,怎么可能会是上涨呢?这一点就完全暴露了他文章的硬伤。
相信未来M2的增速还会继续下降,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M2总量这么大,如果还是2位数增长的话,那后续积累的问题会越来越大,其实回归到正常的增长,也是合理的。
其实只要金融监管持续下去,M2就会下降的。市场已经感受到了金融监管的方向,商业银行内部也在进行有序的调整,一些不规范的也就不敢做了。
对于楼市的影响,也会是一个稳中有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