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CExpo
【芯动中国】专注于半导体产业价值传播与供应链整合的专业垂直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Java基基  ·  SpringBoot ... ·  昨天  
财金学子  ·  志愿回顾 | 马拉松记忆:朋友圈里的7公里 ·  4 天前  
懒熊体育  ·  NBA中国赛明年或将回归,落地澳门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CExpo

于燮康:耕耘微细硅田野,集成块上写文章;五十年无悔春秋,五十载初心不移

ICExpo  · 公众号  ·  · 2017-08-01 12:19

正文


前言


笔者是2003年9月在苏州参加集成电路制造年会时认识于燮康,至今已经十五年了。当年是笔者进入半导体产业圈的第一年,当时和于燮康有过五分钟的短暂交流,深切感受到于燮康对后进者的关心。 


十五年来,笔者和于燮康见面的次数已经数不清,每次见面于燮康对笔者的提问总是给予认真的答复,并给予笔者很多建议。十五年来,笔者在心中总是把于燮康当做事业和人生的老师,但却从不曾开口叫过一声老师。


感谢于燮康对笔者的厚爱,有机会聆听其从业50年的经历,并从中选取部分内容形成文字,以享读者。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写其在华晶集团工作情况,第二部分是写其在长电科技工作情况,第三部分是写其在华进半导体工作情况,第四部分是写其30年的协会工作情况。


一、勇挑重担,理性判断,从容应对,创立营销新体制,助华晶脱困

 

1968.12--1970.1: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附属工厂指导老师  
1970.1--1982.8:国营742厂任二车间班长、调度员、车间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1982.9--1985.7:南京工学院管理工程干部进修班学习、任学生党支部书记 
1985.7--1985.12:国营742厂任二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生产计划处处长
1986.1--1989.8: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集成电路事业部副主任、主任  
1989.8--1991: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双极集成电路总厂厂长
1991--1993.10: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兼销售公司经理
1993.10--2003.1: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任珠海华晶、厦门华晶、深圳华晶、进出口公司、飘之霖公司等对外投资公司的董事长


1968年12月,20岁的于燮康从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并留校任指导老师。1969年底学校并入国营742厂(华晶集团前身),直到2003年2月离开,一干就是30多年。

 

从车间领导到生产计划处处长,从双极集成电路总厂厂长到集团副总经理,于燮康从生产一线到生产管理到组织生产,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了深刻的理解。


1969年底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国营742厂合并,于燮康从老师转到生产一线,进入当时国营742厂最有名的二车间工作。于燮康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回忆道,“当时在社会主义大协作的氛围中,我和其他三位同事去成都970厂学习了开关管3DK2、3DK7的产品技术及工艺,随后又去上海元件五厂学习了视放管3DA97的产品技术及工艺,我们又将学到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其他兄弟厂家,这种无私奉献的协作精神培养锻练了一代人。”于燮康在二车间从生产调度到车间副主任到车间主任,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实战经验。

1985年刚担任国营742厂生产计划处处长的于燮康在1986年初上调到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1986年电子工业部下文,将国营742厂和24所无锡分所合并成立)集成电路事业部(1989年8月8日更名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双极集成电路总厂)工作,开始全面负责双极型集成电路生产线的研发和生产。

 

1987年与电子工业部原副部长李兆吉合影


于燮康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双极集成电路总厂涵盖:单晶拉制、切磨抛、外延、掩膜制造、晶园制造、封装测试、引线框架制造、产品研发(含版图、CAD、工艺、测试) 、可靠性分析等完整产业链的一个工厂。达到并突破设计产能,不仅是双极集成电路总厂的重点工作,也是当时衡量我国集成电路生产能否形成工业化大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于燮康接着说,“1978年国营742厂从日本东芝公司引进我国首条3英寸5微米双极线性集成电路生产线,投资2.7亿元(约合6600万美元),建设目标是月投10000片3英寸硅片的生产能力,设计产能是2648万块集成电路,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当时大量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各彩电生产厂进行元器件配套。1982年10月该项目后工序通线投产,1984年前工序通线投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生产品种不配套,产线成品率不稳定,生产线一直没有达到设计产能,国内供需矛盾没有缓解。”

