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人物 | 他是三国中最英勇战将,被骂“三姓家奴”,却依然是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17 13:00

正文


经公众号“时拾史事"(微信ID:historytalking)授权转载。


吕布是汉末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武将之一(如果说“没有之一”恐怕也不为过)。凡是以“三国”为卖点的小说、电视、电影、游戏几乎都少不了吕布的身影。《三国志》《后汉书》以及《三国演义》中关于吕布的那些事儿,对于各位喜爱历史的朋友们来说早已耳熟能详。


在这里我想谈的是大家可能没怎么注意到的几个关于吕布的问题:


(1)吕布的童年生涯幸福吗?


(2)吕布是以骑兵见长的名将,骑兵当然需要大量的优质军用马匹,但在他转战兖州、徐州期间,他的骑兵所需要的马是从哪里来的?要知道,中国传统的产马区不外乎东北、西北、塞北,而兖州、徐州都不产马。


(3)吕布是怎么死的?


1
吕布的早年生涯幸福吗?

吕布的家族背景


吕布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吕布(剧照)


《三国志》《后汉书》没有明文记载。但综合吕布的经历以及时人对吕布的态度来看,吕布出身的家族门第相当高,至少也是一个在地方上有重要影响的高级豪族。


三国地形图


1.并州地区是吕姓的发源地之一。吕布籍贯是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而并州(包括今山西大部分、陕西北部、河北、甘肃、内蒙古一部分)在春秋时期就是“吕人故地”。《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霍州吕城条:“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霍州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以今山西省为核心的并州正是吕姓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至今很多吕氏宗族祠堂以“河东堂”为堂号,河东即黄河以东,所指基本上就是今山西省,也就是汉魏时期并州的核心地区(并州州治太原郡晋阳县,即今山西省太原市)。因此,吕姓是并州(河东)地区的强宗大姓,吕布就出生在这个大家族里。


2.吕布不论走到哪里都是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吕布本人武艺超群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在极为重视家族门第的东汉豪族社会里,只有出身高贵的人士才可能享有如此人见人爱的特殊际遇。

吕布在丁原手下时就“大见亲待”,投靠董卓后董卓又“甚爱信之,誓为父子”,而王允对吕布也是“厚接纳之”

在被李傕、郭汜打败后,吕布逃出武关,首先想到的是去投奔袁术、袁绍,而袁术、袁绍都是极其重视家世出身的,吕布首选投奔袁术、袁绍,当然是自信自己的家世背景必定能够得到袁术、袁绍的认可和接受。此后,曹操、张杨、袁术、刘备、张邈等各方势力之间围绕着吕布的归属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此时,吕布所能动用的兵力已相当有限,各方政治势力之所以仍然重视吕布,明显不只是因为吕布的个人武艺,更重要的还是其家世背景带来的巨大政治影响力。


3.吕布能够与袁术结为亲家,其家族是与汝南袁氏相当的高门。袁术是家族门第观念十分顽固之人,他一向以家世自矜,是绝对不会与出身低贱的普通百姓联姻的。但袁术对其儿子与吕布女儿的婚姻十分关注,一开始还是袁术主动提出来要与吕布联姻的。


在曹操东征徐州,吕布向袁术求援之际,袁术甚至以吕布将女儿送来成婚作为出兵的条件,大有非吕布之女不娶之意。可见在袁术眼里,吕布家族是理想的联姻对象,是与汝南袁氏门当户对的世家大族


4.吕布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吕布最早出仕是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担任主簿。主簿是州郡政府机关中掌管文书图籍档案的高级属官,相当于现代的秘书、办公室主任之类(想不到吧?吕布也曾经是坐办公室写材料的苦娃!)


从丁原对吕布的“大见亲待”来看,吕布这个领导秘书当得很不错。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秘书,起码得读过书、会写文章吧。《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了好几篇吕布与曹操、袁术的往来书信,从这些书信来看,吕布写文章的风格多为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没有当时文人普遍的引经据典的掉书袋的习惯,偶尔只是用用乐毅、田单等较为通俗的典故,思路清晰、观点鲜明,不愧是当过领导秘书的公文老手。而在当时,能够有条件接受高层次教育而获取文化知识的,唯有豪族富家子弟。所以,从吕布的文化素质上看,他的家庭出身至少不会太低。


