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在中后台构建规模化的IT系统和基础设施。领先的交易银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各主要交易银行产品在客户端的整合,并持续加大对系统和平台建设的投入,提供可靠、安全和可拓展的核心系统、在线融资管理平台、易于整合的IT架构,以改善客户体验和提升运营效率 。面向企业客户,全球交易银行的数字化已经经历了三代电子平台系统。目前,领先银行正在建设第三代电子平台系统,使用以服务为导向的IT架构,应用Web 2.0技术,侧重丰富且可定制化的用户体验。平台不再是一个访问的门户,还可以与企业自身的ERP系统连接,来更有效地管理服务,并且不断完善交易银行电子平台在企业自身报表分析方面的增值价值。
从全球来看,投行服务型主要面向超大和大型企业客户,以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顾问和其他资本市场产品为核心,服务于客户的复杂金融需求。以高盛为例,其投行服务的主要类型如下:
第一,股权融资业务,主要是指投行以IPO、股票增发、可转债等股票类融资产品,服务于企业的融资需求。投行在股权业务中的角色是资本中介,以获取承销佣金为目标,也会视情况与高盛的自营投资部门合作,直接参与到后市的交易中去,为客户提供后市维护、做市在内的一揽子服务。
第二,债权融资业务,主要是指投行以投资级债券、高收益债券、私募债、银团贷款、银行贷款等债权类融资产品,服务于企业的融资需求。投行在债券业务中的角色是多样的,既可以在承销债权产品中获得佣金,也可以运用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去参与贷款融资业务。
第三,并购顾问业务,主要是指投行作为并购顾问,提供包括卖方顾问、买方顾问、反收购顾问、独立意见顾问等服务,参与到合并、私募融资、杠杆收购、战略\财务收购、分拆、资产剥离等不同类型的交易中,并收取成功撮合费、固定咨询费等灵活的费用。值得一提的是,并购顾问往往与其他三类业务有紧密的联系,例如作为买方顾问,同时为买家提供股权或债权融资产品。
第四,其他资本市场产品,包括风险管理产品销售、汇率、利率等衍生品销售、债务重组顾问、量化交易解决方案、结构化融资产品(比如航空租赁、电影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投行此类业务中的角色多样,通过设计结构、打包产品、承销产品获得收益。
从中国市场来看,受到监管和业务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与国际市场存在一定差异,可以分为下列四个大类:标准债券、非标债权、股权业务,以及财务顾问和证券化等其他业务。
第一,标准债券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为企业在公开市场发行承销债券,提供融资服务。核心产品主要包括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等。
第二,非标债权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资管通道对接银行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形成非标准化的信用类资产。本质上等同于一笔表外的企业贷款,无需特别复杂的结构化设计。核心产品是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专项资管计划等。
第三,股权业务主要是指通过结构化设计实现股权性的融资,包括明股实债、真股权等形式 。银行有两种收益模式,一是通过优先劣后的结构化设计,获得固定收益;二是利用直投业务实现同股同权,以真正股权投资的方式获得浮动收益。核心产品主要包括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私募直投业务等。
第四,财务股权、证券化等其他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不直接利用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资金去服务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而是提供其他增值服务。核心产品是并购顾问、融资顾问等“融智类”业务,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等盘活资产的证券化业务。
结合国内外经验来看,国内投行业务正呈现市场空间大、轻资本占用、高利润回报的特点,有巨大的战略价值。第一,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中国社会融资结构正处于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型的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在快速建设之中,因此债券承销业务、股权业务、证券化业务等投行业务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二,通过发展投行业务可以对接银行表外的资金来源,比如机构投资者、高净值投资者和大众理财资金,特别是标准化的投行产品(如债券、资产证券化)更可以利用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市场来扩大资金来源,从而大大降低自身的资本占用。第三,传统信贷业务的平均收益受到利率市场化、基准利率下行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处于下行阶段,投行业务,特别是股权类业务可以帮助银行拓展另类资产,提升自身的利润回报。
而要建立专业的投资银行业务能力,关键在于承揽、承做和承销能力的建设。
第一,专注的客户覆盖能力。投行服务型的客户定位高于其他类型,主要是超大型和大型客户。此类客户面临的市场竞争往往十分激烈,对于银行的要求也很高,希望能有专注稳定的客户经理覆盖自身的需求,甚至是有融资专家提出客户自身尚未想到的资本市场解决方案,去主动创造价值。为了实现客户的需求,全球领先的投行往往采用按行业划分客群的模式,以行业专业化加深对客户的了解和价值创造。
第二,专业的产品设计能力。投行服务型与前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同企业对投行产品的需求往往差别很大,难以简单地复制,或者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因此,投行部门下设产品组,与客户组形成差异化的分工。产品组培育精通产品特点分析、交易结构设计、产品打包技术、风险定价等多个产品设计环节的人才,去快速响应客户高度复杂的金融需求,同时保证银行自身的风险敞口维持在合理的水平。
第三,强大的承销能力。投资银行业务的实质在于资产分销,能否在客户组发掘企业融资需求,产品组完成金融产品设计后,快速合理地分销给不同的投资者,是最终判断投行业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领先的投资银行往往也有强大的销售交易和资产管理部门,与公募基金、保险、养老金、主权基金、私募基金、家族办公室、高净值人群等投资者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承销团队长期服务于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因此了解投行部门所发起的产品更有可能被哪一类投资者所接受,更加适合哪一类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从而,一方面为企业客户完成了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为投资者客户完成了投资交易服务,形成了良好互益的协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