 

怎么解决生产品种配套不全、生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是摆在火线救急的于燮康面前的一道门槛。

 

凭借多年在生产管理方面的经验,于燮康提出了“满足用户需求”、“向市场找任务”的新产品开发思路,采取“整机用户逐个考核突破” 及“短、平、快”产品的策略,实施研发与生产线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经营情况大幅改善,1987年实现全年集成电路产量3003万块的好成绩,上任第一年就实现产出超设计产能13.4%,并且连续4年保持高增长的年产量。为全国集成电路实现规模化生产做出了贡献,成为当时我国技术先进、规模最大,具有工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工厂。

 

陪同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华晶集团参观


“1991年调任集团副总经济师兼销售公司经理,1993年升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主管产、供、销工作。”在采访中,于燮康说,“当时压力很大,尤其是销售压力特别大。原来华晶集团的产品是不愁销的,等着客户上门来取货,公司根本就没有销售人员。但由于国内市场的转型,原国家定点的整机厂市场逐步被广东沿海城市蚕食,而当时公司在这一地区的销售几乎空白。为了开拓粤闽沿海市场,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了‘开拓粤闽市场前线指挥部’, 我兼任市场开拓前线总指挥,制定了适合该地区操作性强的营销方案,我们的策略是:一切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前提, 不计较产品档次的高低,而是追求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把脉市场后,主要定位在电视机、录像机、音响、电话机、电源类等需求量大的集成电路产品。” 


通过公司上下的努力, 三年后,粤闽市场的营收规模占据华晶集团的”半壁江山“。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华晶集团公司着手成立进出口公司,于燮康兼任公司董事长,积极开展海外业务,高峰时期有80多个品种活跃海外市场。 


1995年在美国芝加哥MOTOLA大学参加中国电子工业部高级管理培训班学习


当时于燮康还担任了两个国家工程项目“双极集成电路4、5英寸扩产工程”和“录像机双极电路生产线工程”的现场总指挥,综合协调土运、安装、设备、动力、安保、监理等部门,按计划倒推法实施进度,均保质保量顺利完工。两大工程的如期完成,有效缓解了当时的国内产销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到1998年华晶双极集成电路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5%,占国产产品供应总量的52%;分立器件的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0%,占国产产品供应总量的81%。

 

二、国企老总变身职业经理人


2003.2--208.10.27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2008.10.27--2014.12.22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董事长

 

2000年前后,尽管华晶集团在产供销等环节上一切正常,但由于华晶集团管理体制的缺陷,加之企业不合理刚性贷款及利息负担,华晶集团将面临长期亏损,急于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当时华润集团正在寻求扩大微电子业务版图,在2002年9月29日,华润集团和无锡市达成了收购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资产的协议,随后更名为“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于燮康对笔者表示,“由于华晶集团更名为华润微电子,对于在华晶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我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当时心里觉得没有了归属感,不知何去何从。”


2003年2月,在长电科技董事长王新潮的再次诚意邀请下,于燮康毅然离开工作了35年的华晶集团公司,在55岁时变身职业经理人,担任长电科技总经理。


说起王新潮和于燮康,两人相识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互相欣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据悉,2001年王新潮就邀请于燮康去长电科技任职,但是出于对华晶集团的深厚感情,于燮康婉拒了。但是两人之间的友谊并未蒙上阴霾,反而在不断加深。


2002年底,当时长电科技正面临上市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体系,促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和良性发展,打造执行力强的经理人团队。王新潮再次向于燮康发出了邀请,经过再三考量,于燮康决定出任长电科技总经理。