吕布虽然出身名门大族,但史书中却连其父亲姓名都没有记载,而且吕布似乎也没有兄弟姐妹,不像是一个世家子弟。


从吕布称刘备为“弟”来看,吕布的年龄略大于刘备,刘备出生于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年),吕布的出生年当略早于此,推测为永寿二年(156年)至延熹四年(161年)之间。在公元2世纪60年代,东汉政局中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党锢之祸”。吕布的父亲很可能就是一位“党人”,死于党锢之祸(166年)或窦武政变(168年),吕布时年5-10岁或7-12岁。在宦官尽除之后,党人得到平反,党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获得了社会的普遍尊敬。但由于吕布最终兵败被杀,按照“成王败寇”的规律,曹操以及后来的当局者认为吕布“反复无常”的行径有辱乃父名声,不配拥有这样一位英雄般的父亲,遂将吕布的家世及父名隐而不书。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童年经历对其一生的心理、心态具有重大的影响。吕布童年时遭遇家庭变故,过早地流落江湖,由一个读书颂诗的士大夫子弟,逐步转变成为一个剽勇、狡黠的青年混混。幼年丧父,使吕布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能够掌控的力量。同时,他十分怀念自己的家族门庭曾经拥有的声望和地位,所以他急于建功立业,取得朝廷和世人的重新认可,恢复家族的荣光。为此,他公然采取投机主义的行事作风,肆无忌惮地朝三暮四,即使被骂为“反复无常”“三姓家奴”也在所不惜。


吕布早已将自己的部队视为一支雇佣兵,他只为出价最高、最能给予其利益的主顾服务。在临死之际,吕布仍然试图用自己最后仅存的一点资本与曹操谈判,可见“待价而沽”的人生观在吕布心中的根深蒂固。


手绘吕布


2
吕布用什么办法维持骑兵的军马来源?

吕布骑兵面临的军马数量危机


众所周知,吕布的部队以骑兵作战见长。吕布出生于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五原郡位于长城以北,自古以来就是汉人与匈奴人作战的塞外边疆前线,民风彪悍,而且是出产骏马的地区,人人精于骑术,吕布本人“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吕布在丁原手下虽是担任主管文书的主簿,但很可能同时也率领着一支骑兵(刘晔、王凌、董厥都曾以主簿身份领兵作战,这在文武不分途的时代是很常见的)。归降董卓后,吕布被正式任命为骑督,统帅其吞并丁原所得的并州骑兵。吕布被李傕打败后,率部出武关退往河北地区,仍保持着相当数量的骑兵主力。濮阳之战,吕布的骑兵差点生擒曹操,战绩十分可观。吕布在临死之前对曹操说“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仍是以自己的骑兵及骑战之术与曹操讨价还价,让精于算计的曹操也一度动心。可见吕布的骑兵之强。


中国传统上产马的地区,不外乎东北(幽州)、塞北(并州)、西北(凉州),唯有这三个地方可以大量牧养适于作战的良马,组建具有规模的骑兵部队


吕布在丁原、董卓手下时,可以取得并州、凉州的马源,维持骑兵部队不成问题。但在被李傕打败,奔出武关之后,吕布就丧失了从并州、凉州获得军马的渠道。因此,吕布首先选择投奔袁绍。袁绍与乌桓、鲜卑人关系亲密,并且控制着并州的大部分地区,与匈奴人也有来往,买马养马都不成问题,因此袁绍手下号称“精卒十万,骑万匹”,有着万人规模的大型骑兵部队。吕布投奔袁绍,首要的考虑就是袁绍能够解决军马来源问题。


吕布最初被李傕打败时,“将数百骑出武关”,此时吕布的并州骑兵被李傕的凉州骑兵打败,损失惨重,只剩下数百骑。投奔袁绍后,吕布与袁绍联兵击破张燕,张燕有“精兵万余,骑数千”,击败张燕后,吕布应该得到了张燕的部分军马,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骑兵兵力。但此后吕布与袁绍的关系恶化,被迫南下河内及兖州,从此失去了稳定的军马来源。


吕布与曹操在兖州激战,军马损耗理应不小。加上当时因蝗灾闹饥荒,军马的非战斗减损也很严重。吕布原有的并州骑兵中可能有一些优良的种马,但幼马需要5到10年左右的培养训练才能长成足以武装骑兵的合格军马,而吕布转战关东的时间也就是5年多,不可能培育新的军马。而且,吕布大部分时间处于流离颠沛的境地,加上灾荒,很难有足够的粮草来养马。因此,吕布的骑兵规模不断缩小,乃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吕布辕门射戟为之调解时,率领的是“步兵千、骑兵二百”。在袁术称帝,吕布与其断交,袁术派张勋进攻吕布时,《后汉书·吕布传》载:“布时有兵三千,马四百匹”。由此可见,此时吕布手中的兵力已非常有限,骑兵在总兵力中的构成比例更是出人意料的小,只有几百匹马的规模。