当笔者和于燮康谈起其在长电科技工作的情况时,于燮康表示,"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我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那就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协助王新潮董事长做好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就是王董做决定,我执行。"笔者笑问,如果王董的决定是错误的,怎么处理?于燮康笑着回答,我会在会上发表意见,但决定了必须严格执行,并找机会去和王董再次讨论,直到双方都能接受。

 

2011年4月《中国科技财富》封面

刊文《于燮康:让科学管理成为重要生产力》


对于于燮康在长电科技担任总经理和副董事长期间,为长电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笔者专程和王新潮董事长进行了访谈,从言语间可以看出王董对于燮康的赞赏,对于燮康的离职表示惋惜。


王董表示,于燮康首先推动了长电科技管理规范化。源于他一直在大国企工作多年的管理经验,把人性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制度植入长电科技,在公司内部建立了法务部门;在销售部门设立了应收账款预警机制,通过多年强化,公司上下风险管控意识得到加强。其次是建立了充分授权的模拟事业中心制。以利润为中心加上其他指标对事业中心总经理进行考核,充分调动事业中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是推动长电科技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寻求国家和各级部门的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特别是国家02专项,他不遗余力在国家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宣传呼吁,长电科技在国家和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越来越高。


王董在访谈结束时,也祝愿于燮康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再立新功。

 

三、老骥伏枥,率领华进半导体打造中国封装研发新高点


2012.09—2013.12: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 独立董事

2013.12—2014.12: 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 副董事长

2015--至今: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 董事长

 

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作为江苏省无锡市落实中央打造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新创新体系典型,在江苏省/无锡市政府、国家02重大专项与国家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共同支持下于2012年9月成立。公司由中科院微电子所和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龙头企业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深南电路5家单位共同投资而建立,后又新增晶方科技、安捷利、兴森快捷、中科物联、国开基金五家股东。

 

2014年底,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封装产业,根据华进公司董事会安排,于燮康请辞长电科技副董事长职务,转而出任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谈到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的情况时,笔者能感受到于燮康的事业激情和产业情怀。


作为国家级封测/系统集成先导技术研发中心,华进半导体通过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用结合新模式,开展系统级封装/集成先导技术研究,研发2.5D/3D TSV互连及集成关键技术(包括TSV制造、凸点制造、TSV背露、芯片堆叠等),为产业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开展多种晶圆级高密度封装工艺与SiP产品应用的研发,以及与封装技术相关的材料和设备的验证与研发。于燮康表示,公司开发了国内首创并领先的“2.5D TSV硅转接板制造及系统集成技术”,很多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16年12月止,共申请专利533件,其中发明专利506件,国际专利22件,累计授权专利171件,其中发明专利161件,国际专利5件。

 


技术突破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于燮康介绍说,华进半导体积极引入海内外高端人才,目前公司技术团队由以总经理曹立强博士以及张文奇博士、陆原博士等具有跨国公司常年任职经验的领军人才和具有丰富产品和技术开发经验的本土团队相结合,研发人员超百人,研究生学历占比超过50%。现有团队成员的核心技术能力集中在对先进微电子封装技术(包括晶圆级高密度封装技术和基板技术)的研究、以及对TSV三维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和对系统产品共性技术的开发。

 


于燮康表示,公司目标是建设在国际半导体封测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封装与系统集成先导技术研发中心,在部分领域能够引领国际封装产业技术发展,通过知识产权和成套技术输出持续支撑国内封装产业技术升级。结合上下游产业链的需求,建设成为行业共性研发平台、产业孵化器和人才培养基地。


在参观华进半导体的生产车间时,笔者看到了很多国产设备,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沈阳芯源、上海盛美等公司,于燮康笑着对笔者说,华进半导体作为国产封装设备验证应用基地之一,已经采购了超过3.5亿元的国产设备,接下来还将采购更多的国产设备。


最后,于燮康用“创新、应用、影响、带动”八个字来描述华进半导体的未来。于燮康解释说,“创新”就是要引领微电子封装与系统集成技术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在全球创新链中占有自己的位置;“应用”就是要具备规模化成套技术转让能力,持续支撑国内封装产业技术升级;“影响”就是推动国内外产学研用合作; ”带动“就是推进微电子封装产业全方位生态体系建设,从而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

 


由衷祝愿华进半导体在于燮康董事长和曹立强总经理的带领下,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四、利用协会资源,立足产业,服务产业

 

1985年--1990年 集成电路联合组织 秘书长

1990年--至今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1990年--至今   中半协集成电路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011年--至今   国家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顾名思义,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作为一种民间性组织,对内,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对外,行业协会在保护国内产业、支持国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于燮康在接受笔者的访谈时表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起源是1985年底由电子工业部发起组织国内40多家部属、地方的集成电路企业、科研院所,在自由平等、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联合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集成电路联合组织”,旨在形成产业的协调发展。由于集成电路联合组织秘书处设在国营第742厂,这时我正好担任生产计划处处长,紧接着又调任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集成电路事业部工作,有幸被选为担任秘书长职务。然而由于“集成电路联合组织”成员的局限性,与日益发展的产业形势相比,已经无法代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需求。因此,集成电路行业必须更大规模地联合起来形成力量,以共同提高生产水平和技术能力,1987年8月在电子工业部牵头下由中国电子器件工业总公司、中国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集成电路联合组织、半导体情报网四个机构发起,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进入筹备之中,于燮康是筹备小组的三个副组长之一。1990年11月17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成立,于燮康担任副秘书长。当时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下设两个专业协会,一是集成电路专业协会,二是半导体分立器件专业协会。于燮康兼任集成电路专业协会秘书长。
 
30多年的协会工作,于燮康有些什么感触呢?笔者和于燮康就其30多年的协会工作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深切感受到,不论是产业低迷或是产业兴旺时期,他总是满腔热情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呼吁,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此笔者从于燮康为产业发展所做的众多事情中选取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1、下情上达,推动产业政策落实。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央权力下放,电子工业部企业也全部下放,当时的产业情况是,国外企业大举入驻中国境内,许多海外半导体公司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他们依托其雄厚的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兴办独资合资企业,抢占瓜分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在引进外资、合资的浪潮中,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国内市场丢失、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几乎被抢占殆尽的状况,更出现了自力更生意识淡漠、发展民族工业意识淡化的状况。民族半导体工业被压缩至了“墙角”。1995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通过组织调研,搜集了大量详实数据,数易其稿完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专业协会呼吁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海外大企业通过封装抢占我国IC市场的动向》(以下简称《呼吁书》)的上报材料,《呼吁书》对产业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也对采取对策进行建议,报发给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计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电子部等相关部委。《呼吁书》发出以后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反响和高度关注,在随后召开的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电子工业分会、学会组织的《振兴民族电子工业会议》上,把《呼吁书》中我们所提的“四点”对策建议,全部列入了“关于振兴民族微电子工业的政策性措施意见和建议”稿中,为维护集成电路产业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组织行业调研、推进行业发展。在1989年、1999年、2006年组织了三次产业摸底大调研,初步摸清了产业规模、从业人数、产品产量、工艺技术等的基础情况;累计组织完成了《全国集成电路厂家主要加工厂商资料汇编》、《集成电路企业在线产品目录汇编》、《中国半导体行业厂家介绍》等信息材料,为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调查“水货”情况。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化初级阶段,产品门类窄,性价比不高,因此在遭受国外企业的大量倾销面前,我国的集成电路市场遭受了严重的冲击。“集成电路联合组织”编制的《集成电路企业在线产品目录》、组织制定切合实际的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确定产品价格幅度和行业保护政策建议等。1986年电子工业部实行的“集成电路进口审批制度”,就是为了使我国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的相关政策。其年,组织写成的调查集成电路“水货”的情况报告,由于内容翔实丰富,原因分析切中要害,对策建议中肯恰当,被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推荐为部情报成果一等奖;
 