《三国志·吕布传》注引《九州春秋》还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事件,吕布的骑将侯成的牧马人带了15匹马投奔刘备,被侯成追了回来,为此诸将都向侯成送礼表示祝贺,侯成也为此大摆宴席,大肆庆贺了一番,成为后来侯成与吕布关系恶化的起因(这事在《三国演义》里也有绘声绘色的描写,各位小伙伴应该不陌生)。区区15匹马,就被侯成及诸将看得如此之重,可见当时吕布面临的军马数量危机之严重。

吕布试图打通北方军马贸易通道的努力


吕布偷袭徐州成功后,地位算是暂时稳定下来。这时吕布开始与袁术频繁接触,双方你来我往,关系十分亲密。吕布图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吕布与袁术交好的着眼点是试图从北方购买军马。


曹操式嘲讽


袁术有两个重要的盟友,一个是公孙瓒,一个是所谓“泰山诸将”。公孙瓒以幽州为据点,曾经拥有以“白马义从”“突骑兵”等精锐骑兵部队为核心的强盛兵力,其堂弟公孙范曾接任袁绍让出的渤海太守一职,将势力触角伸入青州地区。“泰山诸将”是一个以青州泰山郡为活动中心的军事集团,首领包括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人,其活动范围不限于泰山郡,而是遍布青、徐二州,重点是泰山、济南、北海、琅琊、东海等郡。泰山诸将虽是一个松散的军事集团,但战斗力颇强。昌豨后来对曹操时降时叛,曹操先后派出夏侯渊、张辽、于禁等重量级大将征讨,才将其平定。仅昌豨一军就有如此战力,则泰山诸将的整体实力不容忽视。


在公孙瓒的势力通过渤海郡进入青州时,就与泰山诸将的地盘连为一体了。公孙瓒所在的幽州,正是盛产军马的地区。公孙瓒不仅能组建颇具规模的骑兵部队,而且能挑选清一色的白马组成奢华的“白马义从”,可见其军马数量之多,与吕布在兖州、徐州的捉襟见肘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吕布的打算,是通过结交袁术,改善与泰山诸将的关系,进而通过渤海郡或海路向公孙瓒甚至直接向乌桓、鲜卑人购买军马。后来袁术称帝,吕布一度与之断交,但不久之后,吕布又“复叛为术”,大概还是为了买马。


然而,吕布试图打通北方军马贸易通道的努力并没有成功。因为吕布的反复无常,他与袁术的关系很不稳定,袁术对他是既利用又提防。袁术的态度使得泰山诸将也对吕布极不信任。吕布曾亲自前往莒县,试图与泰山诸将的领袖臧霸会面,臧霸等人“不测往意,固守拒之”。可见,吕布始终未能与泰山诸将开展合作,军马自然是买不成。吕布的部队受制于军马数量,不能发挥骑兵作战的优势,是其迅速败给曹操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吕布是怎么死的?


《三国志·吕布传》载,曹操擒获吕布后,“于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


可见,吕布是先被“缢死”,死后再被“枭首”。


按照《汉语大辞典》的解释,“缢死”包括吊死和勒死。吕布是体格魁梧的武将,死时正当壮年,他如果是被吊死,那么他的颈椎就要通过吊绳承受其自身身体的重量,如果是被勒死,那也需要极大的力度才能致死,不论是其身体重量还是被勒致死的力度,都足以导致脆弱的第二椎弓骨折断裂,脊髓外露受损后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骤停而死。


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吕布是死于颈椎骨折!!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吕思勉:《三国史话》,中华书局2009年版。

方诗铭:《论三国人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于涛:《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中华书局2006年版。

陈龙:《法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纪宗宜:《法医鉴定证据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好 文 推 荐


如果岳飞不管12道金牌,决意收复汴京,历史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1140年的7月,军帐之中的岳飞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久之前,岳家军再次击败宗弼,汴京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就在此时,朝廷连发12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为大明帝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禁军勇卫营四处灭火,仍难挽明朝灭亡结局

作为帝国武装力量的明军问题重重,明末崇祯皇帝最不能忍受的是将领的日渐跋扈。为打破内外交困之局,崇祯需要一支忠诚敢战的军队,大明帝国最后的禁军勇卫营应运而生。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Q&A | 为什么青岛啤酒那么有名?

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一次省港两地交流会上说了一句话“外国人认识中国通常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青岛啤酒。”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