4、倡导规范行业行为。作为行业协会,要从产业发展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发挥了协调功能。1996年的集成电路分会二届三次理事会上,审议通过了《全国集成电路产品价格协商条例》、并成立《全国集成电路价格协商联谊会》。2005年在12月2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年会”上通过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制造行业自律公约》。于燮康表示,在市场竞争的形势下,要让上百家企业统一在一个框架之下,把工作做通、达成共识,既是不容易的事,同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5、落实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四项优惠政策从1987年实施以来,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但是在1993年国家实行税制改革以后,取消了这一优惠政策。由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力薄弱,因此给当时仍然非常弱小的我国集成电路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集成电路分会积极奔走呼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国务院领导、中央以及部委领导报告,汇报集成电路行业在执行四项优惠政策时产生的良好效果,反映国家税制改革以后集成电路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18号文件,又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被舆论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是“信息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文件发布以后,集成电路分会又积极收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委,一是文件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二是汇总报告企业、专家“进一步完善18号文件的意见”,这些意见、建议,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充实国发18号文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语

 

2001年11月《科学中国人》封面

刊文《集成块上写春秋》 


从学校毕业投身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于燮康在这块热土上一干就是近五十个年头。 近五十年来,他耕耘微细硅田野,集成块上写文章,从组织集成电路产供销一条龙管理,到落实集成电路安全生产,从创立集成电路营销新体制,到开拓集成电路新业务市场,不管是在微电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上,还是在理论探索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摘编自《科学中国人》2001年第11期刊文《集成块上写春秋》)

 

 

于燮康小档案:

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南京工学院,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执行顾问、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密度集成电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苏信微电子学院名誉院长、国家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职业教育微电子产教联盟理事长、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无錫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无锡市微电子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理事长、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

曾任:国家移动互联网专家组专家、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微纳电子”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标委集成电路标准化总体工作组成员、江苏省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江苏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跟踪推进小组成员、江苏省商务厅产业顾问、无锡市信息化委员会专家组专家等三十余项社会职务。

历任: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指导老师,南京工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国营第742厂车间付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生产计划处处长,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集成电路事业部副主任、主任,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双极集成电路总厂厂长、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兼销售公司经理、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电子工业部集成电路联合组织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专家、国际注册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大师)、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企业经营管理师(专家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筹备组副组长、工信部电子发展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千人计划评审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国情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未来研究院研究员、中外合资珠海华晶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华晶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华晶特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华晶电子集团进出口公司董事长、华晶飘之霖公司董事长、无锡微电子园区管委会副主仼,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副董事长等。在投身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行业近四十九年中,进厂第二年就担任3DK2、3DK7研发攻关,并在四天内园满完成攻关任务,生产出合格产品。紧接着又参与了3DA93的攻关任务,同样园满完成了攻关任务。并二度担任国家重点工程:“双极集成电路扩产工程”和“录像机双极电路生产线工程”的现场总指挥,在国家大型骨干集成电路企业分管产供销、新市场开拓、对外投资、进出口业务等。

主要奖励:连续四年获“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十佳干部”、连续二年获“无锡市优秀共产党员”、无锡市科技进歩一等奖、“电子工业部优秀协会工作者”、“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度中国企业管理领军人物、201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突出成就奖”等;  历年来共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十余篇论文在全国评比中获奖,数十篇论文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

来源:芯思维

延伸阅读

>中国发展高端芯片的机遇和挑战

>中兴海外手机业务和5G市场增长迅速

>第七届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创新大赛华东赛区决赛在宁成功举行

>IC CHINA走进西安  全球唯一半导体曲线图示仪亮相分立器件年会

>中国厂商崛起 价格战将指纹识别芯片“白菜化”

>中国加入国际协调 5G标准有望年底确立

>三星加速7nm研发 能否从台积电手里抢回iPhone芯片订单?

>指纹芯片价格战倒逼技术升级 中国厂商崛起势不可挡